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動畫產(chǎn)業(yè)也在飛速發(fā)展,并且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國很多小學美術課堂引入了定格動畫教學。因此,如何更好地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開展定格動畫教學,就成了很多美術教師需要關注和探索的課題。文章對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定格動畫的重點、難點和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定格動畫;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2-0010-03
引 言
定格動畫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主要是指通過對相關事物、物品進行逐格拍攝,將拍攝結(jié)果連接在一起,以動態(tài)方式對畫面進行播放,獲得想要效果的一種模式。定格動畫的出現(xiàn)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將定格動畫教學內(nèi)容引入小學美術課堂,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思維創(chuàng)作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定格動畫,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促使定格動畫教學的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
一、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定格動畫的重點和難點
(一)動畫原理的講解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定格動畫教學,首先要向?qū)W生講清楚定格動畫的制作原理,因為原理是實踐的前提。學生只有掌握了定格動畫的基本原理,才能以此為基礎去動手操作。因此,講解定格動畫原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1]。但是,由于當前中小學的美術教師大多都是師范學校畢業(yè)的,教師普遍在國畫、油畫、素描等傳統(tǒng)美術科目上能力較強,但是對于定格動畫卻知之甚少,制作定格動畫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這就導致其對定格動畫制作原理的講解不是非常透徹,學生也聽得似是而非,影響了定格動畫的教學效果。
(二)定格動畫的示范
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年紀尚小,還未接觸過定格動畫。因此,為了向?qū)W生展示什么是定格動畫,也為了提起學生對定格動畫的興趣,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示范定格動畫,讓學生在觀看中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聯(lián)系起來,以此來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效果[2]。教師在選擇定格動畫的示范方式時也應該多加注意,要盡可能全面地考慮問題,使定格動畫教學順利地進行下去。例如,教師在進行定格動畫示范時,要注意示范難度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匹配,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繪畫能力還很有限,教師如果示范的難度過高,會使得學生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導致后續(xù)的教學難以進行。
(三)定格動畫的欣賞
在小學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對定格動畫的欣賞也是非常重要的。欣賞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剖析定格動畫的風格、類型等,同時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在欣賞定格動畫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方式方法,盡量選取符合學生基礎和實際學情的定格動畫作品,同時還要多鼓勵學生表達自己觀點,讓學生從定格動畫的拍攝形式、技巧等多方面積極地交流討論,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
二、定格動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更新教師美術教學理念
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美術、音樂等藝術學科越來越受重視,小學美術教師也應積極跟隨新課程改革的腳步,給予美術教學更多重視,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教師自身的觀念和認知是影響其教學態(tài)度、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保證教師行動的基礎。若教師不能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只是一味地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來生搬硬套開展教學活動,勢必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不利于美術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自身必須要保持學習狀態(tài),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知識,不斷補充、更新、完善原有的教學觀念,為美術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學校方面也應加強對美術教師培訓的重視,通過集中學習、集中培養(yǎng)來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及專業(yè)素養(yǎng),為推動美術教學改革提供保障。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教師積極參與公開課,讓教師在參與公開課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教學經(jīng)驗,了解更多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并逐步加深對定格動畫的了解,從而為靈活應用定格動畫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活動提供保障。
(二)降低定格動畫的課堂教學門檻
為了提高定格動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教師還應想辦法降低定格動畫的教學門檻,探索更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使定格動畫可以走進普通課堂,助力定格動畫教學的推廣與普及[3]。為此,在進行定格動畫教學時,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降低定格動畫的教學門檻。首先,教師可以簡化定格動畫教學流程。一般來說,制作定格動畫的主要步驟有制作腳本內(nèi)容、劃分鏡頭、制作道具、拍攝分鏡頭、后期合成等。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jù)這一流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其次,教師可以選擇多種表現(xiàn)形式。定格動畫的表現(xiàn)形式有很多,像剪紙、手繪等,甚至還可以真人演繹,只要是可以看到的事物都可以用來拍攝定格動畫。最后,教師可以降低定格動畫的制作設備要求,學生可以直接用手機拍攝剪輯,也可以用平板電腦等非專業(yè)設備來制作定格動畫。例如,在湘教版美術一年級(上冊)第十八課“畫畫火柴人”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構思一個小故事,然后用火柴人將故事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每畫一步就用手機拍攝下來,拍完后直接用手機進行合成,最終完成火柴人形式的定格動畫作品。
(三)創(chuàng)新定格動畫的課堂教學模式
1.課題研究教學
在小學時期的美術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開展定格動畫教學,讓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到定格動畫的魅力,教師可以采取“課題研究”這一模式來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將定格動畫的制作流程課題化,然后創(chuàng)設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流程。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故事,再制作故事腳本,然后繪制分鏡頭并進行動畫拍攝,最后進行后期合成[4]。
