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閩燕
(福建省晉江市東石中心小學,福建晉江 362200)
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程是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長發(fā)育特點,以繪畫性游戲為載體,設計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運用多樣化的材料,使學生從感知到運用點、線、面進行構圖造型,感受線、形、色的神奇美感,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內心世界得到充分地表達。創(chuàng)意美術表現(xiàn)形式豐富,不拘泥于材料的限制,沒有專業(yè)的繪畫形式劃分,可以運用所有的美術形式進行表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通過趣味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其不同于傳統(tǒng)的美術課程。傳統(tǒng)美術就是用水彩筆或者蠟筆在紙上勾勒出簡單的造型,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只可以作為基礎性的教學使用。例如:樹、人、山水。而創(chuàng)意美術是改變了作畫的工具及媒介,讓作畫的手段多種多樣,從而豐富學生對色彩形狀的更深層次地認識和理解。創(chuàng)意美術利用身邊的工具就可以作畫,形式不再受局限,方式上更加生活化,這對于學生的作畫限制較少,學生更容易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內心的圖畫,真正促進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例如: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牙刷、筷子、吸管等。還可以根據(jù)周圍環(huán)境,或者聽到的音樂、旋律等作畫[1]。
美術語言有時候表現(xiàn)得比較抽象。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能力普遍不足,所以,他們很難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有一部分學生會因此喪失對于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程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學生的美術生涯以及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都是無益的。而將微課應用于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大大減少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而且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微課主要以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能夠將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堂上枯燥乏味的靜態(tài)知識以動畫、視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使抽象的美術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除此之外,目前部分美術教師不懂得吸收新鮮事物,用高科技設備來輔助自己教學工作的開展。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課堂上面學生常常會走神,從而錯過了教師講解的知識。但是,由于目前國內仍然使用“大班授課”的授課方式,美術教師只能顧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而不能夠單獨拿出來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走神的學生進行補課,這樣的大班授課最大的缺陷就是很難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無法進行細致的一對一教學,很多學生可能得不到老師的及時糾正,在學習的路上走偏。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落下的知識只會越來越多,最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而微課的應用也可以解決這一情況,學生上課之前可以先自主學習,對于所要學的內容進行初步了解,然后上課時通過美術教師的點撥,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課后有不懂之處或者遺漏的知識點還可以重復觀看,直至完全搞懂為止,學生學懂了自然就愿意學了,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有利于讓整個班集體形成一種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打造美術教學高效課堂[2]。
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湘美版五年級上冊第十一課《皮影》的時候,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點;幫助學生學習皮影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興趣。美術教師在課前分別將關于皮影的造型、表演特點以及制作方法的知識和圖片制作成了微課視頻,讓學生及時進行觀看,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習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這一門課程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而將微課應用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這一能力。首先,微課具有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微課的教學視頻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非常短小精湛,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講解具體易懂,相比較于傳統(tǒng)教學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非常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其次,學習微課可以在任何地點、任意時間,它不像課堂教學那樣對時間和地點有嚴格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這樣的形式滿足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需要。最后,學生可以通過微課與老師進行實時的互動,這樣不僅能夠讓美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情況,而且也能夠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和成果。
美術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保證學生有效先學這一特點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有效先學也叫作預習,它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解之前做好充足的備課工作,透徹分析教學內容,找到那些學生可以通過預習能夠掌握的知識點,并且將其制作成為微課視頻,提供給學生學習。美術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保證學生有效復習這一特性來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要求學生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成果負責,明確自己學習上的弱點,并且及時進行查漏補缺的工作。而且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學習上的優(yōu)勢。美術教師在課堂講解結束之后可以將一些比較重點的內容制作成為微課視頻發(fā)放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進行復習,這樣可以保證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此外,美術教師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制作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微課視頻,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如今,微課模擬的主要是“一對一”的教學情景。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既要注重怎么教會學生,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視頻的顏色不宜過于花哨,這樣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高效學習。美術教師錄制微課時應使用標準普通話,語速適中,不宜過快,也不宜過慢,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夠聽清、聽懂,最終提高班級整體美術學習水平和效果。
