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佳玲 吳曾云 唐勝男 趙國慶
調研設計與結果
本次調研通過問卷星平臺發(fā)布問卷,共計回收樣本2065份,經(jīng)剔除無效數(shù)據(jù)后共計獲得有效樣本2028份。
參與本次調研的受訪者中,有93%為女性,且年齡主要集中在18~40歲。受訪者的職業(yè)以辦公室白領居多。從受訪者所在城市來看,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受訪者占了多數(shù)。
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對于2021年的“雙11”大促活動總體保持理性的心態(tài);精華和乳液/面霜持續(xù)領先,身體和口腔護理產(chǎn)品的消費趨勢有所上升;神經(jīng)酰胺、維A醇和煙酰胺是最熱門的三大成分。
消費者“雙11”購物行為
總體來看,這屆消費者的購物動機趨于理性。根據(jù)統(tǒng)計,93.05%的消費者在2021年“雙11”期間購買了商品。
其中,70.81%的消費者的購物動機是“正好有購物需求”,另有65.34%的消費者是出于折扣力度大。而出于非理性的原因,例如“大家都在買”和“愛豆代言”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17.65%和1.08%,遠低于理性消費原因的人數(shù)占比。
即使是沒有購物的消費者,其未購物的原因也主要是“沒有需求”和“沒有時間和精力”,分別有超50%的未購物受訪者選擇了這兩個選項。
即使是理性的消費者,也被2021年“雙11”復雜的活動機制繞暈了,再加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大多數(shù)消費者雖然會自己做攻略,但明確了解優(yōu)惠力度的消費者還是少數(shù)。
根據(jù)統(tǒng)計,63.75%的消費者會自己做攻略,但僅5.78%的消費者會仔細計算,57.98%的消費者會“大概計算下”。
在剩余36.24%不做攻略的消費者中,15.10%的消費者會“抄作業(yè)”,其中以抄大V/網(wǎng)紅/KOL作業(yè)的消費者略多;另有21.14%的消費者表示沒有時間和精力做攻略。
僅22.93%的消費者能清晰地了解商品價格處于歷史時間段的什么水平。其中,超10%的消費者認為2021年“雙11”的價格反而更貴了,超10%的消費者表示是2021年最低價,但不是歷史最低價。77.07%的消費者并未仔細算過價格,但其中大多數(shù)的消費者還是相信“雙11”的價格“應該是便宜了”??梢?,除了復雜的活動機制,2021年“雙11”的折扣力度也并不令人滿意。
消費者“雙11”美妝產(chǎn)品購物行為
01消費者“雙11”購買的品類對比
快消品行業(yè)一直是“雙11”的主戰(zhàn)場。其中,美妝產(chǎn)品仍然是2021年“雙11”強勢的品類。近80%的受訪者都購買了美妝產(chǎn)品;購買日用百貨的受訪者也超過了2/3。另有超半數(shù)的受訪者分別購買了服飾箱包和食品。相比之下,購買了大小家電、3C數(shù)碼等耐用品的消費者比例僅為10%~20%。
02消費者在化妝品上的開銷變化
雖然大部分消費者都買了化妝品,但在化妝品上的消費或許有所降級。40.49%的消費者表示2021年“雙11”期間,在美妝產(chǎn)品上的開銷較往年少了,37.04%的消費者表示“跟往年花得差不多”,僅22.47%的消費者表示花得比往年多。
在所有購買美妝產(chǎn)品的消費者中,83.10%的消費者在美妝產(chǎn)品上的開銷在2000元以內(nèi)。其中,花費為500~1000元的消費者占比最高,為26.38%,其次是1000~2000元的,占比為24.59%。即2021年“雙11”期間,超半數(shù)的消費者在美妝產(chǎn)品上消費了500~2000元,而這個消費金額區(qū)間占消費者在2021年“雙11”期間總消費的10%~50%。據(jù)此估算,超半數(shù)的消費者“雙11”期間的開支為4000~5000元。
03選擇化妝品購物平臺的決策因素
習慣、貨源和價格是消費者在挑選化妝品購物平臺時的主要考慮因素,這也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消費者的理性購物原則。消費者不再盲目跟隨主播節(jié)奏,而是較為理性地決定該怎么購買商品。
分別有44.53%、42.21%和41.09%的消費者在選擇購物渠道時是出于習慣性購物、貨源值得信賴和價格便宜。17.63%的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會考慮平臺的物流和售后服務。非理性因素例如受主播影響的消費者占少數(shù),選擇“主播在這些平臺上賣貨”的消費者比例為20.94%;選擇“主播引流到這些平臺”的消費者僅占7.55%。
04消費者對不同折扣活動的喜愛度
