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慧 姚穎 龐靜 張艷慧 馬紅霞 王寒秋 王煥東
(1.河南省胸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8;2.鄭州大學護理與健康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2019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指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正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未來10年急性心?;颊邤?shù)量將急劇升高,預計到2030年將有2 260萬心肌梗死患者[1]。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易發(fā)生心力衰竭、猝死等嚴重并發(fā)癥[2],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為AMI患者再灌注治療的有效手段[3],但PCI并未改變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基礎和進程,加之術后心臟康復(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及二級預防未及時跟進,依然存在冠脈再狹窄和心肌缺血的風險[4-5],導致很多患者無法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研究[6]證實,冠心病住院患者對心臟康復相關需求較高,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CR可有效改善PCI術后血管再狹窄,使AMI患者1年內猝死風險降低45%[7],全因死亡率降至8%~37%,心血管病死率降至7%~38%[8],顯著改善了患者的預后。醫(yī)院主導的家庭心臟康復(center guided home-based cardiacrehabilitation,CHBCR)將醫(yī)院與家庭連接起來,通過遠程指導,延伸醫(yī)療護理服務,幫助患者完成家庭CR,提高CR參與度,促進患者康復[9]。本文通過對老年AMI患者PCI術后實施CHBCR護理,探討其對患者心功能、血脂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0月由我院急診科120轉運隊接診住院行PCI手術的老年AMI患者。采用公式n=[2(μα+μβ)σ/δ]2計算樣本量,干預組與對照組各60例。研究過程中共脫落10例,對照組8例(其中轉院3例,死亡2例,家庭原因自動提前退出1例,失訪2例),干預組2例(轉院1例,死亡1例)。最終順利完成研究的為對照組52例,干預組58例。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救治及中國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標準[10]確診為AMI。(2)首次接受PCI手術。(3)年齡≥60歲。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精神疾病及意識障礙患者。(2)術后24~48 h出現(xiàn)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負性事件者。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21倫理第04-11號),患者均知情同意。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冠脈病變部位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方法 成立CHBCR小組:心內科醫(yī)生和護士各1名,康復師、營養(yǎng)師、心理師(具備二級心理咨詢師資質)各1名,后3者為院內兼職。醫(yī)生參考“CHBCR適應證與禁忌證”[9]篩查研究對象,將符合納入標準的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接受心內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實施CHBCR模式護理:(1)醫(yī)生進行心血管綜合評估和運動風險測評,制定CR運動處方。(2)護士收集干預前(出院前)和干預后12周資料并建立患者個人電子檔案。(3)康復師根據(jù)運動處方,在康復科指導患者進行首次運動模擬訓練,出院后通過遠程指導,督促患者完成CR運動訓練。
1.2.1心內科常規(guī)護理方案
1.2.1.1方案的制訂 對照組參照《內科護理學第六版》[11]給予 PCI術后常規(guī)護理,院內康復期(Ⅰ期CR)主要以病區(qū)內步行活動為主,在遙測心電監(jiān)測及護士看護下進行,輔助藥物指導、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及時的心理評估與疏導、均衡的飲食營養(yǎng)指導以及出院后居家日?;顒又笇?、復查和隨訪。
1.2.1.2方案的實施 藥物指導:出院時醫(yī)生選擇有證據(jù)的二級預防用藥,詳細交代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服藥注意事項,服藥時間、劑量、方法與時長,明確告知危險因素最佳控制目標[12],如TG<1.7 mmol/L、靜息心率55~60次/min、理想血壓<120/80 mmHg(1 mmHg≈0.133 kPa),腰圍控制男≤90 cm、女≤85 cm等。根據(jù)復查結果動態(tài)優(yōu)化用藥。護士指導藥品正確保管方法、關注有效期和藥品質量。日常活動指導:護士指導患者日?;顒?,避開交接班及治療高峰期,根據(jù)病情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范圍,關注患者活動后感受。通過醫(yī)患溝通微信群,督促定期復查生化指標、心臟彩超、胸部X線和心電圖。提供健康教育資料,關注患者的心理、睡眠、飲食等生活狀況。
1.2.2CHBCR模式護理方案
1.2.2.1方案的制訂 通過查閱文獻,參考醫(yī)院主導的家庭心臟康復中國專家共識[9]、冠心病心臟康復基層指南2020年[12]及PCI術后運動康復專家共識[13],并結合我院CCU、心內科病房條件及康復科現(xiàn)有康復器材(體外反搏治療儀2臺、Ergoselect100功率車5臺、肺功能測試儀1臺、心肺康復評定測試儀1臺)、CHBCR小組討論、院內專家咨詢,制訂CHBCR院外康復方案。
1.2.2.2方案的實施 CHBCR模式護理方案在常規(guī)護理方案基礎上增加心血管綜合評估、運動耐力測評和康復運動專項指導。其中,根據(jù)心血管綜合評估和運動耐力評估結果,參考專家共識[14]進行危險分層,確定患者在運動訓練中是否需要醫(yī)學監(jiān)護并推薦合適且安全的運動項目和強度,分為低、中和高危3個等級。高?;颊呓ㄗh在三級醫(yī)院內進行康復,中危和低危患者在醫(y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CHBCR。具體干預內容見表2-表5。
表2 心血管綜合評估方案
表3 運動耐力測評方案
表4 康復運動專項指導方案
表5 肌力、肌肉耐力、平衡性、柔韌性徒手評估方法
1.3評價指標