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湘美版五年級上冊第六課《水墨動物》的時候,美術教師將一些水墨動物圖片制作成微課視頻,發(fā)放到釘釘平臺上,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墨色和筆墨干濕的綜合使用來對動物進行造型,體驗筆墨意趣,激發(fā)孩子對水墨畫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并嘗試有變化的墨色用筆方法和渴筆的繪畫技法在造型中的運用;讓學生通過欣賞名畫、嘗試用墨,感受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水墨畫的魅力以及在用水墨藝術語言表現(xiàn)喜愛的動物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嘗試用干、濕、濃、淡變化的筆墨來表現(xiàn)動物,自由抒發(fā)感情,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水墨的魅力,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意識。美術教師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先用鉛筆嘗試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繪畫的過程中可以用不同粗細的線條來表現(xiàn)小動物的形態(tài),而且在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可以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同一位美術教師為不同的班級上課的時候,講解進度以及效率都是不一樣的。這不是因為美術教師對于不同的學生或者班級有偏見,而是不同班級的學生的課堂聽課效果或者與美術教師的互動情況影響了美術教師的教學激情。對于那些愿意與美術教師進行互動的班級,美術教師在課堂授課的時候往往能夠拿出一百二十分的熱情,這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而且,學生的聽課效率也會得到普遍提升。微課運用到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程以后,由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調動,學生不管對于微課的學習還是對于實際課堂的學習表現(xiàn)得都非常積極。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敢于在課堂上回答美術教師提出的問題,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現(xiàn)象自然而然會感染到為學生授課的美術教師,學生主動回應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的教學成果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認可,這對于美術教師是莫大的鼓舞,美術教師一定會努力學習,不斷改進,優(yōu)化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3]。
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湘美版五年級上冊第三課《小記者》的時候,美術教師通過微課來跟進學生的學習。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指導學習;要求學生模仿記者進行采訪活動,了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引導學生通過簡單地策劃、采訪、編輯或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美術教師將班級里面的學生合理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拍攝工作,并且將拍攝的圖片在一定的期限內上傳到指定的平臺上。學生的拍攝工作完成得都很不錯,很有創(chuàng)意。此外,美術教師將關于美術記者具體工作流程的微課視頻上傳到了釘釘平臺上,美術教師只要通過觀察這一平臺就能夠了解到學生觀看的具體情況。每一位學生都在指定的時間內觀看了視頻,并且在評論區(qū)寫下了自己的心得。學生如此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大大鼓舞了美術教師的教學熱情。
目前,很多美術教師都不能高效地利用微課來輔助自己的課堂教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微課的設計需要很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所以,部分美術教師寧愿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而不愿意迎接微課帶來的種種挑戰(zhàn)。其實,對于美術教師來說,接受一種新事物,或者說引進一種新的教學設備的過程,也是他們學習的過程,有助于不斷強化美術教師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第一次接受新的事物,很多人都會有一種陌生感,不愿意去嘗試。但是,只要邁出第一步,敢于去學習、愿意接受,起碼對其不排斥,你就會發(fā)現(xiàn)陌生會慢慢變成熟悉。作為一位美術教師,一定不能拘泥于現(xiàn)實,要敢于變通,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整體教學素質以及個人魅力,為學生講授更多有趣的專業(yè)化知識,做學生的榜樣[4]。
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湘美版五年級上冊第二課《家鄉(xiāng)的古建筑》的時候,教師鼓勵自己勇敢邁出第一步,將“微課”應用到了自己的教學當中。這一課的教學重點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建筑的特點、類型,要求學生能夠運用白描等手法創(chuàng)作家鄉(xiāng)的古建筑。美術教師將不同地區(qū)的古建筑以微課視頻的形式上傳到了釘釘平臺上,并且讓學生進行觀看,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古建筑。這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規(guī)劃能力還很差,他們很難充分把握自己的學習狀況。如果美術教師每次微課視頻上傳的地點都不一樣的話,那么學生可能會很難找到自己需要的視頻,這樣不利于學生查漏補缺工作的展開。因此,對于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程的教學來說,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微課上傳平臺是非常重要的。美術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微信學習群上傳視頻,或者在釘釘平臺上進行上傳。平臺沒有好壞之分,關鍵要有一個地點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找到需要的知識。美術教師在上傳微課視頻的時候可以對每一個視頻編寫簡潔明了、有區(qū)分度的標題。這樣一來,學生在查找視頻的時候只需要查看題目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視頻了。這樣大大減少了學生在找視頻上耗費的時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5]。
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湘美版五年級上冊美術課程的時候,美術教師將所有的微課視頻都上傳到了固定的微信群里面,并且將講解視頻以及重點知識視頻分開,對它們都標注了簡潔易懂的題目,學生僅僅通過題目就能夠找到自己需要的微課視頻,及時進行學習。這大大簡化了美術教師的教學流程。
總而言之,微課在小學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帶動了美術教師教學的熱情,豐富了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提升了美術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但是,目前部分美術教師還沒有將微課應用到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程的教學中,這是非常嚴重的一種情況。這部分美術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情況,鼓勵自己邁出第一步,盡快接受微課這一新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