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宇平
在浙江湖州的蓮花莊體育館里,張立勛的腕力王健身館已經(jīng)營了18年。沒有背景音樂,沒有跑步機,也沒有動感單車,只有斑駁簡陋的健身器械像古董一樣散落在房間和過道里。
來這里健身的幾乎都是50后、60后的男人。78歲的湯根元是這里年齡最大的,能臥推240斤,胸肌會抖動。他們的練法很粗糙,西褲皮帶、牛仔褲、皮鞋是他們常見的運動裝備。張立勛是這家店的老板,也是唯一的工作人員,兼任店里的教練、保潔員、保安、出納,他總結(jié)會員們的鍛煉目標,“健康就行。”
來這里健身的人不吃營養(yǎng)餐,不信蛋白粉,不算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zhì)的攝入比,他們堅信肌肉只能是“練出來的”,沒有捷徑。張立勛每天用“蒸蛋器”在店里蒸雞蛋,提供給健身的會員,每只熟雞蛋1.5元。
“一起吃飯”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事。每隔一段時間,張立勛都會在二百多人的會員群里發(fā)通知,寫清吃飯的時間和地點,餐費AA制?!白钌倌苡兴奈遄?,人多的時候十來桌?!苯∩矸渴谴蠹夜J的“社交黏合劑”。這里的人大多有著相同的經(jīng)歷:初中或高中畢業(yè)后,在深夜排著長隊參加招工考試,然后進入化肥廠、絲綢廠或是食品廠等地方工作——這些都曾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令人眼紅的單位。直到上世紀90年代,國企下崗職工問題成為了日益凸顯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他們中有的開始停薪留職,有的被迫廠內(nèi)待業(yè)。
年輕時的張立勛
2001年,38歲的張立勛離開了工作20年的化肥廠,單位以每年800元的工資“買斷”了他的工齡,他不得不面對失業(yè)的現(xiàn)實。“工作很難找”,開健身房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選擇。張立勛曾是這座小城第一批“健美隊”的成員,因為迷戀電影里的李小龍、史泰龍的形象開始健身。健身地點最初在湖州市總工會臨時搭建的棚子里,雨天常漏雨,晴天時,鐵片砸到地上揚起一片灰。他的健身知識來源于一本名為《健與美》的雜志。上個世紀90年代,他拿過省里、市里的大賽冠軍,“腕力王”健身房的名字也因此而來。
張立勛自己也沒想到,健身房一開就是20年。和其他的健身房不一樣,這里每天清晨營業(yè),因為附近的幾個水產(chǎn)店老板作息黑白顛倒,他們更習慣在早晨7點左右來鍛煉。張立勛就給他們配了鑰匙,方便他們自由出入。
他們中很多人都有過去高端健身房鍛煉的經(jīng)歷,但沒多久又回到了這里,并不只因為這里便宜。有人算過一筆賬:如果開車來健身,每天停車費5元,耗掉“軟中華”香煙半包,以一年健身200天來算,要花掉7000元。
他們更喜歡這里的方便和自由,穿著西褲皮帶、格子襯衫,戴著2元一副的粗線勞保手套的人隨處可見,有的從早市上買完菜到這里,直接脫了上衣,穿著平角內(nèi)褲練上幾組?!巴忸^的健身房很拘束,不自由,至少你光膀子鍛煉不合適?!奔緜バ稳菰诟邫n健身房里健身的感受。他在一家駕校做教練,來“腕力王”健身5年,是出勤率最高的會員之一。
來這里健身的人有老板、公務員、教練、醫(yī)生、退休教師等,他們隨著健身房一起成長,建立起了有人情味的熟人社會。
很多人說他們認識張立勛時大多三四十歲,那時看著練健美的張立勛“穿著背心,露著好看的肌肉”過馬路倒垃圾,都心生羨慕?!澳贻p男人誰不想有一身肌肉?”老金說。
周中華和張立勛都是上世紀80年代湖州最早參加“健美隊”的一批。周中華那時喜歡去澡堂子,因為能“秀肌肉,凹造型”,只是后來成家之后忙于生計,暫停了健身的習慣,直到年過50歲后又回到了這里。
78歲的老湯是這里身材管理上的模范,但凡有人指出他身材哪里不好,他一定會加強鍛煉。關(guān)于健身的初衷,孫明東說了一句大家有點忌諱的話,他就想練好身體,照顧好老婆兒子,最好將來死到老婆后面?!拔依掀盘屏?,怕她被人欺負?!崩辖鹫f,即便兒女工作成家,可還有孫輩要操心,總想著多幫襯一些,沒有好身體可不行。
“我覺得大家從健身里找到一種年輕態(tài),甚至還想和年輕人比一比,不死心?!蓖跣耜栒f,“一是在視覺上,至少不大腹便便;二是當你在生活圈里跟同齡人比,就體現(xiàn)出了優(yōu)勢?!?/p>
來這里健身的人都很快樂,有一群老伙計互相鼓勵和交心。在繁重的生活壓力下,他們唯獨在這里能找到屬于他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