1.3.1心功能指標及血脂水平 在干預前(選取患者出院前1 d或出院當天數(shù)據(jù))及干預后12周收集患者的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平等生化指標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1.3.2生活質量 于干預前及干預后12周采用“西雅圖心絞痛調查量表”[17](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來評估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軀體活動情況(PI,9項)、心絞痛穩(wěn)定情況(AF,1項)、心絞痛發(fā)作情況(AS,3項)、治療滿意度(TS,2項)、疾病認知程度(DP,2項)5個維度,共17個條目。各條目相加后即為SAQ 總分,分值越高,代表心絞痛癥狀越輕及生活質量越好。
1.3.2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對干預組及對照組患者出院后12周再發(f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二次介入治療、猝死等)情況進行統(tǒng)計。
2.12組患者干預后心功能指標及血脂水平比較 見表6。
表6 2組患者干預后心功能指標及血脂水平比較
2.2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7。
表7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2.52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8。
表8 2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3.1CHBCR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庭康復運動的參與度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遠程醫(yī)療的應用,研究[17]發(fā)現(xiàn),CHBCR護理模式與在醫(yī)院進行心臟康復具有同等價值,可作為醫(yī)院心臟康復的重要補充或替代。本研究對老年AMI患者PCI 后實施CHBCR干預模式,將醫(yī)院和家庭連接起來,患者的系統(tǒng)評估在醫(yī)院,保證了專業(yè)性與完整性;實施場所在家庭,具有較高的便捷性與可行性,克服了患者因時間、空間及距離等受限因素。通過CHBCR小組成員進行遠程指導與間接的運動監(jiān)督,保障了康復運動的安全性,消除了患者對家庭心臟康復的恐懼。入院后對家屬進行早期知識教育,有助于幫助并觸發(fā)患者建立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的理念和意愿?;颊咴诔鲈呵敖佑|心臟康復,出院后接受心臟康復治療的比例最高。
3.2CHBCR模式可明顯改善老年AMI患者PCI術后的心功能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CHBCR干預模式12周后,干預組老年AMI患者PCI術后心功能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干預后LVEF高于干預前(P<0.05),說明干預措施有效,與田云等[18]一項關于家庭心臟康復訓練能顯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運動耐力的Meta分析結論一致。PCI術后進行心臟康復,使左心房、左心室重塑,其容積顯著下降,攝氧量峰值明顯升高,改善了冠狀動脈血管彈性和血供能力,增強冠狀動脈擴張效果,增加每搏輸出量,有效恢復心臟泵血功能;術后漸進性運動同時改善腦血流量、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提高心臟儲備能力[19];此外,在心臟康復運動中,舒張末期容積和心肌收縮力增大,使左心室搏出量增加[20]。通過有氧運動,收縮全身肌肉,提高心臟自主活動能力和血管的調控能力,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和側支循環(huán)形成,提高心臟泵血功能。
3.3CHBCR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AMI患者PCI術后的血脂狀況 表6結果顯示,干預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明顯下降,且干預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CHBCR干預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狀況。這可能是由于適當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加速脂肪代謝,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總膽固醇比例,降低TG水平,減輕體質量,使患者血壓、血脂、血糖同時得到良好控制,促進危險因素控制達標,從而延緩或改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基礎和進程。此外,體育活動有利于緩解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有效抑制平滑肌增生,減弱血小板活性,減少血栓形成,降低心絞痛發(fā)作頻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21]。
3.4CHBCR模式可改善老年AMI患者PCI術后生活質量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 表7顯示,干預組SAQ量表5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表8顯示干預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CHBCR干預模式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滿意度,還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減少醫(yī)療成本,改善預后和生活質量。此外,在CHBCR干預過程中,藥物指導、健康教育、定期復查、飲食營養(yǎng)指導、心理疏導等均有助于增加患者對冠心病、急性心梗等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提高主動參與的意愿和運動訓練的效果。
綜上所述,CHBCR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AMI患者PCI術后心功能狀況,降低血脂水平,提升CR參與度,增強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此外,CHBCR模式能夠克服醫(yī)院心臟康復的許多限制,服務于更廣大的人群。但目前CHBCR干預模式尚未統(tǒng)一,核心干預內容也因研究而異,未來仍需進一步開展更多大樣本、多中心的長期研究予以探討和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