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新
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婦女權益保障法》是關于婦女權益保護的基本法律,是中國人權保障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法律最早于1992年正式頒布,在2005年經歷了第一次修正,首次將“男女平等”作為基本國策寫入了法律。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由九章共六十一條增加到了十章共八十六條,回應了人身權利、升學就業(yè)、財產分配等領域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問題。
從宏觀角度來看,根據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國家采取必要措施,促進男女平等,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的歧視,禁止排斥、限制婦女依法享有和行使各項權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
在人身權利方面,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章將章名修改為“人身和人格權益”,并將婦女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保護分別列出,使得概念更清晰,重點更突出,也符合國際人權法的權利體系。根據新修訂的內容,禁止違背婦女意愿,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其實施性騷擾,要求用人單位支持、協(xié)助受害婦女依法維權。
在升學就業(yè)方面,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五章在此基礎上規(guī)定,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和社會保障權利。新修訂的內容對就業(yè)性別歧視的情形作出了禁止性規(guī)定,明確在晉職、晉級、評聘專業(yè)技術職稱和職務、培訓等方面,應當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不得歧視婦女。
促進男女平等的關鍵手段是保障婦女的經濟權利,提高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經濟地位。在財產分配方面,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六章明確規(guī)定,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利。而規(guī)定中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土地承包經營、宅基地使用等方面的保護措施,也將有力保障農村婦女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權利。
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還對困難婦女關愛幫扶、健全生育相關保障制度等問題作出了回應,倡導全社會尊重和關愛婦女,為困難婦女提供必要幫扶,保障和促進婦女在各領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國家實行婚前、孕前、孕產期和產后保健制度,逐步建立婦女全生育周期系統(tǒng)保健制度;國家實行生育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嬰幼兒托育服務等與生育相關的其他保障制度;國家建立健全職工生育休假制度等,通過多項措施鼓勵家庭友好型社會的形成。
讓法律作用于生活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作為青少年,我們可以做的不僅是認識這樣一部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更可以在認識和了解之后,將它運用到生活當中,幫助法律更加有效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