例如,在湘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三課“周末日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述自己在周末發(fā)生的一些小故事,完成第一個課題;隨后讓學生在周末故事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腳本,完成第二個課題;接著讓學生根據(jù)腳本繪制分鏡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分鏡頭的表達方式,完成第三個課題;再讓學生根據(jù)分鏡頭來實際拍攝,這時學生可以互相協(xié)助來完成,從而完成第四個課題;最后,教師讓學生對拍攝的所有畫面進行后期合成,完成最后一個課題。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體會到的樂趣也是不同的,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制作定格動畫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定格動畫的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也是課堂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但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對于該教學模式的應用相對較少。良好的合作氛圍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更強的參與感,同時還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帶來積極的反饋,對調(diào)動教師授課的積極性、增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同樣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在小學美術定格動畫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靈活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為各小組安排合作任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層次特點,結(jié)合教學任務合理地安排各小組的學習任務。在具體安排時教師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各小組的合作任務應圍繞教學任務開展,保證學生在完成小組合作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掌握教學內(nèi)容,特別是教學重點和難點。第二,在制訂合作任務時應注意保證任務的科學性與趣味性,保證合作任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第三,在制訂小組合作任務時,應注意任務的難易程度,避免因任務過難而打擊學生的信心,或因任務過于簡單而無法達到知識鞏固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定格動畫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然后以“四郎探母”這一民間故事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為學生講解故事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收集信息資料,并為其安排教學任務,如準備各類道具和拍攝工具等,令其根據(jù)“四郎探母”的故事情節(jié),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片段,發(fā)揮想象力,自主進行動畫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方式可以分為實物、黏土、真人、黑板畫等不同的形式。學生可以利用簡單的工具來制作故事場景,并利用平板或手機進行拍攝、照片合成,從而完成動畫的制作。
在完成動畫創(chuàng)作任務后,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作效果評價的重視。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評價模式,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安排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發(fā)現(xiàn)不足,發(fā)揚優(yōu)勢。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講自己通過這次的合作學習學到了哪些定格動畫的知識,對于哪些知識的掌握還比較生疏或薄弱,需要教師再給予什么樣的幫助和指導,在與小組同伴合作完成定格動畫任務的過程中有哪些收獲和體會等。這樣的小學美術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為美術定格動畫教學的高效開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合作、評價的過程中對教學成果進行更直觀的展示。教師也可以更充分地了解該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和缺點,為今后教學活動的調(diào)整與優(yōu)化提供參考。
(四)調(diào)整定格動畫的課堂教學時間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定格動畫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實踐的安排上也應該做出改進。因為定格動畫的創(chuàng)作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學生要先構思內(nèi)容,然后制作道具等,最后還要拍攝剪輯,這就使定格動畫的制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如果像傳統(tǒng)美術課堂教學那樣,學生只有一節(jié)課的時間,那么很多學生是無法按時完成定格動畫創(chuàng)作的。而如果將其分開教學,學生先完成前期的構思和道具制作,然后下一節(jié)課再進行拍攝剪輯,間隔的時間又過長,學生很容易忘記此前所構思的內(nèi)容,而且制作的道具也有可能因為保存不當而出現(xiàn)損壞或丟失的情況,這無疑又會給學生增加制作的難度和時長,從而降低定格動畫的教學效率[5]。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降低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想要有效提升小學美術定格動畫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美術思維發(fā)展,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應適當調(diào)整課時分配,盡可能安排學生兩節(jié)課一起上。如此,學生便可以利用一節(jié)課構思定格動畫的內(nèi)容及進行后續(xù)拍攝道具的制作,再利用另一節(jié)課拍攝、剪輯定格動畫。這樣的課時安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定格動畫制作的完成率,也使定格動畫教學質(zhì)量邁上了新臺階。
例如,在湘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第四課“趣味動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形象來制作定格動畫。第一節(jié)課,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交流分享的形式向其他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這個動漫人物的形象創(chuàng)作一個簡單的故事,并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制作道具。第二節(jié)課,學生就可以直接進行拍攝了,在拍攝完成后再進行簡單的剪輯,使定格動畫作品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最后,如果時間充裕,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制作的定格動畫作品。
結(jié) 語
總之,在小學美術課堂上運用定格動畫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定格動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然后強化重點、突破難點,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想方設法降低定格動畫的教學門檻,使定格動畫可以走入普通課堂;同時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對定格動畫創(chuàng)作的興趣;最后還要注意調(diào)整課堂時間分配,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獨立創(chuàng)作時間,增強定格動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楊春曉.淺談定格動畫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教學[J].東京文學,2017(06):131.
陳梅蓮.小學定格動畫創(chuàng)客式教育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珠江教育論壇,2019(01):16-18.
魏秀黎,朱海濤.定格動畫引入小學課堂的教學探索[J].基礎教育論壇,2020(09):77.
路巖.“閃玩”黏土動畫:適合少兒的定格動畫課程[J].中國中小學美術,2018(04):39-40.
聶輝.定格動畫與兒童動畫教育之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7(20):15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基于信息技術手段的定格動畫制作教學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QJYKT2020—5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陳鵬騰(1982.10-),女,福建泉州人, 任教于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小學美術教研組長,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區(qū)級德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