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青青(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華外同文外國語學校 510000)
閱讀是學習事物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新事物,積極的閱讀體驗也可以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所以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定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詞匯儲備和交流能力,確保學生在閱讀課堂中有與他人討論的機會。而在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創(chuàng)新融合的大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探索更多更加高效的閱讀課堂教學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閱讀是一個涉及單詞識別、理解和流利的過程。單詞識別是讀者正確識別書面單詞的能力;理解是指閱讀文本、處理文本和理解文本含義的能力;流利是指準確快速地閱讀文本的能力。
教學中,多技術的融合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角度、多層次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獲取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的機會和條件。教師將多技術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經驗與他們閱讀的文本內容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識字技能、理解文本的基本含義。同時也能通過多種多樣的技術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延伸性的資料,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得學生能在文本話題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和探究。
課堂中,教師可以多使用電子白板中的課件讓學生直觀接受各種資源,也可以使用平板電腦讓學生在應用程序中閱讀和進行游戲鞏固。除了應用程序和課件之外,課堂中還可以使用一些網站資源進行課堂活動的組織。但在教師使用多技術融合閱讀教學之前,我們需要確定在閱讀教學課程的目的以及教學過程中如何教授、練習,以便學生最終掌握課程內容。
除了我們在教材中教授的文本形式以外,學生還必須學會理解許多不同類型的文本,如連環(huán)畫、童話、新聞、信息性文檔等。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內容必須適合學生的發(fā)展。選擇一個學生已經適應的文本水平,將不會給學生提供閱讀能力增長的機會。但是一篇遠高于他們閱讀水平的文章,也只會使得本次的閱讀以學生的沮喪和脫離而告終。所以,豐富的文本資源非常重要。教師可在網站中進行搜索,或者使用繪本類的手機應用(如伴魚繪本、口袋繪本故事等)進行相應檢索,為學生提供各類話題的文本。當然,這些話題是需要和學生生活相關或者是時興的話題,學生對信息的理解越多,他們參與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帶讀,學生跟讀是很常見的現象,但這一過程通常是單一、枯燥的。在學生準備閱讀文本之前,教師需要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自由發(fā)言,或者是小組討論,也可以是使用實物教具或者是課件輔助、播放音樂等方式確保學生在心理、情感和身體上都做好學習閱讀的準備。學生的口頭表達是讀前活動的重點,他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讀前的預測,也能夠得到較大的自我滿足,因為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與全班同學分享他們的想法。
教師也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提供更多發(fā)言的機會。教師可以在閱讀前讓學生觀看一些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視頻,試著問他們幾個問題,或者使用一些輕松有趣的課堂游戲(如希沃課堂活動)進行知識類問答,激活學生已有知識,有助于學生將個人見解與課文聯系起來,從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
在閱讀時,學生需要解碼單詞,知道它們的意思,能在單詞串成句子時理解單詞、代詞的用法,使用關系標記建立想法之間的聯系,創(chuàng)造心理圖片,做出推斷,總結信息等。多媒體的演示可以通過集成聲音、文本和動態(tài)圖像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解碼單詞的技能。這些演示也可以接受來自各種來源的輸入,讓學生通過指點、鍵入或說話輸入答案。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單詞識別能力時,教師就需要開始幫助學生在課文中提出問題并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為閱讀設定了目的,使得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所學內容上。在閱讀過程中,提供實時練習,如使用UMU、剝豆豆等在線網站,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檢驗學生對文本基本信息的掌握情況。同時,我們需要教授學生認識文本結構,將閱讀文本組織為一個連貫的元素框架,引導學生總結他們閱讀的信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圖形和思維導圖,使用XMind、億圖腦圖、MindNode、百度腦圖等在線網站或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組織他們的思想,無論一個想法有多復雜,一個話題有龐大,思維導圖都會提供一個清晰的主題概述。它使學生能夠看到更大的圖景,方便找到聯系,并檢測各個信息片段之間的層次結構,以支持他們的學習,如總結、復述與重新創(chuàng)編等。
要想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流利性,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聽、讀、寫和說的技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示范流利的閱讀,然后讓學生大聲朗讀相同的課文。教師在反復的口頭閱讀中提供指導和反饋,以提高學生單詞識別、速度、準確性和流利性。我們可以通過給學生提供有意義和真實的機會鼓勵這一過程。以多種方式處理內容以及在錄音、聆聽和重述時,讓學生練習流利閱讀而不受壓力。閱讀教學中,可使用Keynote或者book creator以屏幕上的電子書格式替代傳統的圖畫書文本和圖像,插入音頻和視頻,突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單詞,也能允許學生操縱文本,及時標注。這樣類似的電子書模式具有專門為支持學習流利閱讀而設計的功能,可以為流利教學提供多種支持,提供短語的視覺突出顯示。學生可以使用輔助功能自定義設置(字體大小、間距、顏色對比度、粗體等),從而釋放理解的認知負荷,允許學生通過對發(fā)音和含義的練習和記憶,處理更豐富、更具挑戰(zhàn)性的文本,從而使他們能夠更成功地“閱讀”自己的文本,并獲得更多的文本經驗,同時一些電子書應用,如“中英文朗讀專家”,也能提供語音識別工具,讓學生在大聲朗讀時得到即時幫助。
多技術的融合,為個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學習提供了實施的便利途徑。當使用技術教授文本時,最主要的關注點是它應該幫助學生達到當節(jié)課設定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也要從思想上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觀念,通過各網站上的理論學習資源、學校系統的培訓以及教學實踐的結合,增強自己運用多技術融合教學的能力,切實改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