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羨慕那些能在人群里大聲說話的人,他們什么都不怕,就算說出來的觀點遭到別人的否定,也無所謂。我就不行,我害怕在別人面前展現(xiàn)自己,總覺得自己會做錯事。我好像什么都做不對,我常常想,自己真是一個笨蛋,總是需要別人的肯定才能確定自己是好的。”
這不是一個人跟我分享的心事,是小荷把幾個讀者的心里話匯總到了一起。和他們深入聊天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他們共同的秘密——他們都有一個嚴(yán)厲的、嚴(yán)格的撫養(yǎng)者。
這位撫養(yǎng)者通常很嚴(yán)肅,很少開玩笑,和理解比起來,他們更喜歡“正確”。當(dāng)孩子做錯了事,嚴(yán)厲的撫養(yǎng)者很少會站在小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笨拙,而是站在一旁,高高在上地斥責(zé)。沒錯,他們總是“正確”,但對別人來說,特別是對還處在需要通過親人、重要他人的評價來確定自我價值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嚴(yán)厲就像畫地為牢的束縛,用批評和斥責(zé)把孩子禁錮在一個小小的范圍,只要不出圈,就不會出錯。
從短期看,批評確實有效,它讓孩子的犯錯減少,但同時也令孩子失去了向外探索的活力。
對待同一件事,實際上,贊美比斥責(zé)更有力量,它會激發(fā)出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渴望,而不是只想著改掉錯誤,不要做得更多。
有一個寓言故事很形象地表述了贊美和批評對人的影響。北風(fēng)和太陽打賭,它們說,看誰能把路人的衣服脫下來,誰就更厲害。北風(fēng)想,這對它來說可是小菜一碟,它鼓起腮幫子使勁兒地吹呀吹呀,可凜冽的寒風(fēng)讓路人更加寒冷,他使勁兒地裹緊了衣服;而太陽把和煦的陽光灑向大地,越來越溫暖,路人感到很熱,于是自己把衣服脫了下來。
人們總是以為批評能改掉別人身上的缺點,可冷言冷語就像北風(fēng),說得越多越讓人緊閉心門,而贊美才是溫暖的陽光,它會讓人自己主動地改掉缺點。
贊美并不是“哇,你好棒!”“你真行!”“你可以的!”這些假大空式的夸獎,有效的贊美首先是真誠的,當(dāng)你心里真正認(rèn)為對方的某一點做得很棒的時候,真心地夸贊對方,這份心意他是能夠感受到的。這時候,才是夸獎的技巧。
首先,夸細節(jié)、舉例子。比如,夸獎別人唱歌唱得好,單純地說一句“你唱的真好”和“沒想到你唱歌那么動聽,感覺跟專業(yè)歌手一樣??!”是不是后者聽起來更飽滿一些。
其次,不要太過夸張。太過夸張的贊美,聽起來不可信,對方會覺得這有什么好夸的,也有可能會很不好意思。贊美就像吹氣球,點到為止最好,吹大了容易爆炸。
第三,從不同角度夸獎。比如,好朋友這次期末考試考砸了,你要是夸他很努力,那就等著絕交了;既要安慰他,又要給他鼓勁兒,不妨說說他最近的進步。比如,我看你這段時間記筆記很認(rèn)真,你看語文比之前提高了呢,你的理解力就是比我好,其他的科目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提升,慢慢來。
最后,背后的贊美更好。我們都知道背后說人閑話不好,但背后贊美別人往往比當(dāng)面贊美效果更好。當(dāng)面的夸獎別人以為我們是在奉承、討好他,背后的贊美會讓人覺得更可信。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