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賀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三水中學)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32分.選對得4分,錯選或不選得0分).
1.我國已開展空氣中PM2.5濃度的監(jiān)測工作.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等于或小于2.5μm的懸浮顆粒物,其飄浮在空中做無規(guī)則運動,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對人體形成危害.礦物燃料燃燒排放的煙塵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關于PM2.5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PM2.5的尺寸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數量級相當
B.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屬于分子熱運動
C.PM2.5的運動軌跡是由氣流的運動決定的
D.PM2.5必然有內能
2.兩個分子從靠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開始,使二者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徑的10倍以上.這一過程中,關于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B.分子間的斥力在減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漸減小
D.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減小后增大,再減小到零
3.飽和汽壓隨溫度變化的原因,正確的是( ).
A.溫度升高,單位時間內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減少
B.溫度降低,單位時間內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
C.溫度升高,單位時間內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增多,液體繼續(xù)蒸發(fā),汽壓增大
D.溫度降低,單位時間內從液體表面飛出的分子數大于返回液體表面的分子數
4.如右圖所示,三支粗細相同的玻璃管,中間都用一段水銀柱封住溫度相同的空氣柱,且V1=V2>V3,h1<h2=h3.若升高相同的溫度,則管中水銀柱向上移動最多的是( ).
A.丙管 B.甲管和乙管
C.乙管和丙管 D.三管中水銀柱上移一樣多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葉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體內部分子間吸引力作用的結果
B.晶體熔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分子的平均動能變大
C.天然水晶是晶體,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體
D.當液晶中電場強度不同時,液晶對不同顏色光的吸收強度不同,就顯示不同顏色
6.某汽車后備箱內安裝有撐起箱蓋的裝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組成.開箱時,密閉于汽缸內的壓縮氣體膨脹,將箱蓋頂起,如圖所示.在此過程中,若缸內氣體與外界無熱交換,忽略氣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則缸內氣體( ).
A.對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
B.對外做正功,內能增大
C.對外做負功,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D.對外做負功,內能減小7.如圖所示,一根豎直的彈簧支持著一倒立汽缸的活塞,使汽缸懸空而靜止.設活塞與缸壁間無摩擦,可以在缸內自由移動,缸壁導熱性良好,使缸內氣體的溫度保持與外界大氣溫度相同,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若氣溫升高,則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將減小
B.若氣溫升高,則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
C.若外界的大氣壓增大,則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將增大
D.若外界的大氣壓增大,則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將減小
8.現(xiàn)有一個容積為400L的醫(yī)用氧氣罐,內部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壓強為15MPa,為了使用方便,用一批相同規(guī)格的小型氧氣瓶(瓶內視為真空)進行分裝,發(fā)現(xiàn)恰好能裝滿40個小氧氣瓶,分裝完成后原醫(yī)用氧氣罐及每個小氧氣瓶內氣體的壓強均為3MPa,不考慮分裝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則每個小氧氣瓶的容積為( ).
A.20L B.40L C.50L D.60L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6分,共24分.全對得6分,漏選得3分,錯選或不選得0分).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自由來往而不陷入水中,是液體表面張力在起作用
B.小木塊能夠浮于水面上,是液體表面張力與其重力平衡的結果
C.縫衣針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重力和水的浮力平衡的結果
D.噴泉噴射到空中的水形成一個個球形的小水珠,是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
10.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氣體的體積是所有氣體分子的體積之和
B.氣體溫度越高,氣體分子的熱運動就越劇烈
C.氣體對器壁的壓強是由大量氣體分子對器壁不斷碰撞而產生的
D.當氣體膨脹時,氣體分子之間的勢能減小,因而氣體的內能減小
11.如圖所示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沿著箭頭所示的方向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的過程,則該氣體壓強的變化是( ).
A.從狀態(tài)c到狀態(tài)d,壓強減小
B.從狀態(tài)d到狀態(tài)a,壓強不變
C.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b,壓強增大
D.從狀態(tài)b到狀態(tài)c,壓強增大
12.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密封汽缸內的氣體被一豎直隔板分隔為左右兩部分,隔板可在汽缸內無摩擦滑動,右側氣體內有一電熱絲.汽缸壁和隔板均絕熱.初始時隔板靜止,左、右兩邊氣體溫度相等.現(xiàn)給電熱絲提供一較弱電流,通電一段時間后切斷電源.當缸內氣體再次達到平衡時,與初始狀態(tài)相比( ).
A.右邊氣體溫度升高,左邊氣體溫度不變
B.左、右兩邊氣體溫度都升高
C.左邊氣體壓強增大
D.右邊氣體內能的增加量等于電熱絲放出的熱量
三、非選擇題(共44分).
13.(每空3分,共9分)如圖所示的是醫(yī)院用于靜脈滴注的裝置示意圖,倒置的輸液瓶上方有一氣室A,密封的瓶口處的軟木塞上插有兩根細管,其中a管與大氣相通,b管為輸液軟管,中間又有一氣室B,而其c端則通過針頭接人體靜脈.
(1)若氣室A、B中的壓強分別為pA、pB,則它們與外界大氣壓強p0間的大小關系應為pA_______p0、pB_______p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輸液瓶懸掛高度與輸液軟管內徑確定的情況下,藥液滴注的速度是_________(填“越滴越快”“越滴越慢”或“恒定”).
14.(每空3分,共9分)在將空氣壓縮裝入氣瓶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外界對其做了24kJ的功.現(xiàn)潛水員背著該氣瓶緩慢地潛入海底,若在此過程中,瓶中空氣的質量保持不變,且放出了5kJ的熱量.在上述兩個過程中,空氣的內能共減小_________kJ,空氣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總熱量為_________kJ.
15.(共12分)如圖所示,在長為l=57cm、一端封閉且另一端開口向上的豎直玻璃管內,用4cm高的水銀柱封閉著51cm長的理想氣體,現(xiàn)將水銀緩慢注入管中,直到水銀面與管口相平.求此時管中氣體的壓強及新注入水銀柱的高度.(設大氣壓強為p0=76cmHg)
16.(共14分)如圖所示,圓柱形導熱汽缸質量為M,內部橫截面積為S,活塞的質量為m,穩(wěn)定時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離為L1.用豎直方向的力將活塞緩慢向上拉,直到汽缸即將離開地面為止,此時活塞仍在汽缸中,此過程中拉力做的功為W0.已知大氣壓強為p0,重力加速度為g,環(huán)境溫度不變,汽缸密閉性良好且與活塞之間無摩擦.求:
(1)最終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離L2;
(2)上拉過程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