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2022年1月1日,中交一公局集團東非區(qū)域總部副經理兼埃塞辦事處國家經理韋強余,又一次在距離祖國直線距離7000公里、相差5個時區(qū)的“北非之角”埃塞俄比亞迎接新年。
剛剛揭曉的中交一公局集團第三屆“十大杰出青年”,韋強余名列其中,在同事眼中,這個榮譽實至名歸。在埃塞俄比亞項目斗轉星移的日子里,駐外13年的韋強余,就像是項目遇到問題時“最后一道保障”。
2020年6月,《中華兒女》“最美絲路青年系列訪談和傳播”活動“中交青年絲路風采”專題報道中,曾對這名海外項目“老兵”做過專訪。這一次,我們請韋強余的同事們,談談他們心中的“韋總”。
“工作認真負責,對待每一項工作都是一絲不茍;工作能力強,別人能完成的工作,他能更高效地完成,別人完成不了的,他也能想辦法完成;無私奉獻,用自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將工作做到極致”;
“項目曾經遇到困難,他帶著大家苦撐局面”;
“如果大家有心事,他總能體察到,主動找大家談”;
……
一句句平實回憶,有如繪畫中的白描筆法,勾勒出遠離祖國、在非洲項目一線奮力拼搏的韋強余的樣子。看似平常,卻隱隱閃耀光芒;看似平靜,卻涌動著外人難以體察的兄弟般的理解和溫情。
一直保持奔跑的狀態(tài)
東非國家埃塞俄比亞,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中非產能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國家。埃塞俄比亞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投資來源國、第一大工程承包方,都是中國。
快速增長的市場,需要海外項目開發(fā)人員成為多面手。2018年到崗的東非區(qū)域總部市場投資開發(fā)部三級商務經理付林,對此很有體會。在海外項目做商務工作,雖然不參與具體項目執(zhí)行,除施工干活不需要親自上手外,他們需要跟項目保持緊密互動,進行項目跟蹤、評估可行性、制定落實項目方案、準備合同、核定商務條款、落實融資……出于工作原因,項目遇到瓶頸或需要領導出面解決問題時,付林經常跟隨韋強余一起和業(yè)主開會。議標項目跟進過程中,需要和業(yè)主洽談關于設計、報價、施工組織等比較專業(yè)的問題時,他也跟韋強余一起。付林時常驚訝于韋強余的快速反應和專業(yè),“不論業(yè)主、設計師、監(jiān)理提什么問題,涉及面多廣、多雜,韋總能很快給出解答,專業(yè)且契合實際,對方也很滿意”。
“有一次,我忍不住直接問,不論業(yè)主提出什么問題,您好像都不需要太多思考,直接就能給業(yè)主答復,條理清晰、用詞得體,讓業(yè)主滿意。怎樣才能做到像您一樣?”付林記得,韋強余說自己“也是逐步積累”。
2012年,中交一公局開始在埃塞俄比亞傳統(tǒng)公路市場業(yè)務外,嘗試參與開發(fā)新業(yè)務領域。此時,已在埃塞俄比亞工作四年,在埃塞俄比亞北部比較偏遠的MC項目上完成歷練的韋強余,正式調入埃塞辦事處,從事市場開發(fā)和客戶關系維護工作。
初到任上,韋強余曾經被潑了冷水,領導一句“先試用三個月,能干好就留下,干不好就換地兒”,讓他既有壓力,也平添動力。此后一段時間,韋強余通讀每一個招標條款,比照以前投標資料,不斷找同事學習和請教之后,完成第一份投標文件;翻閱以往幾乎所有來往信函,對照每個用詞、句式,一次次修改后,寫就第一封公函;通過借鑒和查找不同資料,連續(xù)熬夜學習、補充新知識,形成第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在翻閱以往項目合同基礎上,系統(tǒng)梳理和學習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合同系列條款,擬出第一份合同草稿……他形容那是一段“步履蹣跚”的日子,他在磕磕絆絆中不斷學習如何“奔跑”,一次次將陌生工作內容變成每天工作日常。
十年間,中交一公局在埃塞俄比亞開發(fā)的項目前期,韋強余幾乎全部參與或者牽頭完成。雖然早已從“步履蹣跚”到如今從容應對,但韋強余一直保持奔跑的狀態(tài)。
韋強余常跟同事們講:“每一個領域新產品開發(fā)都是一個學習和提升過程。商務人員要做到的不僅僅是程序上的工作,更需要從根本上了解項目性質、工作范圍、主要風險管控點等?!彪S著中交一公局在埃塞俄比亞一系列項目實施和完工,一公局埃塞市場也在逐步積累眾多新領域人才、資源和實施經驗。
“韋總說,自己這么多年和業(yè)主談判很多,和業(yè)主談判最核心就是求同存異。我們和業(yè)主剛開始想法不一樣沒關系,要了解他們想要什么,提供解決方案,問問他們能不能接受;他們有什么設想,我們看可不可行,你來我往中尋找突破口,彼此達成共識?!比缃褚咽侵薪灰还旨瘓F東非區(qū)域總部市場投資開發(fā)部三級商務經理的付林,越發(fā)覺得這些想法和做法,聽起來簡單,真正實現很難,“但我會努力做到像他一樣”。
“他表現出來別人少有的耐心、冷靜和很強的工作能力”
2020年9月12日,中交一公局集團承建的謝格爾公園友誼廣場一期工程竣工,音樂噴泉、文化浮雕墻、騰飛花帶、人工湖、藝術花園、棕櫚畫廊等主要景觀呈現公眾眼前。在竣工儀式現場,埃塞俄比亞總統(tǒng)薩赫勒-沃克在致辭中表示,友誼廣場這個公共休閑場所與亞的斯亞貝巴的聲譽相稱,所有埃塞俄比亞人都為之感到驕傲。
