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強,李鵬程,高建宏,劉玉蘭,胡雙鋒
(武漢工程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205)
高校實驗室是開展科學研究、實驗教學的重要場所,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基地[1]。學生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對象,也是具體參與者[2],具有較強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引導學生參與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是對現有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有益補充,另一方面發(fā)揮了學生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主體地位,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素養(yǎng)、科研意識、管理能力[3]。同時,引導學生參與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是貫徹“以生為本”辦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徑,更是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的必然要求[4]。
隨著高校實驗室規(guī)模的擴大,實驗室安全的類型更多元、情況更復雜,實驗室面臨的安全隱患也日趨繁雜[5]。當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實驗室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安全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安全監(jiān)管體系不健全等[6]。
引導學生參與實驗室安全管理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新策略、新思路[7]。在實驗中心指導下,學生管理員按照崗位職責開展工作,是對安全管理力量的有益補充,同時通過巡查、宣傳、引導,使現有的安全監(jiān)管體系得到加強,對實驗室的安全制度執(zhí)行起到督促作用,使師生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加強。
學生管理員團隊由學生組成,他們最了解學生,也最容易與學生有效溝通,更了解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能及時掌握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通過順暢的渠道及時反饋給學院。同時,學生管理員促進了學院與實驗室的溝通,使得學校和學院的各項實驗室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地傳達和執(zhí)行,為學院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8]。
通過參與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責任意識;通過專業(yè)指導,使學生管理員在履職盡責的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培訓與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安全素養(yǎng)與科研意識;通過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溝通、協調能力[9]。
“科學管理,制度先行”,通過建章立制提高管理水平[10],這對學生管理員工作模式同樣關鍵。第一,學院發(fā)布實驗中心學生管理員管理辦法,以及研究生學生管理員管理辦法,明確人員組成、崗位職責、工作辦法、激勵機制等內容。第二,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管理員隊伍,量身為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安排相應的工作。第三,通過制度建設,明確教師、學生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應承擔的責任,以提高學生管理員工作模式的科學性和可執(zhí)行性。
實驗中心學生管理員團隊包括“學生院長”、分管實驗室安全的“學生副院長”、各委員以及學生管理員。其中,學生院長、副院長由學院任命,各委員由表現突出的學生管理員經自薦或推薦及綜合評定后由實驗中心任命。學生管理員采用個人自薦的方式,通過公開面試選拔,具體流程包括個人自薦、填寫報名表、面試、確定成員,其中面試采用問答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核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性格特點、對學生管理員工作的認識和興趣等。最終選聘面試成績優(yōu)異且興趣濃厚的學生進入學生管理員團隊。
研究生學生管理員團隊成員由各科研實驗室推薦,每個科研實驗室推薦1-2 名研究生擔任學生管理員,并由學院實驗中心考核通過后聘任。
學生管理員的培訓由實驗中心負責實施,培訓內容包括實驗室安全培訓、安全工作技能與方法、消防演練等,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知識培訓,主要包括規(guī)章制度、崗位要求、工作內容以及熟悉實驗室情況等,讓學生管理員了解學院實驗室的分布及特點,并結合自身特點選擇具體崗位。第二階段為實驗室安全知識培訓,該項培訓采用學?!皩嶒炇野踩珳嗜肱c考試平臺”,學生管理員進行自主學習和在線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通過安全知識培訓,一方面對實驗室安全知識有所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在實際的實驗室安全檢查和管理中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第三階段為實訓階段。通過消防演練等技能培訓,學生管理員可以掌握一定的應急處置辦法,以更好地應對突發(fā)情況。
實驗中心學生管理員主要負責教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安全巡查;(2)安全值班;(3)檢查結果報送;(4)突發(fā)事件處理。研究生學生管理員主要負責科研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每周對學院科研實驗室進行交叉檢查;(2)參與學院對實驗室的檢查評分;(3)負責安排本實驗室(課題組)研究生輪班值班;(4)負責對接學院,協助實驗室負責人完成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工作;(5)負責實驗室?;泛臀U的處置,規(guī)范管理?;奉I用登記等臺賬,做到及時記錄和補充;(6)督促值日生完成衛(wèi)生清掃、試劑整理、設備管理等工作;(7)對于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或問題,及時上報實驗室負責人和學院。
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是調動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的重要基礎和保障[11],也是關系學生管理員工作模式是否可持續(xù)的關鍵。學院定期對學生管理員團隊進行考核和評價,對工作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管理員給予適當的物質與精神獎勵,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雙評加分。對于年度綜合評定為優(yōu)秀和合格的學生管理員分別給予一定分值的雙評加分。二是獎勵性指標。學院每年向學生處申請勤工儉學指標2-3 人,并向學院黨委推薦入黨積極分子2-3 人。由學生管理員個人申請、團隊評定、實驗中心審核后報送學生處或學院批準。三是發(fā)放崗位實踐證書。向表現優(yōu)秀及合格的學生管理員頒發(fā)崗位實踐證書。
當前,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預防主要通過檢查、排查等方式進行,包括定期、不定期和專業(yè)排查等形式[12]。學生管理員參與安全檢查和安全隱患排查,一方面是對學校、學院兩級檢查的極大補充,學生管理員人數多、覆蓋面廣,可以對安全隱患進行充分的排查,且在后面的檢查中對以前出現的問題進行復核,以督促相關實驗室整改,形成閉環(huán);另一方面,學生在檢查過程中可以系統(tǒng)學習實驗室相關知識,增長才干,綜合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有效掌握實驗室相關信息,對實驗室安全管理、預防安全事故、研判安全形勢具有重要作用[13]。相較于教師,學生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他們分布于實驗室的各個角落,且經常性地與設備、藥品等接觸,能夠發(fā)現更為隱秘的隱患。由于身份的關系,學生之間的溝通更為通暢,學生管理員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捕捉到很多教師不易獲取的敏感信息,一旦發(fā)現該類信息,便可第一時間反饋至實驗中心或學院,進而消除安全隱患。
當前各高校關于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相對較為健全,但實際執(zhí)行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為:一是客觀上安全管理制度較多、涉及面也較廣,且由于精力有限、安全管理受眾較多,學院往往只能完成工作時限要求較短的工作,對需要長期堅持的制度宣傳、傳達不夠;二是傳統(tǒng)的宣講教育形式過于單一,通常采用學校管理部門對學院、學院對實驗室、教師對學生的形式,使得實際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徹底[14]。
學生是實驗室的主體,他們既是被宣傳對象,又是宣傳工作的參與者,在實驗室安全制度的宣傳工作中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一方面他們思維活躍、時間相對自由,可以組織更有趣味性、接受度更高的宣傳活動,提升宣傳效果;另一方面他們在平常的學習、生活、實驗過程中基本在一起,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經常性地進行宣傳,而且由于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安全制度的宣傳工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實驗室安全制度的落地執(zhí)行打下良好基礎。
實驗中心學生管理員工作模式實施四年以來,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四年間未出現責任安全事故,受到學校相關管理部門和兄弟學院的認可和肯定,學院也在學校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評選中多次獲得先進集體稱號。同時,通過參與實驗室管理工作,學生管理員的理論知識、安全素養(yǎng)、團隊協作能力等得到了極大提高,鍛煉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為他們后面的就業(yè)或繼續(xù)深造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