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金
《基礎會計》作為專業(yè)入門課程,同時又是福建省中等職業(yè)教育財經商貿專業(yè)的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于學生而言至關重要?;A會計課程概念性內容較多,在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知識點為主,對知識點的簡單機械輸出,缺乏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學生對所傳遞的知識點不能有效地給予反饋,教師通常也較少去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不夠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大部分中職學生基礎薄弱,面對抽象乏味的知識輸入時,學生往往很快就忘記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容易失去興趣和動搖堅定學習專業(yè)課程的信心。作為一名財會專業(yè)教育者,需要思考如何去正確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建構主義理論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為此,筆者就如何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融入基礎會計教學中進行了嘗試和應用。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具體情境對構建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初中畢業(yè)生,存在社會經驗閱歷少的特點,如果只是單一的講授理論知識,學生容易感覺晦澀難懂,而若課堂上,教師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情境,讓學生不用把會計想象的十分復雜,其實它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很真實。在情境烘托下,給所學習的知識賦予了鮮活性與趣味性,學生對知識點有了更為感官具象的認識,使之對新知識的感悟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學習也不會那么恐懼與抗拒。教師以此可引領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從思想上勇于正視挑戰(zhàn),進而主動學習知識。在具體情境的引入下,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仿佛前面有一道光在指引著,有了清晰的定點方向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提高,也會渴望去探究知識。學生一改以往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的問題,學習的定力有所提升,對知識點的掌握便更深遠與透徹。
隨著現代數字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上可以制作出更為多樣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新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有利于基礎會計學習的模擬情境。
比如,在學習生產業(yè)務核算時,學生認為期末要進行的制造費用結轉以及完工產品結轉業(yè)務知識點理解上有些吃力,學生學好本知識點,首先要對企業(yè)生產銷售的產品有一定的認識,明白產品的成本有哪些要素構成,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
教師利用視頻資料,播放知名企業(yè)相關產品的推介會視頻,然后提問學生:“該產品都是有哪些成本構成呢?”學生通過觀察推介會上的產品,進行初步的認識回答。進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本知識點的學習。之后,利用圖片,首先展示形成產品所需要的原材料,接下來是加工車間的工人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的圖片,而后完工的產成品圖片。在認識到產品形成中的直接材料要素和直接人工要素后,教師再播放車間生產的小動畫,啟發(fā)學生思考,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這兩個直接要素,還需要哪些間接作用,比如產品生產需要機器運作,那么機器的折舊損耗也應當攤銷到產品成本上,產品生產也需要水電供應等等,在這樣的一個車間生產情境下,最終完工入庫的產品由哪些費用項目構成就一目了然。學生對產品的構成有了直觀具象的認識后,再進行其中間接要素制造費用的學習以及完工產品的結轉業(yè)務的學習相對就會做到胸有成竹。最后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對已學知識進行一個總結串聯,如下表。
再比如,在學習記賬憑證的填制時,教師播放典型案例,接著給學生分發(fā)記賬憑證,課前打印案例情境中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核算過程中的涉及到的原始憑證資料,例如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增值稅普通發(fā)票、差旅費報銷單,飛機票等,讓學生在仿真原始憑證的模擬情境基礎上,學生先對紙質的記賬憑證進行練習,而后利用財務軟件平臺,進行記賬憑證的電子填制練習。
通過在特定的情境背景下的學習,教師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復習了原有的知識,又積極主動的學習了新知識。
?
隨著校企雙方合作深度的推進,產教融合的深化,教師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基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在校企合作基地的真實情境下,學生在崗位上進行操作學習時,教師注重要營造就業(yè)的正能量,培養(yǎng)學生崗位使命感。學生在崗位上進行操作實習時,為避免錯誤的發(fā)生,會更加謹慎小心,對學好專業(yè)知識的重要性會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在真實情境下,學生有了真實的職業(yè)體驗,可以提高學生對職業(yè)的認知度,以及對專業(yè)課知識點的學習主動進行探究的鉆研力和追求更加精進的專業(y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下,不僅強化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養(yǎng)成和專業(yè)技術知識的積累,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精神和財務崗位上應當具備的一絲不茍,求真務實,嚴謹細致的職業(yè)精神,開闊學生的情懷格局,為學生的內心也注入了砥礪前進的奮斗之力。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在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下,拋出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猶如闖關游戲,中職學生雖然基礎略顯薄弱,但是樂于迎接挑戰(zhàn),渴望通過解決問題得到認可,獲取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比如,在學習會計要素有關資產和負債的知識點時,教師在讓學生觀看企業(yè)相關資產運作以及運營過程中涉及的借款等場景后,可以拋出這些問題,“企業(yè)要發(fā)展壯大,準備買10臺新電腦;隔壁老王開辦的公司新買的新能源小汽車;冰箱里散發(fā)異樣味道的雞蛋”,以上是資產嗎?為什么?“中秋節(jié)打算借一筆錢;銀行倒閉,貸款的錢不用還了”,以上是負債嗎?為什么?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應當要能夠讓學生在探索問題過程中,增強學習興趣,體會到所學的知識跟現實生活之間密切相關。
學生們在解決問題時,容易產生急躁的情緒,在考慮不周全情況下就給出答案,教師要指導學生耐下心來,戒驕戒躁,教師不能直接告知學生正確答案,教師應當給予提示,提供闖關的線索,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體,做到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提示學生要解決該問題,首先要確定需要哪些知識點,其次是這些知識點,可以從哪里獲取以及如何獲取,最后是評價這些知識點里哪些是關鍵信息,對解決問題有幫助。
比如,在學習會計要素資產該要素時,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如下解決問題的思路清單。
?
