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繼東
圍繞大概念進行單元教學設計已成為當前學科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和熱點問題。針對大概念單元教學,筆者有兩個重要的思考點。
一是堅守“大概念引領性”的單元教學原則。
大概念單元教學雖然指明了教學的新路,但不少教師的課堂實踐還仍然在走老路,也就是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脫節(jié),主要原因是沒有找到有效的符合大單元、大概念的教學方法。
落實大概念單元教學,教師應該站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度,而不只是滿足于傳授知識技能。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遵守大單元的教學原則,即教師在角色上一定要有轉變,成為資源的提供者、學習的引導者和素養(yǎng)的促進者;在教學內容上一定要有發(fā)展,整合教材,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單元內容結構化;在教學方式上一定要有調整,采取基于大概念的“上下位”教學方式,即“追上、帶下、明左右”的知識結構式學習,引導學生認識到知識間的聯(lián)系和蘊含的教育價值,幫助學生從“知”知識到“懂”知識,讓學生不僅掌握知識本身,還能建立起知識的檔案,對知識進行整體、系統(tǒng)地學習。
二是落實“大概念展開式”單元學習。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按照“大概念展開式”學習法進行學習,包括三個關鍵步驟:“我”遷移什么、“我”聯(lián)系什么、“我”用在何處。
“我”遷移什么?這一步的關鍵是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單元大概念,明確可以遷移的內容是什么。大概念單元教學除了要給學生明確單元目標外,還要給學生展示單元知識結構圖,讓學生清楚大單元教學的整個過程。
“我”聯(lián)系什么?這一步的關鍵是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單元知識間的關系和深層聯(lián)系。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就是一個大概念展開圖,大概念從整個單元教學內容中被歸納、被提煉出來,還必須要回到每一節(jié)課中去。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每一個課時的局部觀察、深挖、細品,一步步解開大概念形成的奧秘,讓學生體驗到大單元教學的價值。
“我”用在何處?這一步的關鍵是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加以實際運用,并產生積極的學習效果。學習的成效最終還是取決于學生能否將大概念學習的內容,遷移運用到新的案例中。比如,我們嘗試在小學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課中,讓學生依據“憲法制定一切法律”這一大概念進行小組討論,解釋民法的產生。
三個關鍵步驟也是課堂三問,是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大概念、理解大概念,最終激活大概念的全過程。新課程方案提出,教師應逐步構建形成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體系,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構建應著力于學科大概念的展開,以大概念理念進行教學則成為了培養(yǎng)學生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必經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