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昌
(福建省上杭縣教師進修學校 364200)
“DNA復制”涉及很多的零碎知識點,尤其部分知識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只有深入的理解其本質(zhì),才能在解題中以不變應萬變.為提高該部分的授課效率,使學生牢固的掌握該部分知識,并促進其學習能力的提升,應積極采取針對性策略,嚴把理解以及應用關,尤其結(jié)合具體例題講解,為學生展示如何運用DNA分子復制知識解答相關習題,深化其認識,糾正其理解上的誤區(qū).
經(jīng)過“DNA復制”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到DNA是半保留復制.授課中為使深入理解保留復制的具體過程,應注重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動態(tài)的展示DNA的復制過程,在其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
例1大腸桿菌擬核DNA是環(huán)狀DNA分子,將無放射性標記的大腸桿菌,放置在含3H標記的dTTP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使新合成的DNA鏈中的脫氧胸苷均被3H標記,在第二次復制未完成時將DNA復制阻斷,如圖1所示,對該實驗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圖1
A.復制過程中雙鏈會局部解旋
B.Ⅰ所示的DNA鏈被3H標記
C.DNA復制以兩條鏈為模板
D.兩條子鏈復制非同步進行
解析A項, DNA復制時會局部解旋且邊解旋邊復制,正確.B項,Ⅰ表示的是新合成的子鏈的一部分,因原料被3H標記,因此,Ⅰ中的DNA鏈會被3H標記,正確.C項,認真觀察圖1中內(nèi)容可知,DNA復制以兩條鏈為模板,正確.D項,有第二次復制過程可知,兩條子鏈的復制是同步進行的.綜上,只有D項敘述錯誤.
DNA復制知識較為抽象,涉及到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為使學生理解與掌握DNA復制相關參數(shù)的計算,應注重為學生總結(jié)相關的計算技巧,推導相關的計算結(jié)論.同時,在課堂上圍繞具體的習題,與學生一起分析計算過程,指出在計算的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jié),提高計算正確率.
例2若某被15N標記的DNA分子含有100個堿基對,其中含有60個胞嘧啶.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使該DNA分子連續(xù)進行4次復制,則對相關結(jié)果的判斷正確的是( ).
A.DNA均含有14N
B.復制期間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有640個
C.含有15N的單鏈占1/8
D.子代DNA中嘌呤和嘧啶之比為2∶3
解析A項,因DNA分子的復制為半保留復制,經(jīng)過4次復制生成16條DNA分子,均會被14N 標記,正確.B項,因原DNA含有100個堿基對,且含有60個胞嘧啶,因此,A的個數(shù)為40個,復制期間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24-1)×40=600個,錯誤.C項,含有15N的DNA單鏈所占的比例為2/(24×2)=1/16,錯誤.D項,雙鏈DNA中嘌呤和嘧啶配對,因此,兩者數(shù)目相等,錯誤.綜上可知選擇A項.
DNA的復制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運行,需要具備DNA模板、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相關的酶( DNA解旋酶、 DNA聚合酶)、能量.授課中為使學生深刻的理解DNA的復制條件,應注重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新穎的問題情境,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鞏固所學并進一步拓展其視野.
例3NTP(核苷三磷酸)的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其中2′位置為羥基,若2′位置的羥基脫掉氧原子,則形成dNTP(脫氧核苷三磷酸),則有關NTP和dNTP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圖2
A.NTP、dNTP和磷脂分子都具有C、H、O、N、P元素
B.dN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可為體內(nèi)DNA分子復制提供原料
C.γ位被32P標記的dNTP,作為DNA合成的原料,可使DNA分子被標記”
D.NTP可為DNA復制提供所需的能量
解析題目創(chuàng)設的情境較為新穎,能很好的拓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觀察給出圖2內(nèi)容可知NTP和dNTP的構(gòu)成元素為C、H、O、N、P,和磷脂分子的構(gòu)成元素相同,A項正確.dN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可稱為DNA復制的原料,B項正確.α位的磷酸基團和脫氧核苷才構(gòu)成DNA的基本單位,因此,γ位被32P標記的dNTP,并不能使DNA被標記,C項錯誤.D項,NTP高能磷酸鍵斷裂,可為DNA復制提供能量,D項正確.綜上,選擇C項.
