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航空和中國民航大學共建的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式通過民航局每三年考核期驗收評審,績效考評結果為“良好”,標志該中心三年來研究項目和工作成果得到行業(yè)認可,南方航空將繼續(xù)承擔“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任務。此舉有利于南方航空繼續(xù)發(fā)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效應,廣泛吸納行業(yè)內外技術優(yōu)勢,向社會招募項目組,爭取政府的研發(fā)政策和資金支持,對南方航空拓展航空產業(yè)鏈,引領行業(yè)發(fā)展,提高我國飛機維修核心競爭力,為我國交通強國、民航強國建設發(fā)揮作用,從而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南航股份公司總工程師吳榕新?lián)蚊窈骄S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瞄準交通強國、民航強國建設領域內前沿項目
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中國民航首批認定的14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之一,是國內唯一以航空公司為依托、民航維修領域唯一的工程技術中心。民航局首先將“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授予南方航空和中國民航大學。南方航空為了將其建設好,自成立開始,攜手中國民航大學,高標準瞄準民航強國建設領域內未來發(fā)展趨勢,設定“飛機維修工程理論及運行工程體系開發(fā)與應用”“飛行大數據應用及飛機健康診斷”“復合材料結構修理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fā)”“航空器動力裝置維修技術與可靠性管理”共4個研究方向。另外,南方航空依托此4個研究方向,深度參與國產大飛機項目研發(fā),解決“卡脖子”問題,拓展上游產業(yè)鏈,爭取成為國產民機部件供應商。
以雄厚的科研實力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南方航空發(fā)揮長期維護西方先進飛機所積累的技術優(yōu)勢,與中國民航大學建立校企合作,以得天獨厚的科研實力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擁有科研人員82人,建立了由工程中心主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技術帶頭人組成的技術委員會。技術委員會由來自民航局、各航空院校、科研院所、商飛、商發(fā)、航空公司的16位航空技術領域的高水平專家組成,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學校長、行業(yè)科技領軍人物等知名專家。中心設有航空器動力裝置維修技術與可靠性管理研究室、高技能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創(chuàng)新中心、工程技術分公司發(fā)動機管理中心等科研機構,擁有總價值1.4億元的儀器設備約69套,開展幾乎涵蓋飛機及其部件設計、制造、維護全產業(yè)鏈有關的工業(yè)產品研發(fā)。
科研項目轉化成果1.9億元
3年來,南方航空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平臺,廣泛吸納社會資源,爭取民航局政策和資金支持,深入實施科研項目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參與國家級科研任務7項、行業(yè)級科研任務19項、企業(yè)級科研任務85項,全力支持國產大飛機事業(yè),與商飛共建飛機競爭力創(chuàng)新中心,合作開發(fā)ARJ21-700客改貨項目,承擔國產民機關鍵技術課題。截至2021年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投入包括固定資產投入在內的科研經費共2.67億元,18項科研項目獲獎,轉化成果1.9億元,共獲得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2項、軟件著作權34項。
3年來,中心有7個重要獲獎項目:“飛機維修管理APS理論”榮獲2017年第十六屆交通企業(yè)管理現代化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和2019年航空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被民航局在行業(yè)內推廣使用;“商用航空發(fā)動機復合材料結構損傷修理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獲得2017年度民航科技進步一等獎;“APU外部件性能自動測試平臺”榮獲2017年度民航科技進步三等獎;“A380六年檢工程”榮獲2018年度民航科技進步一等獎;“飛機引氣空調健康監(jiān)控平臺”榮獲2019年度民航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型航空公司部件維修管理體系的研究及應用”榮獲2020年度民航科技進步二等獎;“A320neo飛機發(fā)動機重大缺陷檢查/改進方案”榮獲2020年度民航科技進步三等獎。
3年來,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養(yǎng)了劉宇輝、郭潤夏、王璐璐、李志歆等一批民航高科技人才,這些人才分別獲得“央企楷?!薄叭珖逡粍趧营務隆薄懊窈娇萍紕?chuàng)新拔尖人才”“全國民航技術能手”等各類榮譽稱號。
(通訊員幸紹平 彭遠)
38385003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