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麗
(錢塘區(qū)義蓬第一小學 浙江·杭州 310000)
PEP新教材從五年級上冊開始在每個單元設立了語法學習的板塊,即Let’swrapitup板塊。該板塊是將本單元或以前出現(xiàn)過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使學生能夠清晰的了解基本語言規(guī)則和語法現(xiàn)象,并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更好地運用語言。但在現(xiàn)實中,不管是我們的老師,還是學生,對這一板塊做不到很好的解讀與引導,以至于對教材的解讀產(chǎn)生歧義,錯失了利用此板塊幫助學生進行整理歸納的良機。
有的教師在梳理Let’swrapitup的單詞時,僅僅只是就詞教詞,比如,某教師在教學PEP7unit6 Let’s wrap it up中歸納各種感覺的單詞時,僅僅只是說中文,學生說英文,最后學生學到的只有幾個孤零零的單詞,而沒有在各種心情中體會單詞。
其實,有的時候,如果不去看情境,只去讀句子,那么語法現(xiàn)象可能很難理解,但倘若借助情境,再去理解,那么語法現(xiàn)象就會變得容易多了。我們有不少學生忽略了情境,而只是去看句子,那理解起來就難多了。
過去的舊教材中,沒有Let’s wrap it up板塊,不管對于學生還是老師,都沒有歸納意識,教師若是不注重整理歸納的話,那么學生就無法從練習中掌握語言規(guī)則。
綜合上述情況,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注重對Let’swrapitup的挖掘,對此板塊引起足夠的重視,讓此版塊更有效的為運用知識點而服務。
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呢?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jié)了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一字經(jīng)”,嘗試各種不同的語法教學方法,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讓語法教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和運用。
即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形象學語法。我們可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diào)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如在教PEP8Unit3Let’s wrap it up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態(tài)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請學生關注以下問題并回答:
T:Are there any dinosaurs now?
S:No,there aren’t.
T:Were there any dinosaurs many years ago?
S:Yes,there were.
此時多媒體呈現(xiàn)遠古時代恐龍圖,讓學生進行討論。
T:what did they eat?
S:Some of them ate plants.Some of them ate other smaller dinosaurs.
這樣,以舊帶新,通過設計簡單的語境,讓學生熟知的一般現(xiàn)在時,自然地導入過去時的教學,讓學生在想一想、比一比中有效地掌握了過去時的語法知識,并讓對話交流得以實踐和鞏固。
游戲教學是語法教學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它“習之于嬉”的教學方式、開放活潑的課堂氣氛等,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如PEP6Unit6Let’s wrap it up總結(jié)“現(xiàn)在進行時”,筆者設計這樣的游戲:每人發(fā)一張白紙,每組分配一個任務:每組各個成員分別寫名詞或人物名稱,如a dog、two girls、Tom等;現(xiàn)在分詞,如going、sitting、having等;地方,如in the classroom、under the chair等。然后每組推選一人,上講臺舉出所拼出的句子。這時,有學生發(fā)現(xiàn)少了be動詞。于是,筆者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牢記現(xiàn)在進行時的構(gòu)成。游戲繼續(xù)進行,時時會出現(xiàn)這樣富有創(chuàng)意的句子,師生忍不住都樂了,而所要教學的語法知識也在笑聲中得以鞏同。
一個句子離開了語境,其表達的意義就很難確定。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利用簡筆畫創(chuàng)設直觀的語境,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概念。這樣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才能有一個完整的理解。如PEP7Unit1Let’s wrap it up總結(jié)方位詞時,利用簡筆畫創(chuàng)設“Zip與Zoom捉迷藏”的故事情境──Zip is looking for Zoom.Where is Zoom?It’s beside the door.Now Zip is crying.She can’t find Zoom.Where is he?
簡筆畫的應用,操作簡單,直觀清晰,趣味橫生,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的語言點一目了然,而且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語言進行規(guī)范表達的良好習慣。
口訣教學,可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還可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如物主代詞的運用,一直是學生學習中的老大難問題。為了幫助他們攻克這一難關,筆者在教PEP6Unit5Let’s wrap it up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初步了解物主代詞。然后出示一些范句,如:Whose present is this?It’s my present.It’s mine;Is the toy dog yours?No,it’s not mine.It’s his.It’s his dog.讓學生進行比較后。筆者與學生一起編了一條簡短但很實用的口訣:物主代詞很簡單;用時關鍵看名詞;有名則形,無名則名。
內(nèi)容豐富生動、語言淺顯、節(jié)奏明快的英語兒歌,是孩子們口頭上的英語文學。它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力,提高對語言的感悟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針對學生分不清be動詞的用法,筆者結(jié)合PEP5Unit1Let’s wrap it up板塊,和學生一起編了下面的兒歌:英語有個動詞be,面孔不同要注意。我用am你用are,is連著他她它。主語單數(shù)用is,主語復數(shù)都用are。配上音樂,學生打著歡快的節(jié)拍,在不同的語句中領悟到了be動詞的變化。
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已經(jīng)從單純的模仿性學習轉(zhuǎn)為創(chuàng)造性學習,從詞、句的學習轉(zhuǎn)為段、章、篇的學習。他們渴望用英語做更多的事情。那么,我們不妨把語法教學滲透于一個故事中,使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感悟語法的內(nèi)涵與魅力。如在教學PEP8Unit4Let’s wrap it up時,我們可以借助圖片的演示,運用過去時和現(xiàn)在時結(jié)合相應的回答。師生共編“changes in our life”的故事。
這樣,不僅把過去現(xiàn)在各種句式有機地呈現(xiàn)出來,也將用心觀察身邊事的情感教育寓于故事之中。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頭、書面表達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其中“寫”又是較高層次的教學要求。筆者在寫作指導中,常采用以下步驟──以PEP7Unit3Let’s wrap it up為例。
仿寫:模仿學過的課文,進行類似替換的簡單描述。
課文:Where are we going?To the bookstore.I’m going to buy a new comic book.筆者提醒學生將地點、人物,事情進行替換,如將句子替換成Where are they going?To the shop.They are going to buy some fruits.
引導:給出一些關鍵詞,鼓勵學生結(jié)合學過的句式結(jié)構(gòu)造句,引導他們寫出思路。筆者給出when,what,對時間、將要做的事情進行描述,鼓勵學生寫出更多的句子。如When are they going?What are they going to buy?
發(fā)揮:學生的思路清晰后,再鼓勵他們發(fā)揮想象。如Will they buy some apples?Are these apples fresh?Will they like these apples?
修改:教師在做了適當?shù)脑u講后,鼓勵學生自己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諸如語法不通、用詞不當?shù)腻e誤。
面批:教師在學生修改好的基礎上再批改并潤色。如筆者加上Why?學生進行原因的描述就更加豐滿了。
英語語法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師更應從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在發(fā)現(xiàn)和歸納已獲得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過渡并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后使學生能夠運用語言進行正確合適的語言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