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 熊德術(shù)(通信作者)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皮膚科住院部1,湖北武漢
430000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老年全科2,湖北武漢
尋常型天皰瘡主要發(fā)生于中年人,由表皮細胞間抗體介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皮膚、黏膜,且從其皮損特點上看,多皮膚松弛、薄壁且容易破潰,一般病情較重[1]?;颊甙l(fā)病后,由于營養(yǎng)消耗較大,且可能引起其他并發(fā)癥,治療時間較長,治療費用較高,患者往往缺乏治療信心,多伴有焦慮、緊張、失眠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治療依從性較差,因此,在治療期間,應對患者加強護理干預。本文將對尋常型天皰瘡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并分析其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18年8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尋常型天皰瘡患者90 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5 例。觀察組男25例,女20 例;年齡33~72 歲,平均(47.78±5.89)歲;病程3 個月~3年,平均(1.34±0.25)年。對照組男26例,女19 例;年齡34~71 歲,平均(46.69±5.91)歲;病程2 個月~3年,平均(1.30±0.29)年。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jīng)免疫學、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尋常型天皰瘡,參考《尋常型天皰瘡診斷和治療專家建議(2020)》[2];②患者溝通理解能力正常;③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②心律失常;③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
方法:⑴對照組應用標準護理模式:包括常規(guī)藥物治療、生理護理、皮膚清潔、無菌操作、預防感染等。⑵在標準護理基礎上,觀察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①心理護理:在治療過程中,應對患者的情緒狀況密切關(guān)注,多與患者溝通,傾聽患者主訴,深入了解患者的內(nèi)心想法及護理需求,站在患者的角度,盡量幫助患者解決問題;護理時,應面帶微笑,保持語氣輕柔,進行疾病知識講解時,應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方便患者理解,避免刺激患者的情緒;列舉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②認知干預: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尋常型天皰瘡相關(guān)知識講解,例如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及體征、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囑咐患者避免搔抓皮膚,防止病情蔓延。③飲食及用藥指導:監(jiān)督患者按時、按量用藥,給予患者飲食指導,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少鹽食物為主,例如蔬菜、水果;協(xié)助患者完成皮膚清潔,預防感染發(fā)生。④情感干預:在護理過程中融入“人文關(guān)懷”理念,給予患者足夠的關(guān)心、照護,使其感受到情感支持;囑咐家屬多陪伴、鼓勵患者,加強家庭及社會支持。⑤消毒隔離:為患者安排單人間,做好消毒隔離措施,注意保持室內(nèi)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病房干凈、整潔,每日進行紫外線消毒、高溫消毒,定期更換被套、床單及患者衣物,預防交叉感染。
評價標準:①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兩組患者焦慮心理,共20 個項目,Ⅳ級評分,臨界值為50 分,超過50 分提示患者存在焦慮情緒,分為輕度50~59 分、中度60~69 分、重度≥70 分幾個等級[3];②使用自制調(diào)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包括遵醫(yī)用藥、疾病認知、家庭支持、營養(yǎng)支持等;③使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為80~100 分、滿意為60~79 分、不滿意<60 分,總滿意率為前兩項合計;④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主要統(tǒng)計感染、高血壓、低鉀血癥。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觀察組干預后SAS 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量表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5 59.09±10.45 26.26±5.05對照組 45 58.79±9.77 47.17±4.72 t 0.141 20.292 P>0.05 <0.05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觀察組遵醫(yī)用藥、疾病認知、家庭支持、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依從性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尋常型天皰瘡主要發(fā)生于口鼻腔、眼部、皮膚及生殖器等部位,其發(fā)生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其一旦發(fā)生,可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皰,水皰破潰后,可出現(xiàn)紅色潰爛面,刺痛感明顯,嚴重影響患者吞咽。同時,該病的并發(fā)癥較多,若不能及時治療,則會影響其生理功能及內(nèi)臟,引起蛋白血癥、敗血癥等[4]。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及護理非常重要。但在治療期間,由于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缺乏認知,可使患者出現(xiàn)抑郁、焦慮、不安、恐慌等心理,嚴重影響其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5]。同時,由于該病易反復,治療周期較長,極易因搔抓皮膚導致皮膚潰爛,增加交叉感染風險[6]。由此可見,在臨床護理時,應將心理干預、認知干預作為重點,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預防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整體護理理念為指導的護理模式,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該護理模式的綜合性、系統(tǒng)性更強,且更加重視心理護理及情感支持,因此在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7-8]。同時,認知干預也是綜合護理干預的重點,通過向患者講解防御措施,囑咐其做好皮膚清潔,遵醫(yī)囑用藥,提高其疾病認知水平,盡量減少潰爛皮膚的摩擦、碰撞,有利于提高其治療依從性[9-10]。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SAS 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維度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證實了綜合護理干預更具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尋常型天皰瘡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可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