詹雪冰
(遼寧省營口市戲曲學校,遼寧 營口 115000)
樂感作為一個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對于其今后音樂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樂感的培養(yǎng)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積累,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因此,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鋼琴課堂教學中,也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讓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的鋼琴學習來幫助自己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從而為其今后音樂生涯的發(fā)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
樂感作為一個更加偏向感性方面的素養(yǎng),需要的是長時間的情感渲染,長時間的樂理知識講解反而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感性方面的認知。因此,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開展鋼琴課程的教學活動時,就必須適當?shù)卣{(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可以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識,進而為提高學生的樂感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學習條件。
例如,在中職院校的鋼琴教學課堂上,對五線譜、音符等基本樂理知識的教學是一堂必修課,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樂感的最初階段,教師必須要調(diào)整好教學內(nèi)容,從最開始就將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比如,教師在講解不同音符在鋼琴彈奏中的具體使用方法時,就可以借助鋼琴來彈奏出不同音符所代表的節(jié)奏、停頓情況,讓學生通過聆聽來切身實際地感受不同音符背后所蘊含的音樂知識,同時感受音符所帶來的“美”。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教授音符之前,先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聆聽感受每個音符的不同,進而再將這些抽象的感覺用專業(yè)的語言和詞匯總結(jié)。這樣一來,教師在鋼琴樂理知識的講授過程中也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樂感,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來自鋼琴、來自音樂的獨特魅力。
由此可見,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利用鋼琴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樂感時,就必須適當?shù)卣{(diào)整教學的內(nèi)容,讓提高學生感性認識的內(nèi)容可以更多地走進課堂,為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提供更合適的教學條件。
鋼琴學習作為一個需要學生實際動手與練習的技能,如果課堂教學僅僅是局限于教師的講授,那么注定無法有很好的樂感提升的效果。因此,中職院校的教師在鋼琴課堂教學中,就必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彈奏鋼琴,從而將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真正地用于演奏,達到提高樂感的最終目標。
例如,一些較為簡單的曲子的彈奏,是中職院校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同時,學生也只有具備了彈奏鋼琴的能力,才可以算得具備一定的樂感。那么,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彈奏鋼琴的感受。比如,教師在課堂中教授完基本的鋼琴樂理知識之后,就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學生輪流使用鋼琴演奏樂曲,最終評選出最佳演奏小組并給予一定的獎勵?;蛘?,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兩兩結(jié)對、以優(yōu)帶差,讓樂感較好的同學適當?shù)貛椭鷺犯羞€需要提升的同學,給予樂感較差的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這樣一來,班級的每個學生就都可以有機會實際地體驗鋼琴彈奏的樂趣,并從自己的感受中來更好地促進自身樂感的有效培養(yǎng)。
由此可見,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日常鋼琴教學中,必須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真正地彈奏鋼琴,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體驗感受樂感所帶來的對自己音樂方面的啟發(fā),為學生今后的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好的樂感基礎(chǔ)。
要想利用鋼琴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除了需要教師的知識講授和學生的親身彈奏體驗,也離不開學生在課堂上接觸、了解和深入感受更多的音樂素材。這也就啟示了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要在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豐富教學的形式,利用多媒體等技術(shù),讓學生有更多的、更好的機會去感受鋼琴的魅力,促進其樂感的有效提升。
例如,《卡農(nóng)變奏曲》 《天空之城》等曲目都是鋼琴演奏的經(jīng)典曲目,但是由于這些曲目實際彈奏起來的困難度較大,所以在中職院校的音樂課堂中,并不是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這樣一些經(jīng)典的鋼琴曲目如果可以被學生了解和學習,那么將會對他們的樂感提升有更好的促進作用。故而,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可以在鋼琴課堂上,選擇學生們有了一定的樂感基礎(chǔ)的時機,用班級多媒體將這些經(jīng)典曲目用視頻或者音頻的形式,播放給學生聆聽,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聽到這些曲子時內(nèi)心的感受。此外,教師也可適合地選取一部分值得學生了解的音樂家的故事來作為輔助材料,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查找資料熟悉。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利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有效地擴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從而讓學生在鋼琴課堂活動中,更好地學習鋼琴彈奏的技能,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其樂感,為其今后音樂水平的提升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
由此可見,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要想有效地完成鋼琴教學中對學生樂感培養(yǎng)的教學任務,就必須要豐富自己課堂教學的形式,為學生接觸和感受音樂提供更多的、更有效的途徑。
雖然教師在專業(yè)的鋼琴知識上面比學生要更豐富,但是對于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教師往往會因為與學生所處的時代不同,而對同一音樂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那么這時,中職院校的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鋼琴彈奏的小比賽,讓學生通過比賽感受到同輩對音樂的理解。
例如,在中職院校的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定的比賽活動,通過這些比賽活動、讓班級同學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同學對音樂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夢中的婚禮》這首曲譜來作為比賽的彈奏曲目,讓班級的每個學生輪流用一到兩分鐘的時間分別彈奏一小節(jié)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談一談自己對這一節(jié)的感悟。然后再在全班選出一位最具感情的“小小鋼琴家”,讓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談一談自己對這首曲子的真實感受。這樣一來,學生就能通過一次小小的比賽,真正地了解到班級同輩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從而更全面地感受音樂,最終達到提升自己樂感的目標。
由此可見,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可以在鋼琴課堂上,組織學生共同開展一次微型的音樂會,讓每個學生都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展示出來,與班級其他同學分享與探索,最終達到幫助班級學生提高自己對音樂理解及樂感提升的教學目標。
樂感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切實存在的一種情感理解。但是這種對于音樂的理解與感悟又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人會因為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而對同一音樂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這種不同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同時也是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和理解的。
例如,在中職院校的音樂課堂上,給學生欣賞一些鋼琴家的代表作,是教師經(jīng)常會開展的教學活動之一,而這一活動也是提升學生樂感的有效方式。那么,教師在這一活動中,就必須充分地尊重和理解每一個學生對同一曲目的看法,并給予學生的看法一個更加合理、更加全面的評價。比如,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欣賞貝多芬的鋼琴曲時,由于學生對貝多芬以及其背景時代的了解不多,所以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同學對貝多芬鋼琴曲中表達的情感有不同的意見。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時,教師就必須對學生的想法深入地分析,表示在單純的音樂面前,我們每一個人的理解都是可以被認可的,但同時教師也應該適當?shù)貙σ恍┎徽_的理解進行引導,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科學地去形成自己的樂感。這樣一來,教師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chǔ)上再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提供正確的引導,就能更好地為學生樂感的提升給予幫助和支持。
由此可見,對于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而言,不能單純地只關(guān)注自己的音樂課堂教學,也應該傾聽和理解學生們對音樂的看法,然后在了解學生的基礎(chǔ)之上,給予學生樂感培養(yǎng)方面的支持,從而有效地完成鋼琴課堂培養(yǎng)學生樂感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樂感,為其今后的音樂生涯提供更好的發(fā)展條件,首先就需要合理地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使得教學的內(nèi)容更加適合提高學生感性方面的認識;其次,教師要給予學生多的親身體驗鋼琴彈奏的機會,鼓勵每個學生獲得不一樣的樂感感受;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鋼琴彈奏比賽;再者,教師要能夠尊重每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最后,教師要豐富自己教學的形式,幫助擴展學生接觸鋼琴曲目的途徑。只有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上述的措施真正落實到每一堂鋼琴課中,才能為中職院校的學生提高自身樂感提供一個更有利的學習條件,助于學生今后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和綜合素質(zhì)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