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慧
“我希望能擁有唯一的愛?!?/p>
——高三學(xué)生A
進入到高三,學(xué)業(yè)壓力增大,同伴的互動減少,能參與的校園活動也更少,高三學(xué)生更容易感受到孤獨感。很多孩子會有意無意對父母有更多的依賴感,如果父母能夠覺察到這一點,高三會成為改善親子關(guān)系的最佳時機,也將會成為彼此心中最深刻、最溫暖的記憶。
1.花時間陪伴孩子。對于忙碌的父母來說,時間總是寶貴而奢侈的。其實,陪伴并非是朝夕相處,也并非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而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父母在自己的身后。比如,關(guān)心的電話或者短信,偶爾來學(xué)校遠遠看孩子一眼,送點水果、牛奶或者孩子愛吃的零食,等等。
2.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有時候,孩子對于我們的愛似乎并不領(lǐng)情,可能我們需要覺察一下自己:我的愛是無條件的嗎?還是那些附加的隱形條件讓孩子感受到壓力了呢?比如:我陪你放松了,那你的狀態(tài)應(yīng)該要好起來了吧?成績應(yīng)該有所提升吧?我“投資”了那么多,什么時候能看到回報?如果孩子發(fā)現(xiàn)愛是一種要求和控制,愛越多,孩子感受到的壓力就越多,與父母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遠。
3.讀懂孩子的“語言”。大部分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與父母溝通,但有些孩子卻在父母的面前表現(xiàn)得很“平靜”或“成熟”。但是他們卻會告訴心理老師:“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意,怎么會管我呢?我沒有那么重要!”“他們有弟弟(或妹妹)就好,哪里還會關(guān)心我?”“我希望能擁有唯一的愛,但我不敢說,這樣就太自私了。”其實,雖然已經(jīng)高三,但他們依然是孩子,在感受到壓力與孤獨的時候,他們?nèi)匀豢释改改芘惆樵谧约旱纳磉?,只是因為性格、年齡特點等因素,有些孩子并沒有告訴父母自己需要愛,需要陪伴。其實,不管是家庭成員增加(二胎),還是家庭的結(jié)構(gòu)或類型發(fā)生變化(單親、離異、重組家庭等等),我們依然可以給予孩子最寶貴、最重要的禮物,那就是愛。
“父母的嘮嘮叨叨不想聽,左耳進右耳出?!?/p>
——高三學(xué)生B
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認為,“傾聽就是去尊重和理解他人所經(jīng)歷的一切。我們往往急不可耐地給人忠告和安慰,并解釋自己的立場和感受。然而,傾聽要求我們清空我們的頭腦,全身心地傾聽他人?!泵總€孩子都渴望被傾聽,但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其實并不容易,對于孩子說的話,比如孩子告訴我們考試的成績不理想時,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做出一些非傾聽式的回應(yīng):
評價:如果你認真一點就不會考成這樣了。
忠告:考不好就去師范學(xué)校,女孩子當老師多好。
比較:多大點兒事,進入社會后到我這個年齡,你就會明白高考這都不算事。
建議:我認為你數(shù)學(xué)需要再補一下,明天我給你聯(lián)系輔導(dǎo)班。
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來。
回憶:這讓我想起我高考前的那段日子……
其實孩子的要求很簡單:我只是希望父母能夠認真聽我說話,希望他們能理解我的感受。
那我們該如何傾聽呢?
1.全神貫注。當孩子在說的時候,我們最好放下手頭的事情,一心一意,專注地聽。我們認真地看著孩子,或者在電話里耐心聽,再加上一些簡短的話(如:嗯嗯/然后呢/真的嗎/嗯,確實/嗯,你接著說,我在聽),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所說內(nèi)容感興趣,愿意聽自己說,自己是被愛和被包容的。
2.不打斷,不做評判。很多時候孩子比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學(xué)習(xí)狀態(tài),他們更希望從家長這里獲得的是理解、鼓勵與支持,而不是太多的建議。當孩子愿意和我們說的時候,說明孩子是信任我們的,也是需要我們的,我們扮演一個好的傾聽者就已經(jīng)在幫助孩子了,畢竟忙碌的高三,孩子身邊的朋友也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聽他們說了。
3.適當回應(yīng)。當孩子說完之后,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話,重復(fù)孩子所說內(nèi)容的重點,不帶評判地進行反饋,提供支持。比如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句式:媽媽看得出來(知道/明白……),你現(xiàn)在覺得很難過、很受打擊(感覺詞匯),因為這段時間你確實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成績卻沒有達到自己的預(yù)期(孩子相信的原因),是這樣嗎?
“成績不能證明我的努力,不代表我沒有努力?!?/p>
——高三學(xué)生C
對于高三學(xué)生來說,學(xué)習(xí)成績幾乎成為影響其情緒狀態(tài)的重要原因之一。幾乎每一位學(xué)生都是在積極適應(yīng)高三的狀態(tài),努力向前奔跑。但,挫折不可避免,尤其是高三下學(xué)期。比如模擬考,不論對于孩子還是家長來說肯定都被有意無意賦予了重要意義。如果您的孩子在這一次考試當中有進步,請真誠地肯定、鼓勵孩子,而不要將這一切解釋為運氣好或者試題簡單;如果這一次孩子沒有進步,我們也依然要鼓勵孩子,沒有進步不等于退步,因為高三是所有人都在奮力向前沖,如果孩子能維持當前的成績,也一定是努力獲得的;如果孩子在這一次的考試中成績不理想,施壓或者否定能力只會讓孩子選擇逃避。我們要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看到在哪些學(xué)科還是有進步的,讓孩子能夠從父母這里汲取能量,休整過后,重新出發(fā)。
“我希望他們能夠快樂,而不是因為我快樂他們才快樂?!?/p>
——高三學(xué)生D
謝利·胡貝爾曾說:“你不曾給予自己的也無法給予孩子?!备呷暮⒆有枰P(guān)注與陪伴,但作為高三的家長,我們更需要關(guān)照好自己。當我們照顧好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也許我們會給親子關(guān)系、家庭關(guān)系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我們可以讓自己獲得適當?shù)男菹?,參加不一樣的放松活動,愛惜自己的身體,等等。當我們獲得身體與心靈的寧靜與踏實,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高三的最后時光,珍貴而美好。讓我們一起默默而堅定地站在孩子的身后,把時間與空間都交還給孩子,靜待花開。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