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說,詩歌有許多小枝條,那么,我準是一只琴鍵一樣,在其間跳來跳去唱歌的鳥。
2
布羅茨基指出:詩歌是整個語言的精品,分析詩歌只是擴散其焦點,而我時常把這一焦點,重要地定位在意象上。
無論是再現(xiàn)性意象、虛擬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或者是中心意象型、群體意象型、聯(lián)想意象型和鏈條意象型,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都要憑自己的純感受,把意象表現(xiàn)得翻江倒海,抑或仙雨奇葩。
如果還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反襯意象、通感意象和密集性比喻意象,那么你的詩作,產(chǎn)生出的效應一定不同于凡響。
試試吧,詩人們。
3
語言有個性。
個人異稟,與品質和格調相關。
凡讀到有個性的詩,能夠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比如一位豪放的詩人,他的詩會有鏗鏘而激蕩的音調,像黃鐘大呂,聲振九天。比如一位婉約的詩人,她的詩會有溫潤而柔美的韻致,像空谷琴聲,天香潤心。
有個性的語言,可以聞到寫作者的氣味。聶魯達說,還能聞到詩人的汗味。我說,更能聞到愛情的香味。
沒有個性的語言,歸入平凡,等同于枯樹朽木,殘花口水。
4
我討厭那些把詞語弄渾了的人。
5
請讀讀荷蘭詩人高文納爾的《語言》:
語言屬于鳥
而我太是人了以致不會飛翔
我像房屋坐落在這個世界
被牢記著釘在地上
我?guī)缀跏?/p>
被墻壁隱藏的人
在藍色的里間窗下
流淌的人
聞著像是糞便和愛情
有一種籠中的植物
語言屬于鳥
人躲進詞語里
6
我的信仰是詩歌,是那一群星斗般的文字。
7
錢鐘書先生有名言:“不道破以見巧思?!辈⑶乙齾俏匿摺赌弦疤霉P記》里的詩句為例證:“怕聞橋名郎信斷,愁看山影妾身孤?!卞X鐘書先生認為,“遮言為深,表言為淺”,“說破乏味”。詩重含蓄,道理亦然。
8
不要忽略通感。
通感會像玩魔方或者觸及電流一樣,變幻著打通構思、意象和詞語,讓眼、耳、舌、鼻、膚動用移借,產(chǎn)生共感。
比如我這方面的幾個詩句:“一溪細魚不愿小刀般劃響擁擠的云朵和花影的香氣”“我俯身芍藥時聽到你在蝴蝶中沉默的氣息”“花開過后我們在鳥鳴聲里成為檀香的灰燼”。
難道僅此而已?
9
我愿意把寧靜定義為一種詩歌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也可以把寧靜歸入一種詩體呈現(xiàn)的風格。
華茲華斯說詩歌是“在寧靜中對激情的回憶”;濟慈亦主張“在構思中摒棄狂熱”,追求以“更為寧靜的思考的力量”取代詩歌的激情;帕斯捷爾納克也認為真正要寫的東西不是激情本體,而是它的規(guī)律,它的原則。
著名女詩人王爾碑曾經(jīng)對我說:“華萬里,記住,激情來了時就像河里漲水,水是渾濁的,一定要待河水澄清后,再動筆。”
寧靜說,不可不聽。
10
反襯的力量。
反襯,一種詩歌創(chuàng)作中表達意象的方式,也可以說成手法,技巧。
反襯,有著神秘而高超的魔力。它能夠把陰陽向背、高低遠近、粗細大小、繁簡厚薄、苦甜香臭、重擊輕敲、光明黑暗、喜樂悲哀、虛物實體、生存死亡、崇高卑賤,以及有生命與無生命等,差距極大的事物和概念,兩兩放在一起,借用思維悖論、視聽落差、形體強弱、色彩濃淡等等,造成種種懸殊感極大,而既對立又和諧的強烈對比,激發(fā)出驚奇、驚訝和驚嘆,產(chǎn)生出如同侏儒小人面對彪形大漢、螞蟻挑戰(zhàn)大象一樣的效果。
因此,反襯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有著千斤頂、雙重炮、彈簧床、一箭雙雕和一石二鳥的速度、魔幻、力道和快感。
你看過“云對雨,雪對風”吧!你聽過“你是帶陰影的蟋蟀/你擁有金色的墓地”嗎?
12
詩歌的獨創(chuàng)性。
《詩選刊》在評價女詩人宇向時引用了一位詩人的話:“不是同質性和普遍性,而是異質性和特殊性造就和決定了詩人?!?/p>
美國女詩人瑪麗安·穆爾提倡:“我們必須有實現(xiàn)我們奇特之處的勇氣?!?/p>
格麗克:“她的生日來了又去;她過生日/就是坐在墓地”;莎朗·奧茲:“我移動/我的婚指豎立于那火焰的/裂縫之中”;薩拉蒙:“肚子,白色后腿。/父親,肉,/人體邊緣。/睡在袋子上的胳膊變成藍色/石頭”;巴略霍:“大地/自己切成/兩半/宛似黃色嬌嫩的檸檬”;拉斯克·許勒:“你在我死一般的寂靜中/辨認出了青春——/確實,這就是悲傷”;辛波斯卡:“臨死之前/我不喚回記憶/我要召回/逝去的事物”。
這些詩人和詩句,不是鶴立雞群,就是獨角獸。
13
我偏愛保羅·策蘭。
1970年4月的一個深夜,策蘭在巴黎塞納河的米拉波橋上投水自盡。
朗讀一段策蘭的詩吧:“多少星辰,被人/閃閃爍爍指給我們。我,/望見你的時候——什么時候?/我已在外/在別的世界。”
此際,不宜詳談詩人和他的詩歌。
我只覺出:巴黎的云藍得想哭!
14
現(xiàn)在,認識一下阿倫茨。
阿倫茨,荷蘭現(xiàn)代詩歌史上的一位怪杰。
他有三怪:一是性格怪,二是詩歌形式怪,三是死亡怪。性格怪,因他是私生子,從小被父母遺棄,數(shù)次被關進精神病院,自卑感和遺棄感非常強烈,從不同他人接觸,孤僻入骨。形式怪,他的詩歌表達獨異于同時代的詩人,采用極為簡瘦的詩體。死亡怪,1974年他拿到最新出版的一部詩集,打電話給出版社,說他“完全滿意了”,然后,跳樓自殺。
他生前未得到重視,死后名滿天下。他的永恒主題是死亡,他的創(chuàng)作成就是獨樹一幟?,F(xiàn)在,人們只能在印刷著他的詩句的紙上,聽他喃喃自語:
在地球
每一處
有人煙的所有地方
嘴巴都說:
咔。
荷蘭憂傷,郁金香哀嘆!
15
古今中外,詩歌皆有傳統(tǒng)。
我們的詩歌中,不但要有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還要有艾略特、聶魯達、帕斯捷爾納克、茨維塔耶娃,讓他們在喝白酒時也喝紅酒,在聽琵琶時也聽鋼琴。
然后,在一起交流文字,討論詩歌?;蚺e杯邀月,或俯首晚禱。
這就是“縱繼橫移”。
16
面對太陽,我力圖將詩歌寫作當為我心靈的姿勢,并將長久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