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崗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寺河礦,山西 晉城 048000)
成莊礦5314大采高工作面切眼長356 m,由于工作面部分區(qū)域地表為村莊,原設計正?;夭杉s438 m后將進行甩刀把作業(yè),工作面切眼長縮為167.5 m,回采約661 m后切眼長度重新倒為356.4 m,如圖1。但后來計劃調(diào)整,對地面村莊進行了搬遷,不再進行甩刀把作業(yè),工作面需全部回采。原設計工作面內(nèi)部存在多條巷道和聯(lián)絡巷形成空巷,空巷長度長、斷面大,若不采取措施,極易在工作面通過時造成頂板失穩(wěn)、支架壓架等安全事故[1]。
原設計工作面中的巷道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即成為空巷,嚴重影響工作面的正常推進。該工作面空巷的類型及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巷道長度長,斷面尺寸大??障镩L度24~661 m,空巷斷面高度3.8~4.6 m,空巷斷面寬度5.0~8.5 m。
(2)存在平行于工作面傾向的空巷,巷道承受壓力大。從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圖1中可以看出,53146巷部分段、對接切眼以及聯(lián)絡巷均為平行于工作面傾向布置,其中對接切眼斷面尺寸最大(8.5 m×3.8 m,局部高4.6 m)。工作面推近至此類空巷前方時,巷道將整體承受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作用,對巷道整體穩(wěn)定性造成極大的威脅。
圖1 工作面及內(nèi)部空巷布置
(3)工作面采高6.0 m,傾向長度356 m,工作面長度增加后,采場礦壓顯現(xiàn)特征必然更加明顯,無論是對采煤工藝、工作面支架選型,還是巷道支護水平等都提出了較大挑戰(zhàn),對空巷造成的壓力影響也必然增大。
(4)空巷跨度較大,在空巷前方避不開工作面周期來壓顯現(xiàn),再加上大斷面空巷周圍較高的應力集中,疊加應力作用致使煤壁破碎、頂板漏頂,從而延緩工作面進入空巷速度,造成空巷內(nèi)壓力更大[2]。
充填支柱支護是一種巷旁支護技術,其特點是初撐力大,具有一定的讓壓變形能力和較高的殘余支撐強度。其支撐力可以根據(jù)需要設計成一般支撐力(單個柱子)為100~200 t、中高級支撐力為200~400 t、高級支撐力為400~1000 t以上。充填支柱可以設計為單層充填體或雙層充填體(上部300~500 mm設計為膨脹讓壓層,讓壓變形量約100~200 mm),符合現(xiàn)代礦井“讓-抗”支護理論,可以適應礦壓較大的巷道變形控制和軟巖巷道變形的控制,控制巷道底鼓,保證巷道的支護能力,對煤礦井下過空巷、廢巷、小窯區(qū)等具有非常好的針對性[3-4]。
通過數(shù)值模擬軟件FLAC3D對支柱支護技術過空巷效果進行分析,模擬計算結果從圖2中可以看出,當工作面與空巷貫通時,在沒有布置充填支柱的情況下,兩側(cè)圍巖中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較大,約為2.6,圍巖破壞程度較為嚴重,其中工作面頂板巖層中的塑性破壞范圍延伸至4 m,工作面底板巖層中的塑性破壞范圍延伸至3 m。當空巷內(nèi)布置了充填支柱后,采空區(qū)域的兩側(cè)圍巖體中應力集中系數(shù)有所減小,降低為2.4。支柱對巷道頂?shù)装迤鸬搅溯^好的支護作用,圍巖破壞程度有所降低,頂板巖層中的塑性破壞范圍最大為3 m,呈拱形分布,且在支柱上方塑性破壞明顯降低,底板巖層中的塑性破壞范圍也明顯減小。從圖中還可以看出,支柱內(nèi)部出現(xiàn)了較大范圍的塑性破壞,但是破壞狀態(tài)多為正在發(fā)生的剪切破壞和拉伸破壞,說明支柱在工作面貫通過程中能夠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和承載性能,但需采取快速通過、工作面調(diào)斜、煤巖體補強等合理措施。
圖2 開挖空巷及工作面后煤巖體塑性區(qū)云圖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支柱支護技術對5314工作面過空巷有非常好的適應性,其具體方案設計如下:按照巷道走向方向每排布置兩個支柱,每排之間距離(邊對邊距離)為1.5 m。支柱與回采側(cè)煤幫距離約為1.0 m,巷道中段共布置178根支柱,支柱直徑1.0 m,高度4.1 m。支柱布置示意圖如圖3。
圖3 支柱布置示意圖(m)
空巷支柱充填系統(tǒng):充填系統(tǒng)如圖4,由2臺定容水箱、2臺高速攪拌機、2個盛漿桶、1臺注漿充填泵及相關管路連接組成。
圖4 支柱充填系統(tǒng)示意圖
采用支柱支護過空巷方案后,避免了搬家倒面、調(diào)整工作面采高等一系列復雜工序,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障飮鷰r變形主要表現(xiàn)為底鼓,距離工作面5 m內(nèi)底鼓速度加快,最大底鼓量達到831 mm,最大頂板下沉量469 mm,兩幫收縮量最大313 mm,整體狀況良好,未對生產(chǎn)造成影響,工作面順利通過空巷,應用效果較好,為類似工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