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蔣鵬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技術的改進,當前道路橋梁建筑的形式和種類越來越多,但混凝土施工技術依然處于不可代替的地位,這得益于混凝土施工成本低、可操作性強等優(yōu)勢。盡管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路橋施工技術,混凝土施工技術也較為成熟,但仍然面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這就有賴于施工技術的完善和改進,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保障人們的通行安全。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道路橋梁
1 路橋施工中混凝土結構常見問題分析
受混凝土建筑材料質量、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影響,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常有質量問題出現。普通的混凝土基本上是用碎石、水泥以及水混合攪拌而成,但受到碎石以及水泥本身材質脆弱的影響,混凝土路橋結構的抗逆性較差,拉力過大易引發(fā)路面開裂問題。此外,碎石和水泥的混合體還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差較大的時候容易造成混凝土結構收縮變形,進而引發(fā)整個路橋結構整體變形。并且,普通混凝土在室外施工時水分蒸發(fā)快,進而導致混凝土體積變小,引發(fā)變形。目前絕大多數的建筑工程都是以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內部支撐,這樣一種結構在受到外力的擠壓下容易出現裂縫,根據混凝土結構受力不同可以將產生的裂縫區(qū)分為結構型裂縫及材料型裂縫,前者是由于混凝土外部荷載引起的,后者是由于非受力變形引起的。這些問題既是限制混凝土施工技術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混凝土施工技術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
2 路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2.1 增強混凝土抗拉能力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經過熱攪拌、冷凝后密實成型的人造建筑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承擔的是支撐作用,并且能夠彌補水泥所帶來的縮脹效應;水和水泥混合形成水泥漿,起到填充、粘合作用。水泥、砂石都具有易脆特征,這就直接導致了混凝土結構的抗拉能力較弱,混凝土結構一旦受到較大的拉力或彎力就容易發(fā)生開裂。所以,增強混凝土結構的抗拉力是混凝土技術的首要因素,這就要求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規(guī)劃設計進行材料的配比,并保障施工材料的質量,對水泥型號進行嚴格控制。
2.2 增強混凝土延展性
受混凝土材料自身特質的影響,混凝土結構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若輔以高效粘合劑進行高強度攪拌,混凝土結構的抗壓強度可超100 MPa。但同時,混凝土結構還有一個較大的缺陷,就是其延展性較差。隨著道路橋梁的質量需求越來越高,對混凝土結構的力學負載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在當前需要具備較大力學負載的道路橋梁工程中,經常因為負載力分布不均引發(fā)混凝土結構崩裂,其修復過程復雜、工程量大,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往往超出預期。所以,增強混凝土的延展性也是當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施工要點。
2.3 增強混凝土穩(wěn)定程度
混凝土結構難以避免的會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必定會伴有熱脹冷縮現象的發(fā)生。當外部溫度變化劇烈時,混凝土內部所受影響較大,易引發(fā)收縮變形。傳統(tǒng)的增強混凝土穩(wěn)定性,防止其收縮變形的方法從長遠來看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會加劇變形,引發(fā)斷裂。另外,在混凝土凝結的過程中,水分散失速度快,溫度的劇烈變化會使其產生裂縫,引發(fā)開裂。因此在混凝土的配置和攪拌的過程中,要對溫度進行嚴格把控,使內外溫度達到統(tǒng)一,盡量降低溫度的變化對混凝土結構產生的影響。
2.4 增強混凝土耐久性
道路橋梁工程對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較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關系到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通過改良施工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首先應增強混凝土的抗?jié)B能力?;炷恋目?jié)B能力指的是混凝土抵抗表面水進入內部結構的能力,如果混凝土的抗?jié)B能力太差,水分進入結構內部,會對內部結構造成嚴重腐蝕,并且這種腐蝕發(fā)生在結構內部,難以察覺,待發(fā)現時已造成嚴重后果。其次應增強混凝土的抗凍性。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氣候類型多樣,許多道路橋梁工程都建設與嚴寒地區(qū),這一地質、氣候條件對混凝土施工技術提出了更為特殊的要求。優(yōu)質的混凝土必須要能夠保證在嚴寒地區(qū)依然能夠保持較高的穩(wěn)定性,不會因為氣候條件的變化而產生強烈的反映。第三應增強混凝土的抗腐蝕性。道路橋梁工程尤其是道路工程所處的地貌特征復雜,混凝土結構中的水泥易與酸、堿性含量較高的土壤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腐蝕混凝土結構,削弱其力學效力。
3 路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3.1 混凝土技術在道路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道路質量直接關系到人們的通行安全,與人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因此,道路施工建設具有一套相當嚴格的施工要求,對施工質量嚴格把關,因此對混凝土的質量要求也是相當之高。將高性能混凝土應用于道路施工不僅能夠加強道路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同時還能夠有效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建造而成的道路路面承載能力明顯增強,道路的使用壽命也得到了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引起獨特的優(yōu)勢在道路建設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性能混凝土也有其適用范圍,并不是所有的道路建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都能達到上述效果。因此,要根據道路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使用。具體來說,就是要充分考量施工道路的實際情況,與所需的混凝土性能相匹配,進而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3.2 混凝土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橋梁建設的施工難度和施工要求都較道路施工有所提升,對各項施工技術的要求也更為嚴苛。對于橋梁工程來說,橋梁的主梁和橋墩對混凝土的質量要求較高。將高性能混凝土應用于橋梁工程的主梁和橋墩建設,可以充分發(fā)揮出高性能混凝土澆筑強度大、穩(wěn)定性強的特點,并且在惡略的環(huán)境條件下依舊能夠具備較高質量與較長的使用壽命,進而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使橋梁建設能夠達到效益最大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混凝土施工技術已經能夠滿足道路橋梁的基本施工需求,但同時還有許多的難題尚待攻克,應不斷加強對混凝土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完善、改進混凝土施工技術,從而為道路橋梁建設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保障,促進道路橋梁工程建設質量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超群.分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應用.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年第18期.
[2] 張松濤.淺談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年第12期.
[3] 林藝.道橋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科學與財富,2015(20):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