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琴 翟立華
女科學家、80后美女教授、博導……袁荃身上貼著眾多閃亮的標簽,而她還有另一個身份——二胎寶媽。
袁荃出生在“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安徽省安慶市。從小到大,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個學霸。讀中學時,袁荃就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非常喜歡化學課程。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袁荃不假思索地選擇化學作為自己的專業(yè)。
18歲時,袁荃考入武漢大學,從此與化學相伴一路翱翔:22歲獲得武漢大學化學學士學位,同年保送北京大學;27歲獲得北大無機化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佛羅里達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
袁荃和兩個可愛的兒子
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實驗,不斷重復著探索、失敗、堅持的過程。在北大讀博期間,袁荃按照前人的合成經驗,做新型有序介孔材料控制合成。她嘗試近一年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構。一次實驗中,烘箱的濕度控制器突然壞了,按照常規(guī)操作,這個實驗只能放棄。袁荃卻堅持做了結構表征實驗,沒想到這種反應條件下卻得到了非常有序的介孔結構。袁荃認為,戰(zhàn)勝失敗的勇氣和毅力是科研人員必備的特質。
2011年年底,因為家庭的原因,袁荃回到了母校武漢大學化學院任教?!扒啻簾o權享受,青春無權閑適,青春只有證明,青春只有奮斗?!痹跏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回國第二年,她就獲得國家優(yōu)青項目資助;2015年,成為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2017年,獲得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納米專項青年項目。這些年,袁荃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
其實,袁荃的丈夫廖蕾也是一位學霸。2017年,夫妻倆雙雙進入湖南大學工作,袁荃擔任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廖蕾擔任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副院長。2019年,夫妻倆各自的研究項目共同入選國家杰青項目,被網友們譽為“實力派夫婦”。
學習、工作、婚姻……袁荃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卻唯獨在做媽媽這件事上栽了跟頭。
經常有青年學者和高校女教師向袁荃求助怎么平衡育兒和工作的關系,袁荃總是真誠地回答說:“作為一名女性科學研究人員,我很難做到平衡。做學問只能靠爭分奪秒,忙起來我甚至忘記自己還是一個人,忘記吃飯、喝水和睡覺。大多時候,為了工作,我只能委屈孩子們。”
2012年3月,大兒子安迪出生。因為工作忙碌,袁荃和丈夫商量后,由爺爺奶奶來照顧孩子的生活?!爱敃r,我認為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孩子能得到很好的照顧,我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p>
因為經常出差,剛開始,從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安迪想念媽媽,每次分別,他眼中的不舍都讓袁荃心碎。漸漸地,安迪習慣爺爺奶奶陪在身邊,不再黏著媽媽,可母子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遠。看見兒子不再需要自己,這次輪到袁荃失落了。她這才意識到,無論自己是教授還是科學家,在兒子這里就是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是不能缺席的。
2016年3月,安迪4歲時,弟弟托尼出生了。這次袁荃吸取教訓,雇了一位家政阿姨,把小兒子留在身邊親自照顧。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袁荃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課堂和會議室,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周末常常加班。平時陪伴兩個孩子時間最多的其實是阿姨。
每次安迪要媽媽陪他去游樂園,袁荃都滿口答應,但總是因為工作原因爽約。她以為,小孩子過段時間就忘了。直到有一次,安迪氣鼓鼓地說“媽媽說話不算數”時,袁荃才意識到,只要父母答應的事,孩子就會記得,而且一直等著。從那以后,她開始像尊重大人一樣尊重孩子,不再輕易許諾;一旦許諾,就必須做到。
一次,兩歲的托尼感冒,平時生龍活虎的小家伙一下子病懨懨的。忙于工作的袁荃以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讓阿姨帶著他在社區(qū)診所買了感冒藥。沒想到,托尼病得越來越厲害,她趕緊請假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醫(yī)生直接開了住院單,托尼的病情已經從感冒拖成肺炎,這下袁荃蒙了。
住院期間,托尼誰都不要,只黏著媽媽。袁荃只得把電腦帶到醫(yī)院,兒子打點滴時,她就坐在旁邊工作。托尼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也不舍得睡覺,小聲懇求:“媽媽,我睡著了,你別走??!”那一瞬間,袁荃的眼淚奪眶而出!她是虧欠兒子多少陪伴,才會讓他如此沒有安全感!她認真地承諾:“媽媽不走,陪著托尼。等托尼出院了,我們一起去吃頓好吃的?!痹跽f到做到,托尼住院一周時間,她一直陪伴左右。這也是袁荃陪伴小兒子時間最長的一次。
袁荃在學校是博士生導師,有著絕對的權威。但面對兩個孩子淘氣時,她一樣招架不住。有時,兩個孩子會為了小事爭執(zhí)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一次,他們又吵起來,袁荃把他倆挨個批評一頓,讓他們互相道歉。托尼乖乖地向哥哥道歉:“哥哥,我錯了!”但性格倔強的安迪卻說:“本來就是你錯了!”說好互相道歉,結果哥哥卻不按套路出牌,托尼委屈地看向媽媽,一臉不服氣。
袁荃生氣地對安迪說:“你怎么言而無信?說好互相道歉,你給弟弟道歉!”安迪脖子一梗:“我沒錯,憑什么道歉?”袁荃嚴厲地說:“安迪,你如果這樣,就給我出去!”安迪沒有說話,起身回臥室了。
袁荃萬萬沒想到,小家伙竟然收拾好自己的衣物,拖著小行李箱向門外走去。門“哐當”一聲關上,托尼“哇”的一聲哭了:“媽媽,是我錯了,你快把哥哥找回來?!?/p>
袁荃一下慌了:自己這是在干嗎?怎么能對小孩說氣話?她拉開門就往外跑,卻發(fā)現安迪拉著行李箱坐在地上,滿臉淚水。她一把抱住兒子:“安迪,對不起,媽媽不該兇你,咱們回家!”托尼看哥哥回來了,跑到他面前道歉:“哥哥,是我不對,你別走!”