有關DNA復制的實驗習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原理,掌握解答實驗習題的思路,授課中應注重為學生剖析DNA復制的代表性實驗,并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使其更好地把握實驗步驟、實驗細節(jié),培養(yǎng)實驗興趣.
例4為研究細菌DNA的復制方式(半保留,全保留),使用同位素示蹤技術以及密度梯度離心法進行實驗.已知細菌大約每20min分裂一次,產(chǎn)生子代.實驗如圖3所示:
圖3
(1)若實驗三的離心結(jié)果為:如果DNA位于1/2重和1/2輕帶位置,則是____復制;如果DNA位于全中帶位置,則是____復制.
(2)若將實驗三得到的DNA雙鏈分開再離心,其結(jié)果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DNA的復制方式.
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若將實驗四的實驗時間改為60min,離心后密度帶的數(shù)量和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____.若實驗三的結(jié)果中,子一代DNA的“中帶”比以往實驗結(jié)果的“中帶”略寬,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的DNA單鏈中的N尚有少部分為____.
解析對于問題(1)通過分析實驗一、實驗二可知,當DNA位于1/2重和1/2輕帶位置是應為全保留復制,如果DNA位于全中帶位置則半保留復制.如將實驗三得到的DNA雙鏈分開再離心,不能判斷DNA鏈的來源,也就無法判斷其復制類型.問題(2)實驗四的實驗時間改為60min時,DNA分子復制3次,其中6個DNA分子只含15N,2個DNA分子1條含有14N,1條含有15N,離心后密度帶的數(shù)量和位置不變.實驗三的結(jié)果中,子一代DNA的“中帶”比以往實驗結(jié)果的“中帶”略寬,則新合成的DNA單鏈中的N尚有少部分為15N.
高中生物DNA分子復制常常涉及到一些綜合性問題,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而且需要結(jié)合題干創(chuàng)設的情境進行合理推理.教學中為更好地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其運用所學解答相關問題的綜合能力,應注重圍繞教學的重點知識講解一些綜合性問題,鞏固學生所學的同時,使其掌握解答綜合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例5如圖4甲是DNA分子局部組成示意圖,圖乙表示DNA分子復制的過程,據(jù)此回答問題:
圖4
(1)圖甲中有____種堿基,有____個游離的磷酸基團.從主鏈上看2條單鏈的方向____,從堿基關系上看,2條單鏈____.
(2)圖乙的該DNA分子含有48502個堿基,而子鏈延伸的速度為105個堿基對/min,則此DNA分子完成復制約16s,據(jù)圖分析,這是因為____;有圖可知延伸的子鏈緊跟著解旋酶,表明DNA分子復制是____.
(3) DNA分子在復制過程中某位點上的1個正常堿基(設為P)經(jīng)誘變變成了尿嘧啶,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兩次,得到4個子代DNA分子的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密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鳥嘌呤
解析該題考查的DNA分子復制知識較多,能很好的檢驗學生對DNA分子復制的認識與理解深度.問題(1)圖甲中含有A、T、C、G4種堿基,因DNA為雙螺旋結(jié)構(gòu)因此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看上看兩條單鏈的方向反向平行,從堿基關系上看,兩條單鏈互補配對;問題(2)若按正常的子鏈延伸速度,DNA分子復制約需要30s,但實際上僅僅只用了16s,表明復制是雙向進行的,由圖可知延伸的子鏈緊跟著解旋酶,可知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復制.問題(3)正常堿基變成U后,能夠和A配對,因此含有U與A,A與T的2個DNA分子是發(fā)生突變的,而含有G-C、C-G的兩個DNA分子是未發(fā)生突變的,而這兩個正常的DNA分子和親代DNA分子的堿基組成一致,清代DNA分子中的堿基組成為G-C或C-G,因此P可能是胞嘧啶或鳥嘌呤,選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