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閆潔
我校把勞動教育作為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提出了“三教”融合的勞動教育實踐方略,將勞動教育與學校課程活動建設、家庭勞動教育、社區(qū)志愿者服務、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等緊密結合,讓每一個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增強對生活的體驗、對社會的認知,從實踐中了解勞動的意義,實現以勞樹人、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目標,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基礎。
1.扎實開展校園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學校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方案,把勞技課納入課表,學習內容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入手:車模、紙工、飲食類;紡織、針線、十字繡類;雕刻、陶藝、花藝類;綠色家居、環(huán)境保護類等。學校每年五月進行“我有一雙小巧手”勞動技能大賽,結合每個年級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分別設定了難易程度不同的分層實踐活動。各班同學首先在班內進行初賽,獲勝的同學代表班級參加校級比賽,最終獲勝者將成為學校的“勞動小能手、小巧手”,給予大力地表彰獎勵。學校還定期組織“勞動作品展示評比”活動,一件件精美的勞動作品展示了學生的心靈手巧,也展現了學校勞動教育的成果。
2.家庭成為勞動教育的訓練場。學校將每個家庭視為勞動教育的主陣地,引導家長通過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每個寒暑假,教師都會為學生精心布置一些別開生面的勞動實踐作業(yè),不斷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和素養(yǎng)。疫情期間,學校通過釘釘在線直播授課的方式,給學生講授勞動技能課,開展家庭“整理小達人”“種植小能手”“廚房小當家”等勞動技能展示活動?;顒又醒埣议L參與,共同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成長的喜悅。
3.依托志愿服務踐行勞動教育。學校與所屬西苑社區(qū)聯手舉行共創(chuàng)文明社區(qū)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區(qū)公益勞動,學生在勞動課程中習得垃圾分類、一水多用等勞動技能,積極投身志愿服務,用自己的雙手美化周圍的環(huán)境,服務身邊的居民。石家莊市創(chuàng)建文明城期間,我校師生走進社區(qū)、走上街頭開展各類公益勞動服務活動,多彩的志愿者實踐活動被《河北青年報》等多家媒體進行報道,在共青團石家莊市委評選最美公益班級中,我校有三個班級榮獲最美公益班級稱號、學校獲公益活動優(yōu)秀組織單位。
4.利用基地資源促進勞動實踐。我校積極利用石家莊市教育局推薦的研學基地資源,豐富學生社會勞動實踐內容,每月組織學生兩次到省農林科學院進行勞動體驗和基礎農業(yè)科學研究。學校特聘農科院八位農業(yè)專家為校外輔導員,每月到校給師生作農業(yè)科學專題培訓,使學生了解“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農業(yè)、有機農業(yè)”等專業(yè)知識。
幾年來,石家莊市西苑小學的勞動實踐教育帶給學生無限發(fā)展的可能,學校通過開辟一條學校、家庭、社會“三教融合”的勞動教育育人新途徑,讓每一個孩子學會勞動、學會感恩,學生走出書本、走向自然,置身于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多渠道獲取各種勞動知識和生活體驗,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勞動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