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虹
葉圣陶曾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痹诮虒W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于學生的一生有著深遠的意義。詩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解題素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打造詩境數(shù)學課堂,提高學生解題素養(yǎng)。
一、模仿典例善思考
基于數(shù)學學科的特性,初中尤其是初二知識點增加,難點越來越多,學生面對數(shù)學問題常常束手無策,堆積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最終兩極分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教會學生如何解數(shù)學題,養(yǎng)成解題好習慣是每個數(shù)學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模仿的習慣。數(shù)學教育家波利亞曾指出:“解題,就好像游泳一樣是一種實際技能。當你學習游泳時,你模仿其他人的手足動作使頭部保持在水面上并最后通過實踐(實地練習游泳)來學會游泳。當試圖解題時,你也必須觀察并模仿其他人在解題時的行為,并且最后通過實踐來學會解題?!蹦7率菍W習的起點,課堂上教師的言行、思考問題的切入點及問題解答的板書過程都是學生最直接的模仿案例。課本上的例題解答、參考書上的典例分析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數(shù)學例題時帶著思考做好讀書筆記的習慣,學習例題規(guī)范解答書寫,在每一步驟后多問幾個為什么。例題旁邊的小云朵、小貼士以及教材每一章節(jié)后的教學活動都是值得去思考、解決的問題。
二、實踐訓練按步驟
解題重在學習,貴在實踐。解題訓練要按照以下四個步驟來進行:(1)審題。在讀題之后要清楚題目中已知條件是什么,求解的問題是什么。審題時需要認真推敲,反復琢磨。(2)標記。讀題時在文字中圈出重點,抓字眼,找關鍵詞。如,應用題中圈出能反映等量關系的關鍵語句,幾何題在圖中標注已知條件,以便快速找到各種數(shù)量之間的關聯(lián)。讀題后需要記憶信息,盡可能做到不看題,能把題復述出來。(3)擬訂方案。從何處下手,需要用哪些知識去解決,下一個步驟是什么,哪種方法更簡便,整理解題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中理清思路,少走彎路。(4)求解。即執(zhí)行方案,要求格式規(guī)范,表達清楚,書寫整潔,步步有據(jù)。書寫過程是學生的老大難。在實踐訓練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這幾個步驟缺一不可。認真做到這幾個步驟,準確書寫就能水到渠成。
三、題后反思有小結(jié)
題后反思是普遍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做完題目后自感大功告成,萬事大吉,或很快又陷入下一道題,置身于茫茫題海中不可自拔。殊不知,題海無涯。題目完成后,解法中是否有不合情理的地方,需要學生在復查后及時總結(jié)。1.在知識方面,題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是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2.在方法方面:此題的切入點是什么?若有輔助線,為什么這樣添加?此題用到的解題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3.此題有無其他方法解決?哪種方法更好?運用多種解題策略,培養(yǎng)求異思維。另外,還需要讓學生思考能不能歸納出題目的類型,進而掌握這類題目的解題通法。當然,我們反對教師把現(xiàn)成的題目類型給學生,讓學生套用通法,導致學生思維固化。我們鼓勵學生自己通過解題后的反思歸納,總結(jié)出題目類型,找到通解。
四、錯題收集勤整理
在解題后,學生僅僅有反思還是不夠的。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經(jīng)常出錯的題目,學生習慣直接在書上或試卷上修改,改正后就將試卷或練習冊遺忘了,錯題也隨之被拋之腦后。這樣,錯題就比較分散,等到學生想再次復習時,常常不知道從何處著手。若將所有的資料都看一遍,浪費時間,但是想重點復習,卻又找不到切入點,導致學生頻繁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是關鍵,要明確哪些知識是已掌握的,哪些知識是易出錯的,以及如何避免錯誤頻繁地出現(xiàn)。要做到這些,整理錯題是一個有效的途徑。通過搜集整理錯題,學生可以積累常錯、易錯的錯題資源,再針對各個錯題進行分類突破,提高對教材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獲得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即“模仿、實踐、反思、再整理”,將會讓學生受益無窮。教育家肖培東說:“你怎么樣,你的課堂怎么樣。你是你的課堂?!睌?shù)學教師要主動探索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不斷磨練他們的意志,在解題中育人,在育人中提升成績,實現(xiàn)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