從消費者對折扣活動的喜愛度打分來看,消費者喜愛直接的折扣活動。消費者最喜愛的折扣活動是直接打折,其平均得分高達4.89,遙遙領先其他折扣活動的得分。其他消費者喜愛的折扣活動還有滿減和會員折扣價/優(yōu)惠券,二者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71和3.47。
越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的活動,消費者越不喜歡。消費者最不喜歡的折扣活動是玩游戲/做任務得現(xiàn)金紅包,其平均得分僅為1.98。其他不喜歡的折扣活動還有贈品、預售和拼單團購,三者的得分均未滿3分。這也與消費者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有關。
05消費者囤貨行為
從囤貨行為來看,超3/4的消費者在“雙11”期間囤貨。消費者不囤貨的首要原因是“之前囤的貨還沒有用完”,近60%的不囤貨消費者都選擇了該選項;另有超40%的消費者表示“怕囤了用不完過期”。28.53%的消費者表示“沒有錢”囤貨;22.03%的消費者表示“沒有囤貨的習慣”??偨Y而言,消費者在大促期間還是會選擇囤貨,但不會盲目囤貨。合理囤貨是消費者在購物大促期間的消費趨勢。
化妝品消費趨勢
01品類消費趨勢
精華和乳液/面霜仍是熱銷品類,而這其中,精華是2021年“雙11”最熱銷的品類。超50%的消費者都購買了精華。41.47%的消費者購買乳液/面霜。潔面、身體護理、爽膚水/美妝產(chǎn)品和面膜這4個品類形成第二梯隊,四者的消費者比例都在20%以上。其中,身體護理品類近年來的消費趨勢有所上升,市場上身體護理的細分品類也在不斷推陳出新,使得天貓/淘寶等平臺將身體護理作為一個單獨的品類與其他品類區(qū)分開來。口腔護理品類在近兩年也呈上升趨勢,購買口腔護理的消費者占比為14.79%,超過了手部護理、卸妝和面部護理套裝等。
02化妝品成分消費趨勢
從化妝品成分來看,分別有45.71%、42.46%和38.71%的消費者購買了神經(jīng)酰胺、維A醇和煙酰胺,代表著這屆消費者對于屏障修護、抗衰和美白的高需求。其中,神經(jīng)酰胺具有屏障修護的功效,深受敏感肌人群的青睞。隨著近幾年敏感肌人群的護膚需求被不斷提及,神經(jīng)酰胺作為一個經(jīng)典的修護成分,預計還將繼續(xù)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受到“早C晚A”
護膚概念的影響,含維A醇的產(chǎn)品在2021年熱銷。而作為經(jīng)典美白成分的煙酰胺,更是隨著玉蘭油、凡士林等大眾品牌的熱銷,長期位列美白成分熱銷榜首。購買含玻尿酸、積雪草和角鯊烷產(chǎn)品的消費者比例也都超過了30%,三種成分分別指向保濕和舒緩的功效。其中,玻尿酸(透明質酸)作為消費者耳熟能詳?shù)谋癯煞?,不管是國貨新銳品牌還是國際大牌,都愛將其作為保濕產(chǎn)品的賣點之一。角鯊烷以其親膚、好吸收的特點,配合著“以油養(yǎng)膚”的概念在2021年秋冬掀起一股流行風潮。
03化妝品國貨消費趨勢
從產(chǎn)品國籍來看,國貨品牌逐漸占領消費者的心智。43.27%的消費者在2021年“雙11”期間選購更多的是國貨品牌,較購買更多國際品牌美妝產(chǎn)品的消費者比例高了27.9個百分點;41.35%的消費者購買的國際品牌和國貨品牌數(shù)量相當。
在消費者購買的所有美妝產(chǎn)品品牌中,國產(chǎn)品牌被提及的次數(shù)占比近65%。被提及的次數(shù)較多的國貨品牌有言之有物、珀萊雅、薇諾娜、米蓓爾、玉澤、至本和百植萃等;而被提及次數(shù)較多的國外品牌有歐萊雅、雅詩蘭黛、雅頓、露得清、蘭蔻、優(yōu)色林和理膚泉等。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知名度高的國際大牌,轉而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國貨品牌。
總結
在消費者的購物行為上,這屆消費者趨于理性,體現(xiàn)在購物行為、消費金額、囤貨行為等各個方面。另外,消費者傾向于花更少的時間和精力,買到更實惠的商品。因此,對于一年比一年復雜的商家套路,消費者也就越來越不買賬。
在此我們呼吁,商家和平臺可以給到更直接、更簡單和更真誠的折扣活動。在化妝品的消費趨勢上,精華和乳液/面霜兩大品類持續(xù)霸占領先地位,但精華品類市場已高度“內(nèi)卷化”,品牌想要打造差異化的產(chǎn)品,或許可以考慮另辟蹊徑。消費者對于護膚品的需求已經(jīng)從早期的主要集中在面部護理轉移至全身精細化護理。因此,我們預測,身體護理和口腔護理的上升趨勢還將延續(xù)。
從成分來看,這屆消費者的護膚需求主要集中在屏障修護、抗衰和美白,因此這三類功效的經(jīng)典成分或將持續(xù)流行,而針對這三類功效的新流行成分也將不斷涌現(xiàn)。
從產(chǎn)品國籍來看,國貨品牌近年來逐漸占領消費者心智,國貨新銳品牌的影響力不輸國際大牌。并且,疫情的反復加劇了國內(nèi)外貿(mào)易的不確定因素,或許會使得國貨品牌在這兩年趁勢追趕,逐漸蠶食國際大牌在消費者心中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