謝格爾公園友誼廣場項目是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河岸綠色發(fā)展項目重要組成部分。從前期到竣工,韋強余始終密切對接項目進度,須臾不曾放松。
帶領團隊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超過45億美元,其中傳統(tǒng)公路項目約16.6億美元,新興業(yè)務領域包括:鐵路項目16.3億美元,機場項目5億美元,房建項目2.79億美元,工業(yè)園項目3.23億美元,城市綜合體項目1.39億美元……這是韋強余在埃塞俄比亞工作13年的“成績單”。
欣慰之余,韋強余對自己的評價是,“對工作的敬畏、對公司的責任,是一份擔當,是一種甘于奉獻,是一份對于成果的期待,也是對于自己逝去青春的一份交代”。在同事眼中,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韋總”日復一日的加班加點、對開發(fā)工作的極高要求,是一顆不斷學習、不斷工作、不斷進取的心。
東非區(qū)域總部市場投資開發(fā)部副經理胡立勇,到埃塞俄比亞八年,和韋強余共同經歷博萊機場項目、河岸綠化改造項目、革命廣場工程等一系列項目談判和開發(fā)。在議標談判中,項目合同條款、工程范圍、資金落實等各個方面都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問題和困難。每次出現問題,韋強余都會把問題研究得很透徹,無論工程專業(yè)內容還是合同條款,都一條條吃透,然后冷靜細致分析每項利弊,再進行談判,為公司爭取利益最大化。“他表現出來別人少有的耐心、冷靜和很強的工作能力”,胡立勇說。
“有能力,有擔當,負責任,靠得住……我覺得這應該不只是我個人對韋強余的印象,整個東非區(qū)域和海外事業(yè)部,一提起他的名字,大家腦海里閃過的第一感覺應該也是這些。”與韋強余共事八年,胡立勇心中沉淀了很多細節(jié),“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基本每天晚上在辦公室加班,而且大多加到很晚,一般人真很難做到”。
夜幕下,韋強余辦公室那扇亮燈的窗,也是同事付林心中定格的畫面。在他記憶中,剛到東非區(qū)域總部上班時,事不多,下班后常到公司附近咖啡廳喝杯咖啡,或去當地餐廳吃飯。每次回宿舍路過公司辦公樓,整棟樓辦公室都黑著燈,只有韋總辦公室燈亮著?!伴_始我以為韋總可能最近忙,因此加班。后來發(fā)現只要晚上路過辦公樓,韋總辦公室的燈都亮著?!眴柫死蠁T工,付林才知道,“我們的工作時間是上午和下午,韋總不一樣,他的工作時間包括晚上”,“我來公司三年多,韋總和我們一起正常下班的次數,好像是個位數”。
與韋強余同住一個樓層的中交一公局集團東非區(qū)域總部團委副書記馬騰說,每次回去最晚的都是韋強余,凌晨回到宿舍是常態(tài),“他是個工作狂,中午最晚去吃飯的也是他”。
“不斷在艱苦中磨礪,人生才能熠熠閃光”
遠離祖國和家人的日子里,同事都感受過來自韋強余的關愛和溫暖。付林記得抵達埃塞俄比亞公司報到第一天,韋強余很忙,上午出去辦事,但下午回來后第一時間把他和另外一個新員工叫到辦公室,詢問兩人基本情況,包括畢業(yè)學校、為什么選擇到海外。“韋總介紹埃塞俄比亞當時基本狀況,部門的職責和日常工作。第二天,他專門組織部門開培訓會,詳細介紹埃塞市場開發(fā)基本情況、展示之前開發(fā)成果,重點介紹開發(fā)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策略,以及市場開發(fā)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如何提升這些素質和能力。”付林的海外工作就在這樣的溫暖和關愛中起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海外員工難以正常休假,韋強余和同事們大多已兩年沒有回國,加之所在國疫情和時局均動蕩不已,大家時常感到焦慮。煩惱或茫然時,韋總是他們的主心骨。付林說:“我們會找韋總談心,他會和我們講一些在海外工作的故事,告訴我們他產生類似情緒時怎樣解決。我們總能在韋總的故事中感受到他給予我們的關心和力量?!?/p>
大家?guī)缀鯖]有見過韋強余表現出煩躁或焦慮。在付林看來,疲憊和寡言,或許是韋強余“重壓之下的樣子”。馬騰判斷,自己看到韋強余“幾次獨自在健身房使勁鍛煉,那可能是他心情比較低沉的時候”。
韋強余說,自己壓力大時,會放空自己;如果有時間,只想好好睡一覺,調整好狀態(tài),再處理難事。但在前方一線,難以有這樣的空閑留給他。因此,同事們時??吹狡D難談判回來時、面對難題時,壓力之下的韋強余常到辦公樓里水池邊,用涼水洗頭洗臉,“強迫”自己快速緩解緊張情緒,再去思考難題,給出解決方案。
馬騰說,項目多時,韋總經常一天與不同的業(yè)主進行幾次談判,“頭發(fā)總濕漉漉的,好像沒有干的時候”。
同事們都理解他,但他仍舊寧愿獨自消化這一切,在大家面前總是積極、陽光。韋強余說,“這是我們這一代國際工程人所應該守望的初心和擔當的使命”。馬騰則看到這份守望和擔當對青年的激勵:“韋強余是大家的榜樣。個人價值提升離不開辛勤努力,且要與國家需要密切相連。不斷在艱苦中磨礪,人生才能熠熠閃光?!?/p>
責任編輯 趙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