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閱
泰式酸辣,法式濃郁,日式鮮美。各國佳肴,各具特色。每每異國旅途,我最惦念的,卻還是那一口正宗的醬油肉。
醬油肉是我的家鄉(xiāng)——浙江一帶頗受歡迎的傳統(tǒng)美味,更是奶奶的拿手好菜。
平日里節(jié)儉的奶奶,每逢春節(jié)總會花大價錢去相熟的肉鋪取回一塊早早預定的兩頭烏五花肉。她會耐心細致地用鑷子把豬皮上的細毛都拔干凈。待到肉皮光潔如玉,再抹上鹽和生粉一頓揉搓沖洗。接下來的秘制醬料是奶奶的一絕,一堆常見的調(diào)料,經(jīng)她的手立馬變得出神入化。待到濃稠的醬汁包裹著特有的香氣淋到豬肉條上,她再麻溜地對著吸飽醬汁的五花肉揉捏捶打。她的眼睛明亮溫情,嘴角掛著喜悅的笑意,動作行云流水又富有節(jié)奏,仿佛手中的已不是五花肉,而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再挑上一個冬日里放晴的好日子,把腌好的肉在陽光下曬足一天,再放在背陰處吹風。那幾天,我總是纏著奶奶問醬油肉什么時候才能吃,奶奶每次都只是笑瞇瞇地摸摸我的頭說:“等到過年大家都回來了,這肉啊就好吃了?!钡却娜兆泳驮谌庀?、醬油香中飄然而去……
終于,到了大年夜。老家原本冷清的小院瞬間熱鬧了起來。四散各地的親友,紛紛拎著大包小包回到家。耳邊充斥著彼此的噓寒問暖,歡聲笑語。灶臺氤氳出蒸騰的熱氣。香,真香!香得人心里都暖融融的。待到日思夜想的醬油肉上桌,年夜飯便正式拉開了序幕。剛蒸好的精肉烏黑發(fā)亮,瘦而不柴,肥肉晶瑩剔透,油而不膩,一口咬上去,肉香帶著太陽的氣息混合著醬油香在唇齒間噴薄而出。推杯換盞,喜笑顏開,一盤醬油肉便見了底,只余下濃郁的香氣和溫情,回味悠長。
每次吃醬油肉我都記憶猶新,而現(xiàn)在卻幾乎吃不到了。奶奶的醬油肉只有春節(jié)才吃得上,學業(yè)繁忙又逢疫情,我們回奶奶家過節(jié)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然而,只要我們回去過節(jié),奶奶必定像以前一樣,守著蒸籠,掐準時間,端出那份剛剛蒸好的香氣撲鼻的醬油肉。
思緒一點一點蔓延開來。翻越崇山峻嶺,折疊時間,恍惚間,我似乎又回到了奶奶家的小院,又聽到了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兒女歸來添盛饌,瀟瀟霧籠富農(nóng)家。想來我為什么那么喜歡醬油肉,或許是醬油肉里包裹著濃濃的愛,喜歡蒸汽氤氳間奶奶慈祥滿足的笑臉,或許是因為喜歡一家人湊在一起分享美味的溫馨。這是樸素而地道的家之味啊!
家鄉(xiāng)的味道就藏在浙江的鄉(xiāng)間小屋里,藏在醬油肉里。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
‖指導教師: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