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欽
(福建省福清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福清,350300)
分娩對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形成較大的刺激,使產婦產生應激反應,如產后出血與心理焦慮,若未能進行較好的護理干預,則容易影響產婦身體與心理健康,嚴重時可對產婦生命造成威脅[1]。為改善產婦睡眠質量與產后出血等不良癥狀,將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其護理中,通過做好飲食護理、睡眠護理與產后出血干預,能夠改善母嬰結局、提高生命質量。本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睡眠質量和大出血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福清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收治的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全部產婦均為單胎頭位、頭盆相,產婦宮頸、骨盆正常。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2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 1)臨床資料完整的產婦;2)單胎妊娠產婦;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書的產婦;4)主動配合本研究開展的產婦。
1.3 排除標準 1)產后并發(fā)癥產婦;2)肝腎功能不全產婦;3)藥物過敏史產婦;4)子宮瘢痕的產婦;5)合并精神疾病或神經疾病的產婦。
1.4 干預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對產婦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護,嚴密觀察血壓、心率、脈搏等指標的變化。關注產婦睡眠質量與產后出血癥狀,并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
1.4.2 觀察組 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護理內容如下。1)飲食護理:護理人員為產婦制定飲食營養(yǎng)方案,增加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飲食攝入量。指導產婦形成健康飲食習慣,睡眠前應避免飲用濃茶、咖啡,避免對大腦神經造成刺激。保持清淡飲食,并堅持少食多餐原則,入睡前不宜進食,以免影響睡眠質量。2)病房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為產婦提供安靜、舒適、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每日濕式清掃病房衛(wèi)生2次,做好消毒處理。對病房溫度、濕度進行控制,將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溫度保持在18~20 ℃之間,為產婦提供舒適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確保其身體與心理舒適度提升,提高其睡眠質量。3)心理疏導。當產婦產后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焦慮、抑郁癥狀,并影響睡眠質量時,護理人員做好產婦心理疏導。積極與產婦展開充分溝通,了解其焦慮、抑郁癥狀根源,并適時應用傾聽技巧提供心理疏導方案。讓產婦把情緒發(fā)泄出來,通過拍其肩膀、傳遞紙巾、擦眼淚、傳遞水杯、專心傾聽、點頭等方式令其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與其者構建良好護患關系,增加其對心理疏導護理依從度。提示產婦保持健康、樂觀心理,關注其產后出血與自身睡眠質量。4)產后出血干預。產前,護理人員協(xié)助產婦完成各項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出血的高危因素。對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產婦,積極遵醫(yī)囑建立靜脈通道。產時,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護產程進展及宮縮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提供鎮(zhèn)靜劑與縮宮素。為預防產后出血,胎兒肩膀娩出后即遵醫(yī)囑給予縮宮素10 U肌內注射。胎兒娩出后注意胎盤剝離征象,切忌過早按摩宮底和牽拉臍帶,觀察膀胱是否充盈,如果膀胱充盈則在無菌操作下導尿,觀察胎盤娩出后產婦出血情況,出血量較多時應立即告知主治醫(yī)生,采取針對性止血方案。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并仔細檢查宮縮與陰道流血癥狀,協(xié)助嬰兒做好吸吮,促使腦垂體后葉釋放內源性催產素,增加宮縮,減少產后出血量。
1.5 觀察指標 1)觀察2組睡眠質量和生命質量。睡眠質量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進行評估,總評分范圍0~21分,0~5分表示睡眠質量好;6~10分表示睡眠質量尚可;11~15分表示睡眠質量一般;16~21分表示睡眠質量較差。生命質量使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進行評估,SF-36總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則生命質量越良好[2]。2)觀察2組產婦焦慮和抑郁癥狀,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產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行評估,2個量表總分值分別為0~100分,得分越高則焦慮和抑郁癥狀越嚴重。3)觀察2組產婦產后出血量。4)觀察2組護理干預效果,其中顯效為PSQI評分<5分,SAS及SDS評分<50分,產后出血量<200 mL;有效為6分 2.1 2組產婦護理后PSQI評分及SF-36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2組產婦護理后PSQI評分及SF-36評分比較分) 2.2 2組產婦護理后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2組產婦護理后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分) 2.3 2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198.41±11.18)mL,對照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205.13±10.64)mL,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2組產婦產后護理干預效果比較 觀察組產婦護理干預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為80.00%,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產婦產后護理干預效果比較[例(%)] 分娩是婦女的自然生理過程,分娩結束后,產婦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產后出血、睡眠質量下降。