學生在這樣一個回答解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若出現停頓,一時語塞等,教師要扮演起最佳配角,以配角身份參與進來,及時進行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調用知識。教師在與學生共同探討與交流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和指導,對于學生的回答進行鼓勵,給予引導解決問題的有關思路,達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個體差異比較明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有些學生可能在教師對知識點的生動講解下,即可以理解并掌握,有些學生無法獨立解決問題,需要在教師的進一步示教啟發(fā)下,對學習產生頓悟,這其中,對于看上去沉默和憂郁的學生,教師要去給予激勵,肯定學生,讓學生不要害怕犯錯,大膽進行表達。學生在這樣一個熱烈的與教師的密切討論中,徹底的解放思想,師生之間的了解也更深入,進一步推進了學生汲取知識的學習進程和意義建構。師生間的充分交流與協作,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全方位考量,對學生進行及時糾正與指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其解決問題的愿望,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為避免教師發(fā)布任務時,部分人無法單獨完成,采取小組合作式學習方法,同學間共享信息,知識互補,可以做到補充、修正以及加深每一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小組間的對抗競爭,做到以賽促學,在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基礎上,學生為了團隊榮譽,會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團隊合作能力,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組內的討論交流,頭腦風暴,同學間在碰撞思想火花的同時,打破單個學生自身局限的思維模式,使得學生自然而然的構建了知識。比如,教師在教授主要經濟業(yè)務的核算有關銷售核算的知識點時,在講解完銷售基礎知識點的核算后,對于銷售過程中還將發(fā)生的運費問題,究竟應不應該記入會計主體本公司的銷售費用里,對該知識點的突破學習,教師可以通過發(fā)布相關比較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銷售業(yè)務案例,布置2個任務單(表一),分別是當運費由企業(yè)承擔以及運費由企業(yè)墊付時,雖然運費同由企業(yè)支付,但是運費的最終承擔方不一樣,學生們討論運費應該要如何進行核算,由小組代表進行答案的填寫,而后與標準答案進行交叉核對,小組間再進行評比(表二)。緊接著,在此基礎上,發(fā)布兩個進階任務單(表三),讓學生結合所學的已有會計基礎知識,對進階任務單上的這兩個案例任務涉及到的銷售業(yè)務的核算問題進行討論,找出問題的突破點,進而解決問題,然后各組進行任務單答案的對比與小組評比(表四)。
表一:
?
表二:
?
表三:
?
通過這樣一個組內合作討論,組間評比對抗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課結束后,提醒學生,知識需要溫習,引導學生課后要繼續(xù)鞏固和熟悉相關分錄,可以組內以及組間互相監(jiān)督,這樣一個協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后續(xù)課堂學習的效率。
表四:
?
學生學習的過程即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該過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隨時觀察并記錄學生的表現,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計劃,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夠更加科學,學生的學習也能夠更加有效。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在學生的成才成長道路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師不經意間的一句鼓勵學生的話,向學生投射的一個溫暖的眼神,都可能溫暖學生的一輩子,可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應當敬業(yè)愛生,根植于教學,把精力放在人才培養(yǎng)上,深化新時代教學改革,擁抱變化,勇于迎接挑戰(zhàn)。為更好的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于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課前要做好更加充足的備課工作,這樣才能確保組織好課堂。作為當代人民教師,我們的使命與責任沉甸甸,應當始終做到敬畏職業(yè),敬畏責任,遵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課堂上,給學生搭建支架,創(chuàng)設情境,重視啟發(fā)與引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提高學生專精于一的意志力,對知識不再畏懼,堅定恒心與韌勁,恒下心來探究,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夯實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提升學業(yè)(專業(yè))測試水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