安迪看著弟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也很愧疚:“托尼,是哥哥不好,原諒哥哥!”兄弟倆手拉著手,互相給對方擦眼淚。
后來,兩個孩子再鬧矛盾,袁荃不再干涉,而是讓兄弟倆自己商量解決。每次兄弟倆發(fā)生沖突之后,總能找到自己的和解方式。“我經常提醒自己,你是媽媽,不是法官?!痹跣χf。
袁荃努力地學習育兒知識,盡快讓自己適應從科學家到二胎寶媽身份的隨時切換,探索適合自己的陪伴方式。一方面,她提高工作效率,把乘坐飛機、高鐵的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另一方面,她探索出陪伴孩子的多種模式,比如“教室講課模式”“學術報告模式”“實驗室模式”“出差模式”等。
為了陪伴孩子,袁荃嘗試帶兄弟倆去開組會。會議室里,學生們經??吹絻蓚€可愛的娃娃和他們并排坐著,安安靜靜。媽媽在臺上跟學生們開會,孩子們坐在臺下聆聽,母子三人以獨有的方式相伴。小哥倆雖然聽不懂媽媽在講什么,但看到那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認真聽媽媽說話,他們覺得很自豪,把媽媽當成超人一樣崇拜。
也許是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安迪的專注力和自主性都很好,入學后能夠自覺完成作業(yè),然后沉浸在書籍中探尋他喜歡的內容。托尼則和媽媽一樣對實驗著迷。偶有閑暇,袁荃會陪托尼做一些簡單安全的小實驗。比如,他們一起做“火山噴發(fā)”實驗,做牛頓流體實驗,做自制洗手液實驗。托尼最喜歡的是科普類的書籍和動畫片,總是喜歡模仿書籍的內容給家里人講解新冠病毒是怎么入侵人體的,一顆探索科學的種子就這樣種在心田。
每次獲獎拿到獎金,袁荃也一定會和孩子們分享:“這是媽媽憑本事拿到的,走,帶你們吃一頓!”安迪和托尼就無比崇拜地表揚她:“媽媽,你真厲害!我們也厲害,有個科學家老媽!”三個人笑作一團。袁荃會開車載著兩個小家伙滿大街尋找美食。她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孩子們:很多東西只有努力才能獲得,比如美食,比如尊重。
現在,安迪和托尼已經習慣媽媽的忙碌與健忘。兄弟倆會早早地在日歷中標注自己的生日,提前幾天提醒袁荃:“媽媽,我們的生日快到了?!痹趺Φ眠B自己的生日都忘了,兄弟倆也會記得,還給媽媽精心制作生日禮物。
2021年10月,袁荃接到托尼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要求她必須參加晚上的中秋節(jié)“帳篷日”親子活動。袁荃為難地說:“可以讓阿姨代替我去嗎?我實在沒時間,明天要出差去北京!”老師說:“托尼媽媽,您再忙也得照顧孩子的情緒。這次所有家長都不能缺席,希望您別讓孩子失望!”
挨了老師一頓“訓”,袁荃卻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事業(yè)固然重要,兒子的成長更重要,她沒有權利剝奪屬于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環(huán)節(jié)。她把白天出發(fā)的日程改簽成了夜間的臥鋪,晚上陪伴孩子參加了幼兒園的親子活動。
平時,袁荃很少參加孩子們幼兒園的集體活動?!皫づ袢铡蹦翘焱砩?,托尼眼里的自豪滿得都要溢出來了。他拉著媽媽的手“招搖過市”,讓所有小朋友都看到托尼媽媽也來了。
那天晚上,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表演才藝。托尼的小臉被火光映得紅撲撲的,一臉滿足。那團美麗的篝火和托尼歡快跳躍的身影,深深地印在袁荃的記憶中。陪孩子成長,和孩子一同經歷小美好讓她溫暖和感動。多年來,她一直爭分奪秒地工作,很少有這么輕松愜意的時刻。袁荃很感謝老師的堅持,讓她收獲了這份純粹的美好。
摘自《婚姻與家庭·家庭教育》
319950190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