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亮 Sun Yanliang
2019年7月7日至20日,第16屆太平洋島國運動會在薩摩亞成功舉辦。薩摩亞太平洋運動會綜合體育館承擔了此次島國運動會大部分室內項目的比賽。場館于2019年6月20日正式移交薩方運營使用,項目的高質量完成①不僅得到了中薩雙方的一致好評,還為南太平洋地區(qū)增添了一座富有當地特色的中國建筑精品。
薩摩亞位于太平洋南部,薩摩亞群島西部,由薩瓦伊和烏波盧兩個主島及周邊八個小島組成。首都阿皮亞位于烏波盧島北側狹長的海岸平原上。第16屆太平洋運動會綜合體育館位于薩摩亞首都阿皮亞市西側的薩摩亞體育中心內,距離市中心約3km。
在薩摩亞,無板籃球是一項普及率極高的運動,根據薩方需求,賽時場地中央可同時舉行兩場(四支隊伍)無板籃球比賽。除此之外,綜合體育館還要滿足羽毛球、乒乓球、籃球及排球的比賽要求。體育館可容納1 600名觀眾,包含1 200個固定座席和400個活動座席。
2018年1月,中國駐薩摩亞使館發(fā)出電告,稱薩方希望中國為第16屆太平洋島國運動會援助體育場館設施。當時距離比賽開始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這使得援薩摩亞太平洋運動會綜合體育館被定為緊急援助項目。
設計團隊接到任務后,立即組織團隊前往薩摩亞,進行可行性研究工作。薩方的初始需求為維修、升級原有籃球館,根據考察組現(xiàn)場調研結果,結合現(xiàn)有籃球館及無板籃球館設施狀態(tài)規(guī)模以及未來發(fā)展需要,設計團隊提出拆除既有籃球館,在原址新建一座綜合體育館,以滿足薩方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求。這一方案不僅得到了國家國際發(fā)展合作署和商務部經濟合作事務局的一致認同,也得到了薩摩亞體育設施局及外交貿易部的高度認可。
援外項目大多位于欠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其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生活習慣及自然氣候差別都很大,因此援外項目不能簡單照搬國內的建設標準和習慣做法,而是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建設實施。援薩摩亞太平洋運動會綜合體育館雖然規(guī)模較小,但承辦賽事標準及建筑形象要求較高,而且整個設計及建設周期僅為一年,時間異常緊張。因此,在眾多限制條件中明確設計目標,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最優(yōu)化、最大程度地展現(xiàn)建筑整體性能的援助效果,是本次設計的重點。
薩摩亞各島山巒起伏,地貌特征為中央高,地勢向四周傾斜。這里地處赤道地區(qū),氣候炎熱,降雨頻繁,植被茂密,蚊蟲繁盛。當地的傳統(tǒng)建筑是一種干欄式建筑②,稱為“法雷”(Fale)?!胺ɡ住蔽菝嫫露容^大,利于排水,重視遮陽通風,適應多種地形,能有效防潮,避開地面有害蚊蟲。
薩摩亞始終重視和保持其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方式,當地的自我文化認同非常強烈,綜合體育館的設計要求盡量采用本土生產的建筑材料,使用低能耗與可再生材料,體現(xiàn)當地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設計根據項目所在地的氣候條件及居民生活習慣,借鑒“法雷”的建筑形式,采用半開敞式設計,以利于自然通風。薩摩亞當地降雨頻繁,屋頂在山墻面觀眾平臺處適當出挑,起到遮陽、擋雨的作用。山墻面結合建筑主入口是圓形,與“法雷”端部圓形的形式產生關聯(lián)。遮陽/通風百葉、外露的鋼結構及比賽大廳頂面噴涂的木色氟碳,還原了當地木構建筑溫馨、怡人的環(huán)境氛圍。
通常情況下,受援國在經濟能力方面比較薄弱,所以援外項目應特別重視建筑建成后的運維花費及資金來源。在設計中體現(xiàn)為,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運營條件,盡量采用自然通風和采光,既有效降低了能耗,又減少了日常運營的負擔。例如,綜合體育館在比賽大廳兩側的底部及山墻處設置了通風百葉,賽時活動百葉全部關閉,隔絕室外光線及空氣對流對室內的影響,通過燈光和空調滿足體育工藝的比賽要求;賽后可全部打開,使其成為半開敞的活動空間,通過借助自然光線和空氣對流,最大限度地減少運營成本。
出于節(jié)約投資的考慮,項目沒有在屋面設置采光天窗,而是在大廳兩側設置了高側窗,賽后只需少量照明即可達到訓練、會議和健身等功能的照度要求。此外,項目還采用了機械送風的方式消除體育館內的余熱,空調機組將根據室內外氣溫③及室內負荷的變化來調節(jié)送風量。同時,為使所有區(qū)域處于送風射程之內,場館設置了旋流風口、噴口等,排風則通過建筑四周百葉送出室外。
在綜合體育館的設計中,全專業(yè)性能化的融合,打造了集建筑、結構、機電一體的整合策略。它的作用不僅僅是常規(guī)機電管線綜合設計中對各專業(yè)設備管線的布局和末端進行集約化排布,而是在設計構思的初期,由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和機電工程師一同針對建筑的特征量身定制一套全專業(yè)性能化的融合策略,該策略包括了建筑剖面形式的確定、屋面的結構選型及主要機電管線的設置規(guī)則等。
例如,在屋面結構形式的比選之后,設計選用了鋼桁架結構形式,根據桁架的桿件截面尺寸及空間形式,將通風管道和檢修馬道同時設置在桁架間的中空位置,使機電設備不再成為視覺的障礙,和建筑主體形成有機的整體,高效地實現(xiàn)建筑性能的最優(yōu)化。
援外建筑作為我國對外輸出的典型建筑類型,具有一定重要性和代表性,不僅需要通過建筑形象展現(xiàn)援助效果,還要切合當地的文化、氣候、場地環(huán)境等因素,在形式、功能、造價及地域性方面做出回應。雖然第16屆薩摩亞太平洋運動會已經落幕,但作為一個體育建筑,綜合體育館的建筑生命周期才剛剛開始。
1 鳥瞰
2 入口外觀
3 主席臺一側內景
4 剖面圖
5 首層平面圖
6 墻身詳圖
7 結構桁架的全專業(yè)性能化設計示意圖
注釋
①綜合體育館設計榮獲第十一屆威海建筑設計大獎賽優(yōu)秀獎。
② 干欄式建筑即干欄巢居,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
③由于比賽時間為7 月,是當地的旱季,因此采用旱季通風的室外計算溫度進行計算。
圖片來源
1?3 Charles Netzler 拍攝
4?7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項目信息
業(yè)主: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建設地點:薩摩亞獨立國阿皮亞市
建筑設計: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孫彥亮
項目經理:陳巖
設計團隊:孫彥亮、耿天一、弋浩承炎(建筑);劉立杰、韓博、王輝(結構);陳巖、高維、周睿(設備);馬巖、劉昊、趙飛龍(電氣)
總建筑面積:5 600m2
設計時間:2018
建成時間:2019
攝影:Charles Netz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