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彩丹 陳巧珠 張萌
摘要:目的 探討以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治療患者服藥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關行為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行PCI術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冠心病PCI術患者分成兩組,實驗組、對照組各40例。將常規(guī)護理模式應用于對照組,將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實驗組,比較兩組患者PCI術后服藥依從性 、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關行為以及心血管事件危險因素的控制情況。結果 實驗組服藥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關行為,以及血壓、LDL-C、運動等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5)。實驗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觀察組(P < 0.05)。結論 應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夠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關行為,降低PCI術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
關鍵詞:知信行模式;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健康教育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是治療冠心病最佳方法,療效顯著,治療時間短。但PCI術會導致患者忽略危險因素的控制,從而引發(fā)心血管不良事件。針對這種情況,將知信行理念用于PCI術患者,增強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相關行為,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行PCI術患者80例進行研究,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實驗組、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范圍44-72歲,平均年齡(59.7±12.8)歲;研究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范圍41-72歲,平均年齡(58.9±13.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患者;(2)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良好, 能夠配合護理干預過程的進行;(3)初中文化水平,具備理解和行動能力;(4)患者自愿參與本項研究并簽署書面協議;排除標準:(1)精神狀態(tài) ?異常,不能配合術后護理工作開展的患者;(2)基礎資料、臨床資料缺失或不完善的患者;(3)患有慢性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心功能Ⅲ級以上或killip分級Ⅲ以上患者。
1.3治療和護理方法
1.3.1兩組患者均采取PCI術治療,手術后使用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等常規(guī)治療;如果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均使用降壓藥和降糖藥,護士開展常規(guī)健康教育2-3次,包括服藥依從性、飲食健康、家庭保健等。
1.3.2研究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使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措施為:
(1)確定好護理目標。制定階段干預目標和護理措施,要求一年內控制危險因素達標率在80%以上。(2)健康知識教育。住院后,心內科、內分泌醫(yī)生在病房內對患者開展2-3次健康教育,每次20分鐘,告訴患者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防治對策、術后注意要點和危險因素;責任護士開展健康教育2-3次,每次20分鐘,包括飲食指導、疏導患者的心理、PCI術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運動康復、治療依從性等,和患者開展講座,幫助患者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危險因素,培養(yǎng)治療信心,還要配合視頻、宣傳冊等資料,要反復教育,增強患者的認知。(3)掌握健康知識和信念。使用冠心病知識調查問卷,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和康復信念影響因素進行評價,組織患者針對健康問題開展交流,對影響信念的因素做好干預,培養(yǎng)患者的康復信念。(4)養(yǎng)成健康行為。要熟悉患者的生活習慣,引導患者發(fā)現病情危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確定健康行為和運動方案。例如讓高血壓患者認識高血壓危險性,鹽和脂肪都要減少,多進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并開展運動,做好體質量管理。要讓糖尿病患者明白血糖高的危險性,根據患者的理想體重、體型、勞動程度計算每日攝入總熱量,做好體質量管理;要讓吸煙者明白吸煙損害血管,掌握戒煙的方法,樹立戒煙的信心;不吸煙患者要避免在吸煙環(huán)境中,減少香煙的刺激;超重患者需要堅持運動,制訂運動計劃,控制熱量攝入。(5)有效的運動。醫(yī)生要結合患者身體情況確定個性化運動康復項目,例如讓患者跳舞、快步走等,要在飯后1小時開始運動,運動前先要熱身15分鐘,一次運動持續(xù)45分鐘,要保持一定強度,心前區(qū)沒有疼痛,運動康復每周至少進行3次。(6)開展信息支持。患者出院后,每月隨訪兩次,通過電話或門診,時間為10-30分鐘。
1.4觀察指標
護理12個月后,檢測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以及體質量,記錄兩組患者戒煙和服藥依從性。記錄兩組患者心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
(1)危險因素達標標準。血壓:收縮壓(SBP)< 140mmHg,舒張壓(DBP)<90mmHg;戒煙:吸煙者戒煙,不吸煙者遠離吸煙環(huán)境;運動:每周運動三次以上,時間超過150分鐘,達到中等強度(170-年齡)x70%;空腹血糖(FPG):<6.1mmol/L,體質量指數(BMI):18.5-22.9kg/m2;LDL-C:<3.64mmol/L。
(2)服藥依從性:認識長期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了解這些藥物的作用及服用時間,需注意的不良反應等。
1.5數據處理
全部數據使用統計軟件SPSS21.0做好數據處理,采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使用卡方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危險因素控制效果
實驗組各項危險因素控制達標情況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心臟事件發(fā)生率
實驗組心臟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討論
知信行指的是知識、信念和行為的簡稱,是一種健康行為轉變理論。對患者開展健康知識宣教,能夠使患者擁有正確樂觀的信念,使患者增強對健康知識的認知,從而改變不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選擇健康的行為。本次研究,將系統健康教育用于實驗組患者,安排醫(yī)師和護士共同開展,加深了患者的印象,提高了患者的認知。健康教育完成后,及時評估患者知識掌握情況和信念,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患者出院后通過隨訪及時糾正患者影響健康的不良行為,結果表明,患者的血壓水平、LDL-C、FPG、運動、戒煙、服藥依從性達標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危險因素控制效果也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 <0.05)。因為有效控制了危險因素,所以實驗組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 <0.05),效果比較明顯。
綜上分析,以知信行模式為基礎的健康教育應用與PCI術后患者,可以增強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促進健康相關行為,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提升了患者的健康責任感,形成了康復信念,最終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紅英.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冠心病PCI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 14(005):31-33.
[2] 劉敏. 個性化護理干預聯合知信行理論模式在冠心病行PCI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 15(19):25-26.
[3] 張欽欽.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康復的效果評價[D].河南大學,2020.
[4] 王妍,王萍,李學文.知信行模式護理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行為習慣、自我護理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17,41(10):1100-1102.
[5]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循環(huán)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25.
[6]盧學萍,黃霞,賈培培,王斌,吳瑩玉,郎晗旭,高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延續(xù)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1):73-79.
[7] 陳翠萍, 沈秋. 知信行模式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健康行為及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 現代醫(yī)學, 2018, 046(008):938-942.
[8] 高曦. 健康信念聯合跨理論及KAP模式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PCI術后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 黑龍江醫(yī)藥科學, 2019, 42(01):174-175.
265450118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