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歷偉
(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 江蘇連云港 222002)
硫磺回收裝置是煉油及天然氣企業(yè)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將煉油化工尾氣中含硫酸氣體轉化成單質硫,從而變廢為寶,以減輕或避免其直接排放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造粒成型機,在以往小規(guī)模硫磺回收裝置以回轉鋼帶成型機為主,近年來,隨著硫磺回收裝置規(guī)模逐漸增大[1],處理量小、故障率高、占地面積大的鋼帶造粒技術已逐漸不能滿足要求,新型造粒成型技術應運而生。
硫磺回收裝置造粒成型技術目前主要有傳統(tǒng)的回轉鋼帶造粒,轉筒造粒成型和濕法液下造粒成型等三種工藝。
1.1 回轉鋼帶造粒工藝(圖1),是利用布料器將來自上游的連續(xù)液硫快速、規(guī)則地分割成成排斷續(xù)滴落的液滴,并利用其黏性和表面張力使之滴落在回轉鋼帶上,利用薄鋼帶傳動輸送和噴淋強制冷卻,使液硫迅速冷凝、固化成形,形成半球狀均勻顆粒[1]。
圖1 回轉鋼帶造粒成型機
1.2 轉筒造粒成型工藝[2](圖2、圖3),液硫通過噴嘴不斷噴出,小的硫磺粒子(種粒)隨著轉筒的旋轉從上面落下后,被噴裹上一層熔態(tài)的硫磺,同時轉筒中有另一排噴嘴不斷地噴出冷卻水,水滴吸熱后汽化蒸發(fā),從而將熔態(tài)硫磺中的熱量吸附出來,被涂裹的液硫冷卻凝固,小的硫磺粒子體積變大,完成一次涂裹、結合、冷卻、長大的過程,如此反復,顆粒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加。成型的硫磺顆粒從轉筒的出口落到篩分裝置上,不夠尺寸的顆粒被分離出來,通過輸送帶返回硫磺轉筒中作為種粒繼續(xù)成型;符合要求的顆粒通過輸送帶運到下游。同時水蒸汽由引風機排出造粒機回轉筒外,排出的尾氣經(jīng)水洗除塵后排空。整個過程由計算機實時控制液硫、冷卻水的溫度和流量,使物料既能快速冷卻,又能有效防止物料含水量過大,避免造成水分超標[3]。
圖2 轉筒造粒成型機
圖3 轉筒造粒成型原理
1.3 濕法液下造粒成型工藝[3](圖4、圖5),液硫被輸送到成型裝置頂部的成型盤,均勻地分散流入成型盤,成型盤上設計有一定規(guī)格的孔眼,通過孔眼連續(xù)滴入成型罐內的水中,迅速冷卻固化。成型后的顆粒硫磺沉淀在成型罐錐形底部,當硫磺積攢到一定高度時,成型罐下面的閥門打開,硫磺顆粒和水一同落到振動篩上,經(jīng)振動篩脫水、篩分、干燥后,尺寸合格的硫磺顆粒輸送到下游。粒徑不符合要求的小顆粒,連同工藝水流至沉淀罐中,通過沉淀罐及螺旋輸送機將小顆粒從工藝水中分離出來,分離出的小顆粒通過熔硫罐熔化成液態(tài)硫磺后再送到液硫池。水經(jīng)換熱器冷卻后再由泵送回到成型罐中,循環(huán)使用[4]。
圖4 濕法液下造粒成型機
圖5 濕法液下造粒成型原理
回轉鋼帶造粒機單機生產(chǎn)能力最大只能達到6 t/h,處理能力小,在工藝實現(xiàn)上需采用多機組并聯(lián)完成,占地面積大,且鋼帶的故障率和更換維護費用高,已不適用于大規(guī)模硫磺回收裝置。近年來,新建硫磺回收裝置規(guī)模越來越大,已很少采用回轉鋼帶造粒成型工藝,因此,本文以盛虹煉化4×15萬噸硫磺回收裝置成型機選型為例,重點對轉筒造粒和濕法液下造粒成型工藝進行比較,見表1。
表1 轉筒和濕法液下成型工藝技術比較
