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
(河南省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河南 鄭州 450053)
子宮內(nèi)膜異位中育齡期婦女約占10%~15%,隨著診療手段、藥物濫用及診斷性操作的增加,子宮內(nèi)膜異位發(fā)病率逐年升高[1-2]。目前子宮內(nèi)膜異位的治療以腹腔鏡下手術為首選金標準,然而其僅能對肉眼可見的內(nèi)膜病灶進行清除,對于隱匿性病灶無法達到治療目的,同時多數(shù)患者處于育齡期,需要對患者的卵巢功能進行保護,然而卵巢分泌功能會增加子宮內(nèi)膜異位的復發(fā)[3]。米非司酮作為競爭性拮抗劑,可以抑制孕酮,對卵巢功能產(chǎn)生抑制,導致異位子宮內(nèi)膜萎縮,降低術后的復發(fā)率,提高妊娠率。近年以來,中醫(yī)憑借其療效顯著、不良反應低及安全性高的優(yōu)勢,被廣泛用于臨床治療。本研究用活血通絡解毒湯輔治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60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年齡27~38歲,平均(31.12±5.09)歲;異位類型為卵巢30例,腹膜31例,混合19例。觀察組年齡28~37歲,平均(31.10±4.90)歲;異位類型為卵巢32例,腹膜30例,混合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獲得院醫(yī)學倫理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①符合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診治指南中[4]診斷;②研究已取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對研究藥物過敏;②合并惡性腫瘤、感染性疾??;③合并肝腎器質性病變;④哺乳期婦女;⑤精神障礙,無法交流。
兩組均行腹腔鏡治療,術中全面探查腹腔,清除子宮內(nèi)膜異位病灶進行,保護卵巢功能。
術后1周口服米非司酮(北京法莫斯達制藥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63),每次10mg,日1次,治療3個月。
觀察組聯(lián)合活血通絡解毒湯治療。藥用連翹10g,紅藤10g,丹皮10g,玫瑰花15g,金銀花15g,赤芍15g,丹參15g。水煎,日1劑,早晚分服,治療3個月。
治療前后采用陰道超聲對卵泡數(shù)量及卵泡體積進行測量,選取雙側卵巢體積的平均值的水平,作為卵巢體積。
治療前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兩組VEGF、CA125及抗子宮內(nèi)膜抗體(EMAb)水平進行檢測。
治療前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對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進行檢測。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功能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功能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功能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卵泡數(shù)量(個) 卵泡體積(cm3)對照組 80 治療前 5.42±0.49 4.35±0.40治療后 8.52±0.99 5.01±0.39 t 7.139 5.461 P <0.001 <0.001觀察組 80 治療前 5.45±0.40 4.34±0.42治療后 13.63±0.93△ 5.49±0.44△t 11.331 3.086 P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CA125、EMAb、VEGF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A125、EMAb、VEGF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A125、EMAb、VEGF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CA125(IU/mL) EMAb VEGF(pg/mL)對照組 80治療前 52.40±8.71 0.39±0.06 236.03±32.09治療后 33.25±5.64 0.32±0.05 165.98±23.46 t 11.109 5.667 P <0.001 <0.001觀察組 80治療前52.35±8.65 0.38±0.07 235.44±32.10治療后22.10±4.08△ 0.21±0.04△113.04±21.34△t 17.361 4.096 P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E2(pmol/L) LH(IU/L) FSH(IU/L)對照組 80治療前 230.08±113.09 13.42±3.29 5.45±1.41治療后 113.43± 21.40 8.35±2.00 4.13±1.29 t 9.150 13.109 5.667 P <0.001 <0.001 <0.001觀察組 80治療前230.10±114.44 13.40±3.35 5.44±1.43治療后 101.11± 21.39△ 6.43±2.13△ 3.19±1.34△t 9.91 17.361 4.096 P <0.001 <0.001 <0.001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屬中醫(yī)“痛經(jīng)”、“癥瘕”范疇。病機為腎氣不足,虛寒滯血,致經(jīng)絡留滯,任氣血不通,而為痛經(jīng),血脈凝滯久之不散而為癥[5-6]。解毒祛瘀、通絡活血為其治療原則?;钛ńj解毒湯方中君藥為玫瑰花、紅藤有解瘀散氣、行氣活血之功[7];紅藤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作用;二者聯(lián)用以發(fā)揮清熱解毒、祛瘀活血、止痛之功效。臣藥為金銀花、連翹,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散風去熱之功;連翹發(fā)揮消癰散結消癰、清熱解毒功效;二者聯(lián)用有清熱解毒之功。佐使為丹參、赤芍、丹皮,有通絡消癰、活血化瘀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通絡、解毒祛瘀之功[8-9]?,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紅藤具有抗凝、抗炎及抑菌的作用;玫瑰花經(jīng)水煎,可發(fā)揮抗病毒、抑菌的作用;連翹可以清除機體內(nèi)毒素,以發(fā)揮鎮(zhèn)痛、抗炎、解熱的作用;金銀花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赤芍具有清除內(nèi)毒素、降低血液粘度及紅細胞聚集,發(fā)揮抗炎的作用[10-11];丹皮對內(nèi)源性及外源性凝血因子具有激活的作用,以減少血小板聚集,發(fā)揮提高機體免疫力、抗凝、抗炎及促進微循環(huán)的作用[12];丹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13]。治療后觀察組卵巢功能及性激素水平較對照組明顯改善,提示活血通絡解毒湯可以改善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卵巢功能,從而提高生育能力。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機體血液供給豐富,新生血管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作為一種強效血管生長因子,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促進新生血管的形成。研究報道[14],VEGF可以刺激血管網(wǎng)的增生,對內(nèi)膜的增生、轉移產(chǎn)生刺激作用,參與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病理生理過程,是導致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發(fā)生的重要因子。CA125作為一種高分子糖蛋白抗原,在子宮內(nèi)膜、盆腔及宮頸上皮組織中均可表現(xiàn)為高表達,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正常人,同時CA125水平可以增加血管的增生,腹腔通透性升高,患者CA125水平隨之增加[15]。免疫因素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的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機體內(nèi)異位內(nèi)膜灶及周圍灶細胞均可以作為抗原被機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導致機體免疫保護系統(tǒng)激活,以產(chǎn)生EMAb[16]。治療后觀察組CA125、EMAb、VEGF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活血通絡解毒湯可以降低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血清CA125、EMAb、VEGF水平,改善預后。
活血通絡解毒湯輔治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可以改善卵巢功能,調節(jié)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CA125、EMAb、VEGF水平,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