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奧會于2月4日在北京盛大開幕,本屆冬奧會成功召開,是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各國運動員克服疫情的干擾,積極前來參賽,發(fā)揮出高水平,成就了一場高質(zhì)量的國際賽事,為全世界盡快走出疫情陰霾,人們生活盡快恢復常態(tài),提供了強大動力。事實再次證明,只要人們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克服各種偏見和干擾,就一定能夠攜手前行,共同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這次冬奧會順利成功的舉辦,彰顯了中國的強大國力和組織能力,也凸顯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號召力。與2008年夏季奧運會相比,中國國力進一步增強,舉辦國際賽事的經(jīng)驗更為豐富,各方面的銜接也更為流暢。這些都獲得了參賽運動員和國際社會的認可與稱贊。
和2008年夏季奧運會相比,中國方方面面也更具國際范兒,這也給國人和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年時的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又適逢改革開放三十年,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鉚足了勁兒,以大宴四方賓客的姿態(tài),向世界全方位展現(xiàn)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燦爛輝煌和改革開放取得的驕人成就,因此從開幕式到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更為凸顯民族特色和歷史風韻。2008年的奧運會,讓全世界人民更全面更深刻地認知了一個“世界工廠”形象之外擁有豐富悠久文明的中國。
和2008年夏季奧運會相比,今年冬奧會開幕式的華彩樂章更具國際特色,從音樂選材到技術配置到場景布置,擁有更為豐富多元的國際元素。這充分凸顯了一個更加融入世界的中國更為從容自信,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方面更為游刃有余,能夠更好地做到博采眾長美美與共。
和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奧會在人們心目中更具“高大上”的色彩,因為其中的不少項目更為小眾,也更為“燒金”,對場地和裝備的要求更高。舉辦這樣更“洋氣”、含“金”量更高的國際賽事,除了能進一步促進中國冰雪運動的發(fā)展外,也將進一步提升普通民眾對豐富多元的國際體育文化的感知力。假以時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參與程度的進一步提升,中國冰雪項目的參與率和比賽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這也將在無形中更彰顯中國民眾和中國社會的國際范兒。
冬奧賽場上諸多洋溢著國際范兒的華裔運動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激蕩青春,熱情陽光,斗志昂揚,在中西文化里行走無間,充分展示著體育超越族群和國界的美好。他們體現(xiàn)了中國數(shù)十年來改革開放融入國際社會的成果,人格化了中國和國際社會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密關系,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與國際文化交流碰撞后各種美好的可能。
觀眾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這些青春的華裔面孔感到欣喜和自豪,無論是谷愛凌還是陳巍,都收獲了萬千點贊和眾多粉絲。當然,中國觀眾們也不忘為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運動員們點贊祝福,無論他們摘金奪銀還是抱憾賽場,人們對羽生結弦的怒贊與關愛,對金博洋和羽生結弦同框的點贊,以及蘇翊鳴的教練公開表示對現(xiàn)場裁判不乏爭議判決的理解,都充分表明了中國人民日益從容大度開放包容的胸襟和氣度。
從1990年在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下成功舉辦亞運會,到1993年喊出“開放的中國盼奧運”,到積十年之功成功申辦奧運會,到2008年在年初的雪災、四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等種種不利條件下成功舉辦奧運,再到這次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從“北京歡迎你”,到“一起向未來”,中國人民四十多年來走過了一條非凡之路,其間在中國舉辦的種種盛大的國際體育賽事也成為一個個見證成就與輝煌的里程碑。
人們有理由相信,作為一個更為開放,更為自信,更具國際范兒的泱泱大國,中國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也將以更豐厚的發(fā)展紅利回報人類社會,從而令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之路更加行穩(wěn)致遠。此次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必將成為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