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姐姐:
您好!媽媽一直認為我是一個磨磨蹭蹭的小孩??墒窃趯W校里,同學們并不認為我動作慢。媽媽覺得我早上起床速度很慢,經(jīng)常批評我,說怎么怎么不對。即使我哭了,她依然覺得自己是對的,而我一定是錯的,有時還要打我兩下。雖然只是拍一下腦袋或者屁股,但我心里還是很難過。
很抱歉因為我的小問題打擾您,希望您能幫我解開心結。謝謝西子姐姐!
一個不磨蹭的“磨蹭鬼”
來自同齡人的回信:
看到你的信,我覺得你寫的好像就是我啊,我媽媽也說我磨磨蹭蹭,對我特別不滿意。我覺得自己并沒有很慢,明明是因為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已經(jīng)很抓緊時間了。我心里會默默地懟(duì)媽媽:“那你自己來試試看!”唉,本來想給你出主意,但是,我只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提前和媽媽說:“我可能會來不及的?!?/p>
——范一輝
我媽媽叫我前一晚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準備好,早上起床后,我穿衣速度簡直是飛快。雖然有時會把毛衣前后穿反,嘻嘻。我走路也很快,很多時候,我都是連跑帶走。我想著早點到家把作業(yè)寫完,然后可以踢一會球。
——陸明
不磨蹭的“磨蹭鬼”:
你好!相信很多同學看了你的問題,都會很有同感,自己似乎永遠比媽媽要求的慢一拍,媽媽似乎永遠拿著個小鞭子在后面催促我們“快點,快點,快點……”這是為什么呢?作為過來人,姐姐給你分析分析。
首先是因為媽媽太忙了,她自己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所以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于是總想“快點,快點”,不知不覺就將對孩子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媽媽都會說,早上像打仗一樣,做早餐、叫孩子起床、送孩子上學,然后再趕去上班,真是恨不得像孫悟空一樣有分身大法。所以,姐姐建議你,請媽媽將一日所做的事情羅列一下,當你發(fā)現(xiàn)媽媽從早上睜眼到晚上睡覺有多少事情要操心,可能就會明白媽媽為何那么著急了。
其次,媽媽的“催促”背后是滿滿的“希望”。比如,早上催孩子快點起床,是為了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早餐時間,媽媽都希望孩子多吃點、吃好點,以保證帶著滿滿的能量出門。
千萬不要以為姐姐只會幫著媽媽說話,而是姐姐認為理解是相互的,只有了解了媽媽著急的原因,我們才能找到相應的破解方法。下面兩招可以試試看。
其一,時間列表法。將要做的事情,對應所需的時間做個表格,讓自己和媽媽都有一個實際的心理預期,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會在什么時間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所需的時間要盡量充分(比如,你覺得只要5分鐘,那么就寫6-8分鐘),以便能按時甚至提前完成。
其二,主動協(xié)商法。當媽媽催你或者要求你“更快”時,你可以坦誠告訴媽媽“我已經(jīng)很抓緊了,但還需要幾分鐘”。就如范一輝同學一樣,提前和媽媽說“我可能會來不及的”。
另外,如果媽媽“固執(zhí)己見”,就把她的批評當作是鞭策和激勵,或者暫時當回她的“情緒垃圾桶”,讓她出出氣、減減壓。至于媽媽“動手動腳”,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與她“約法三章”,告訴她《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規(guī)定。但姐姐相信,絕大多數(shù)媽媽都是因愛之深,才會責之切的。
最后,姐姐很高興你能來“打擾”,問題沒有大小,只要需要就繼續(xù)來信吧。祝你早日解開心結,健康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