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丹丹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各行各業(yè)都將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實際工作,教育行業(yè)也需要將多媒體技術的重要作用發(fā)揮出來。對于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來說,巧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構建創(chuàng)新型課堂,這對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能促進新穎教學模式與實踐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將從對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及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概述入手,分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巧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創(chuàng)新性綜合實踐課堂的策略。
網絡科技時代,多媒體設備已經成為大多數地區(qū)學校的必備教學設施并且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對于小學綜合實踐課堂來說,利用好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實踐教學的意義,幫助學生培養(yǎng)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以及綜合實踐課程概述
多媒體來自英文中“Multimedia”一詞,可以翻譯為多重媒體。與此同時,媒體又被稱之為媒介,是人們之間進行信息傳播的重要橋梁,并且媒體的形式不只是一種,而是多種多樣的。多媒體也不是將多種多樣的媒體簡單結合到一起,而需要通過系統(tǒng)的綜合整合工作將這些媒體形成一個整體,通過這個整體實現圖形、文字、音頻共同運作并呈現給接受者。
多媒體教學指的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科技教學,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以及視聽技術的積極影響作用,為教學實踐增加一些樂趣,同時也起到深化和豐富教學內容的作用。
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以實踐性為主要教學標志的課程,其通過課堂教學方式將學生的發(fā)展價值以及基礎能力激發(fā)出來,并且讓學生與社會和生活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該課程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夠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好實踐知識技能。與傳統(tǒng)學科知識教學有所不同的是,綜合實踐課程強調學生直接獲得知識經驗,是以綜合性實踐活動為主題形式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實踐課程,不只是重視理論基礎性教學,而是更加重視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和親歷感,最終培養(yǎng)學生形成多元的學習方式。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合實踐課程與其他課程在學習方法以及教學方法上都有一定區(qū)別。由于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但是專注力又不夠好,因此教師在綜合實踐課堂上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人特點,以學生的愛好興趣為出發(fā)點,研究教材內容應當以怎樣的教學形式加以展現。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積極作用,創(chuàng)新學習內容的表現形式,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所學習的內容上,以此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巧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學生、學校、社會這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在確定好實踐課程的教學主題之后,需要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材料充分展現教學內容。而這些校內外豐富的教學材料正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給學生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寬眼界以及提升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
(三)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作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而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幫助學生發(fā)展個性,使學生主體性地位得到重視并且能夠依據個人情況進行學習。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創(chuàng)新性綜合實踐課堂時,可以使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幫助教師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四)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已經成為各個教學階段的重要任務。這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計算機知識,更是幫助學生發(fā)展基礎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本身就是在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教師也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在綜合實踐課堂上和教師一起操作多媒體設備,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巧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創(chuàng)新型綜合實踐課堂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綜合實踐課堂變得更加真實
根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作為教學出發(fā)點。而小學生對于自己親眼看到的或親手摸過的東西有著較強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所以教師在綜合實踐課堂的創(chuàng)新方面要重視使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其以讓課堂教學也能變得真實且明朗。
例如,教師在講解污水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考察學校周邊或學生居住地周邊的河流情況,有條件的學生還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到污水處理廠參觀污水的處理環(huán)節(jié)。學生將自己觀察的過程通過手機或其他錄像設備記錄下來,并把相關的視頻材料發(fā)給教師;教師則可以在課堂上將這些視頻作為教學素材投放到多媒體設備上,并且利用PPT的形式講解污水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已經完成實踐任務之后通過多媒體技術再次回憶起實踐活動的細節(jié),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并且能夠從更深的層面探究相關問題。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性且容易激發(fā)學生個人創(chuàng)新意識的課堂,并且,利用多媒體技術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以及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是將各個學科的重要知識點都積累到一起,這就意味著綜合實踐課程具有知識多樣性的特點。而要想營造創(chuàng)新性的綜合實踐課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只有學生個人具備了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課堂的創(chuàng)新性才能有效表現出來。
例如,教師在開展與霧霾天氣有關的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作用,通過組織觀看一些網絡上與霧霾天氣有關的視頻,讓學生從聽覺、視覺方面感受霧霾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而為了讓學生放松心情,教師也可以從網絡上找一些與霧霾天氣有關的笑話,從這些笑話中引出霧霾的相關知識,并且采用多媒體技術進一步制作成霧霾動畫,直觀展示霧霾天氣的形成原因。之后,再要求學生利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開展霧霾小故事創(chuàng)意編寫活動。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已經獲得了一定知識,激發(fā)了研究興趣,再通過課下尋訪、調查并將其整合完成編寫故事的任務,將霧霾笑話或小故事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從而進一步加深對霧霾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平臺
小學綜合實踐課與其他課程的教學模式有所不同,一定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脫離課堂環(huán)境以及教學時間開展教學工作,而學生能通過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獲得生活體驗,并且運用學習到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這樣的教學情況必然對教學平臺有一定要求,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則能夠創(chuàng)新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平臺,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模式。
例如,教師在講解花朵結構知識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初步掌握相關知識,然后給他們分發(fā)花朵,讓其自己動手解剖來強化記憶。同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設置一些有趣的與花朵有關的小游戲,而這些小游戲將作為學生理解花朵結構的實踐教學平臺,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相關知識。此外,將多媒體網絡平臺創(chuàng)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能夠減少綜合實踐課程外出進行實踐活動的危險性,利用安全的教學方式、安全的教學平臺開展教育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綜合實踐課程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傳統(tǒng)的綜合實踐教學因為需要采用外出實踐的形式,整體上不利于課堂管理并且可能會降低課堂效率。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構建一個有利于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實踐知識并提升實踐能力的創(chuàng)新性課堂,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開拓豐富的想象力,使多媒體教學以及綜合實踐教學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