研究指出,產后焦慮與身體應激反應是造成睡眠障礙、出血量增加的主要危險因素。產婦在妊娠期間,體內激素發(fā)生變化,使得大腦神經遞質發(fā)生較大波動,產婦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當焦慮、抑郁癥狀未能得到及時糾正時,容易造成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等應激物質大量分泌,由此造成宮縮乏力,誘發(fā)產后出血等不良癥狀。 此外,產婦分娩后情緒波動也對中樞神經造成刺激,使得神經系統(tǒng)功能活動規(guī)律被打破,產婦容易出現(xiàn)神經體液調節(jié)失衡的問題,由此增加睡眠紊亂發(fā)生率,對其身體造成嚴重影響。作為產科臨床常見并發(fā)癥,產后出血造成的危害較大,當出血量較大時,產婦容易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感染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高危癥狀,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鑒于此,有必要對產婦進行良好的護理,了解產后睡眠障礙與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發(fā)揮護理在產科臨床治療中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將綜合護理措施應用到產科臨床中,通過做好飲食護理、病房環(huán)境護理、心理疏導與產后出血的防治,促使產婦身體盡快恢復。以往產科臨床針對產婦的護理主要集中在身體監(jiān)護、產后出血觀察與防治方面,未能采取全面護理干預措施,不利于產婦心理健康。為強化產科臨床護理干預效果,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對產婦進行護理,護理人員對產婦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并結合其意愿,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綜合護理能夠提高產婦睡眠質量。究其原因,是因為綜合護理方案包括心理疏導,可通過及時疏導產婦的焦慮、抑郁不良情緒,提升其內心舒適度,并形成健康積極心態(tài)。經過綜合護理干預后,大部分產婦能夠保持規(guī)律作息習慣,睡眠時間延長。綜合護理方案應用后,產婦使用藥物改善睡眠的現(xiàn)象減少,其在睡眠過程中未出現(xiàn)較長時間的呼吸暫停。研究指出,將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產婦產后護理中也能夠改善其心理焦慮癥狀,提高其睡眠質量。 將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產科護理臨床中,也能夠提高產婦睡眠效率,使得其焦慮、抑郁負性心理得到緩解。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便證實這一觀點。造成組間差異較大的原因是心理疏導對產婦起到關鍵作用。在綜合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關注產婦心理健康,對產后焦慮、抑郁造成的睡眠障礙進行針對性護理,在具體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增加與產婦溝通頻率,了解其焦慮、抑郁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并結合以往護理經驗與其實際需求,對其上述心理進行疏導。研究指出,將心理疏導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產科臨床中,也能夠提高產婦心理舒適度。分析原因,可能是心理疏導對產婦形成良好影響,幫助其放松心情。 研究表明,產婦保持充足睡眠,能夠促使其精力與身體得到恢復,使得其情緒狀態(tài)恢復正常[3]。鑒于此,在本次護理過程中,及時對產婦身體與心理進行觀察,在身體指標的干預中,護理人員重點了解產婦產后宮縮、陰道出血量。當產后陰道出血超過500 mL時,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預防出現(xiàn)產后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影響產婦生命安全。在心理疏導方面,則重點了解產婦心理因素對睡眠質量造成的不良影響。當產婦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焦慮、抑郁負性心理問題時,護理人員及時做好心理疏導,使產婦心理健康狀況保持良好。研究指出,產婦保持充足睡眠時間、提高睡眠質量,能夠最大程度降低神經功能失調發(fā)生率,并減輕身體疲勞感,使得產婦妊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對改善母嬰結局產生深遠影響。當產婦睡眠質量提升后,也能夠提高身體耐受度,對糾正產后出血奠定基礎。 于潔玲[4]研究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出血與睡眠質量的應用,研究結果指出,綜合護理措施能夠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使得PSQI分值降低,對改善睡眠質量產生積極影響,研究結果與本文報道具有一致性。由此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價值較高,對產婦睡眠質量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降低、SF-36評分提高(P<0.05),說明綜合護理能夠改善產婦的生命質量與睡眠質量。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SAS、SDS分值下降,產婦焦慮、抑郁癥狀緩解,產婦因心理問題造成的睡眠障礙得到糾正,睡眠時間延長。由于將產后出血護理措施應用在產婦中,也使得產婦出血量減少,對改善母嬰結局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提高產婦的睡眠質量與生命質量,較好改善其焦慮、抑郁負性情緒,有利于減少產后出血量,提升護理干預效果,因此應在產科中推廣應用。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