從上述對比可以看出,轉筒造粒成型和濕法液下造粒成型在技術,基本都可以滿足大規(guī)模硫磺回收裝置的技術要求,兩種技術在能耗成本、環(huán)保指標上相差不大,但在其他方面各有優(yōu)劣。轉筒造粒成型單臺產(chǎn)能低、操作彈性差,成型顆粒不均勻不美觀,但含水量低,廠房占地面積稍大,設備造價較高;濕法液下造粒成型單臺設備處理能力大、操作彈性范圍大,硫磺顆粒成型均勻,表面更光澤,但水含量相對較高,廠房占地小但高度稍高,設備造價相對較低[6]。
除表1對比外,轉筒造粒成功業(yè)績遠多于濕法液下造粒,在濕法液下造粒的調研中,現(xiàn)場硫磺粉塵堆積較多,環(huán)境較差,脫水振動篩振動噪聲較大,有的甚至與框架產(chǎn)生諧振,也有部分業(yè)績細粉量大,經(jīng)常堵塞下料口,造成設備停工。濕法液下造粒成型,在近期新投產(chǎn)的某石化公司應用之前有很多不足之處,讓用戶在選擇該技術時心存顧慮,盛虹煉化硫磺回收裝置成型機經(jīng)過多方調研,多方案比選,最終也選擇了濕法液下造粒技術,并在采購技術協(xié)議階段,將調研中遇到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圖6 某石化濕法液下造粒硫磺成型顆粒
針對濕法液下造粒在實際應用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深入細致的分析原因,改進措施如下:
(1)液硫進料直接沖擊在成型盤上,產(chǎn)生噴濺,噴濺液滴落入主機體成型罐工藝水中,形成細小硫粉,并使得成型盤附近主機表面積聚大量硫磺粉塵。可以通過在液硫下料口增設一個下部開小孔的T型管道預分配器,讓大股液硫變成均勻細流落入成型盤上,從而避免沖擊噴濺的發(fā)生。
(2)成型不好,顆粒不均勻,細粉多,主要原因出在成型盤上,一是成型盤與主機體成型罐內工藝水間距不合適,可以通過摸索和調整工藝水液位得到解決;二是成型盤加工精度不高,成型盤的開孔加工表面粗糙度低,存在毛刺,影響液硫小液滴的形成效果,最終導致不規(guī)則的液硫液滴落入水中成型不好,可以通過嚴控成型盤的開孔質量,機械加工成型后,逐個開孔人工手動打磨,保證開孔光滑無毛刺。
(1)振動篩在設計上,要避開與鋼結構框架形成共振的頻段,振動篩的支腿地腳與平臺要加設隔震器,以避免振動傳導到框架平臺,引發(fā)更大的振動和噪聲。
(2)振動篩故障頻繁,多數(shù)是由于支撐件疲勞強度不夠,可以在采購階段,變更材質或增加厚度,以增加支撐件的抗疲勞強度。
(1)在主機體成型罐上設置玻璃板,并通過遠程高清攝像頭,實時監(jiān)控成型罐內硫磺顆粒界位。
(2)在易于堵塞的部位設置電動錘,定時振搗,防止堵塞。并下料口處設置便于拆卸疏通的檢查口,即使堵塞了,也便于檢修清理。
對于排風尾氣攜帶硫磺粉塵的問題,可在排風機前增加水洗除塵系統(tǒng),將尾氣中的硫磺粉塵,用水噴淋沖洗下來,回到沉淀水槽中。
濕法液下造粒成型技術,作為一種硫磺造粒成型新技術,在處理能力、操作彈性、投資占地、運行維護、能耗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yōu)勢。固然,新技術剛剛應用,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已經(jīng)都有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因此,原來的長周期運行、現(xiàn)場環(huán)境差等劣勢,也都得到了極大的改進,非常適用于大規(guī)模硫磺回收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