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麗
(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總醫(yī)院檢驗科,福建 三明 353300)
腎病綜合癥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腎病,臨床上比較常見。分為兩種,一是原發(fā)性腎病綜合癥;二是繼發(fā)性腎病綜合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脅,其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水腫、高脂血癥、血漿蛋白低(≤30g/L)、大量蛋白尿(≥3.5g/d)。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會出現(xiàn)胸水、腹水等積液,并伴有呼吸困難、陰囊水腫等癥狀[1]。還會引起呼吸道、皮膚、泌尿道感染,原發(fā)性腹膜炎等疾病,甚至會出現(xiàn)血尿、少尿、腎衰竭等癥狀。一些研究表明,糖皮質(zhì)激素能利尿和促進尿中蛋白質(zhì)排泄、減少尿蛋白的滲漏、抑制慢性炎癥的增殖反應,從而減少組織修復所引起的纖維化[2],還可抑制磷脂酶A(2),促進血管緊張素Ⅱ的形成,抑制一系列細胞因子,改善患兒炎癥、黏膜血管收縮。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會導致凝血系統(tǒng)和纖維溶解系統(tǒng)改變引發(fā)血液高凝狀態(tài),因此在臨床治療腎病綜合征患兒時大都采用抗凝藥物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預防血栓栓塞[3]?;诖?,采用潑尼松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治療腎病綜合征患兒,觀察其臨床療效,現(xiàn)結果如下。
選取我院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間收治的65例腎病綜合征患兒作為研究對照,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5),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10歲,平均(5.23±2.26)歲,病程3~15個月,平均(9.26±2.13)個月,臨床分型:單純型腎病22例,腎炎型腎病8例。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11歲,平均(5.10±2.14)歲,病程3~16個月,平均(9.30±2.09)個月,臨床分型:單純型腎病29例,腎炎型腎病6例。
納入標準:①符合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②患兒家長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4]。
排除標準: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②對所用藥物過敏;③其他原因引起的腎病綜合征[4]。
兩組患者均予臥床休息,報告日常用藥干預、飲食干預等,以及開展日常護理工作,及時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等。
對照組:口服醋酸潑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劑量為2mg/kg,一日三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351,0.5mL:5000U)劑量為50~100U/k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持續(xù)治療1個月。
(1)觀察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腎功能(水腫消退、尿蛋白下降)改善顯著]、有效(患者腎功能好轉(zhuǎn),尿蛋白監(jiān)測水平改善幅度為25%~55%)、無效(患者腎功能并未改善,反而有加重現(xiàn)象)。
(2)凝血功能指標檢測: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檢測兩組患兒的凝血功能指標,于早晨抽取患兒空腹靜脈血3~5mL,采用凝血分析儀測定D-二聚體(D-D)、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5]。
(3)腎功能:主要包括: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和尿素(BUN)。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檢測兩組患兒的腎功能指標,于早晨抽取患兒空腹肘靜脈血3mL,采用日立HITA-CHI700分析儀檢測腎功能指標[6]。
(4)免疫球蛋白檢測: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9時許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mL,采用熒光免疫標記法檢測IgA,IgG和IgM[7]。
(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即皮下瘀斑和皮疹。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D-D和FIB指標較低,PT和APTT較長(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D-D和FIB指標較低,PT和APTT較長(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比較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比較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IgA(g/L)和IgG(g/L)升高,IgM(g/L)降低(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免疫球蛋白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由于腎病綜合征在治療中多采用保守治療,在現(xiàn)階段的腎病綜合征治療過程中,治療方式主要為藥物,臨床常見的藥物主要為糖皮質(zhì)激素。此種藥物不僅可以抑制炎性的擴散,而且還可以降低急性乳突炎發(fā)生的概率,對促進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作用。臨床上采用醋酸潑尼松單一治療,醋酸潑尼松屬于局部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較高的抗炎作用效果,可以有效促進內(nèi)皮細胞、溶酶體膜、平滑肌細胞的穩(wěn)定性,可以有效抑制抗體合成與免疫反應,將抗原體結合時產(chǎn)生的酶促程度降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支氣管收縮痙攣物質(zhì)的形成,對平滑肌的收縮進行釋放與緩解,治療有一定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病情[8]。但是,糖皮質(zhì)激素可導致腎病綜合征患者發(fā)生血液高凝狀態(tài)加劇[8],檢測凝血指標時發(fā)現(xiàn)FIB、D-D水平升高,而APTT、PT時間變化不明顯,提示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本組研究對照組FIB、D-D、APTT、PT治療前分別為(5.11±2.52)mg/L、(4.51±1.25)g/L、(11.78±1.48)s、(27.45±2.13)s,治療后FIB、D-D水平升高至(5.42±2.25)mg/L、(4.92±1.39)g/L,而APTT、PT為明顯改變,與孫宏偉等[9]研究結果相似。
由于低分子肝素屬于肝素類的一種抗凝藥物,其分子分子量與肝素相比較低,因此也將其稱之為低分子肝素。其作用主要是針對凝血因子進行抑制,達到抗凝的作用。由于患者常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為了降低其發(fā)生率,臨床上采用醋酸潑尼松結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腎病綜合征并取得一定成果,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患者病情的好轉(zhuǎn)[10-11]。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14%(34/35)高于對照組73.33%(22/30),表明臨床單用醋酸潑尼松治療腎病綜合征有一定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病情,因此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醋酸潑尼松的治療效果更佳。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比較在治療前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β2-MG:4.78±1.21mg/L、Cr:81.13±7.67μmol/L、BUN:8.01±0.32mmol/L低于對照組,說明醋酸潑尼松結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能夠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調(diào)節(jié)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進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gA、IgG、IgM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而治療后觀察組的IgA、IgG、IgM指標為(1.49±0.21)g/L、(10.09±1.19)g/L、(0.67±0.15)g/L,與對照組的IgA、IgG、IgM指標:(1.04±0.16)g/L、(7.81±1.18)g/L、(1.25±0.38)g/L相比,IgA、IgG指標升高,IgM指標降低,提示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醋酸潑尼松可改善免疫球蛋白,加快患兒康復。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藥物治療腎病綜合征的不良反應較少。
總結得出,糖皮質(zhì)激素能夠緩解炎癥反應,實現(xiàn)抗炎和抗過敏的作用,從而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醋酸潑尼松進入人體后會改善患兒的腔黏液纖毛傳輸功能,刺激呼吸道腺體的分泌、增加內(nèi)部黏液的移動速度、促進黏液排出,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能夠發(fā)揮更加突出的效果,但聯(lián)合用藥也會導致不良反應增加[12]。
綜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鈉能改善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和腎功能,糾正免疫球蛋白紊亂,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