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迅
(隴西縣文峰中學 甘肅 隴西 748000)
通過相關文獻的檢索分析以及筆者多年高中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筆者發(fā)現,高中語文教學的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語文教師所持的教學觀念以及所運用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于當下一系列改革舉措下的教學大環(huán)境,并且言語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本文從當前高中語文科目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的原因分析出發(fā),探究困境下的解決策略。
以學生為本位的人本教育理念,自古以來都是教育之本,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對當今教育影響深遠。然而,縱觀目前全國高中語文教學情況來看,仍然有部分語文教師仍然無法適應新課程的改革,“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調侃也依舊是普遍的教學現狀。倘若長期堅持該教育模式,哪怕教師的知識非常淵博,學生也無法理解。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只是為了達成課程教學要求,課程進度沒有結合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如此不對等的教學模式下,出現的怪象是“是講的越多,理解越少,學得越少”自然而然就導致了教學質量低[1]。出現該情況的根本原因是課堂氛圍太過凝重、缺乏師生互動,學生完全處于“被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地位。甚至可以說,長期保持如此單向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語文思維、協(xié)作能力也會被逐漸僵化,不僅不能開發(fā)學生的大腦,反而讓學生思維固化,進而喪失創(chuàng)造性。
對于一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尤其是老教師而言,信息化教學“中看不中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把其束之高閣只是偶爾作為課程內容的陳列或鋪墊,并不會深刻講解,太過形式化以及缺乏對新事物益處的接受與運用,只是一味的固守成規(guī)不愿突破自己的教學方式,總覺得自己之前所教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2]。這使得信息教學這樣便捷與豐富的教學模式以及其涵蓋的優(yōu)渥的教學資源成為了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裝飾品,并沒有發(fā)揮其重要作用。然而,也有部分教師對此“心有余力不足”,因自身對信息化知識了解不足而無法運用。所依舊有許多語文教師仍舊僅僅靠一張嘴,一支粉筆完成一堂課,以自己陳舊的方式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讓學生接觸到豐富的教學資源,并且對培養(yǎng)活躍課堂氛圍也是毫無益處的。甚至。部分教師因為做課件需花費大量休息時間,所以選擇不做課件或者草草備課,沒辦法把課本內容形象具體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來,學生也因此無法感受到課本內容的真實感,畫面感,自然也不能很好切身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最后導致無法理解老師所教授的內容。
凡事有方式方法,語文科目更是如此。在知識點講解的同時向學生傳授學習技巧,不但可以從直觀上提升學習效果,還能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反之,如若學生缺乏對應的學習技巧與方法,不但不能保證學生的正常學習進度,并且也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與毅力。一部分學生在缺乏技巧與方法的氛圍下學習,已然滿足于囫圇吞棗的學習方式,也不會主動的去理解學習。倘若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即使他們做過大量的題,也不會去總結,只是一味的等著老師投喂,學習過于被動,習慣于依賴老師。學生缺乏主動去探索學習技巧的精神,這樣的現象也會導致語文學習質量不高。
以興趣為導向培養(yǎng)積極的語文課堂氛圍,是為學生營造就像情感的基礎。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尚且處于感性大于理性的思考階段,積極的感情引導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并且作為一門對情感體驗要求較高的科目更是如此[3]。然而,仍然有許多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培養(yǎng)積極情感的重要性,將課堂單向偏至教授,卻完全不管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具體表現在沒有及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當學生表現出對學科的興趣時沒有及時把握進深入等。如此一來,學生漸漸的喪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的整體氣氛也會變得十分消極,這不利于語文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也不利于其他各項教學策略的落實。
針對上述往常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 每位高中語文教師都應當自省,以原因為基礎,探究改善當前現狀的具體策略。
處于高中生的年齡階段,“小大人”的思想是十分正常的。獨立意識的覺醒使得學生抵觸單一接受的教學模式,他們也有他們的思想,并且渴望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對此,教師不應當簡單否定學生的個性,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給予正向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中的人本精神。例如,教師可以適當的調整教學策略,拓寬自主學習的范圍,增大小組探究的頻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師對此邁出的第一步便是改變“一切包辦”的心態(tài),將課堂更多的留給學生,但是也不能全然放任其不管,而是應當在教學中充當引導者的責任,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如此一來,學生不僅通過自主探究以及自主思考達到了語文思維的鍛煉,同時對語文課堂的許多負面情緒也因此消散。而對于教師而言,此舉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減輕教學負擔的作用,同時也給予教師更多關注學生個人表現的機會,教師也可根據觀察結果來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對整體教學效果的促進是有益的。總的來講,教師一定要改掉傳統(tǒng)教育中僅僅自身為主導的思想,讓學生在教學中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以及課堂互動中。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國家用于教育投入的經費也逐年增加,全國各地的辦學條件都有了質的飛躍,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是從“稀罕物件”到每間教室必備。該舉措同樣為教學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教師積極探索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更多教師青睞信息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融合的教學方式[4]。在此前提下,高中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主動接受新事物,將多媒體設備與信息教學手段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融合,結合自身班級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多媒體的音影展示功能、影片播放功能等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真實的感受到語文課本內容的真實性,而且?guī)е鴮W生一同感受文章作者的心境和最想表達的情感。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加深學生們對知識點的記憶,相當于又給學生們加固一遍知識點,帶給學生視覺的沖擊,也能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印象。因為有了更多的畫面感,也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加發(fā)散,這不僅增強了教學的形象程度,還鍛煉了學生們思維想象的空間能力。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擁有較長的語文科目學習基礎,但是仍然缺乏對學習方式方法的掌握。所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技巧指點和方法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比如,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對預習將學內容重要性,在老師講解之前預習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標注出自己無法理解,需要老師幫忙講解的地方,這不僅讓學生對將學內容有了個初步了解,還能加強學生們對自己不懂知識點的一個印象,所以掌握過硬的預習技巧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如此,教師還可從閱讀、寫作等不同部分給予學生學習技巧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提高閱讀的效率與寫作的質量[5]。
對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教師一方面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興趣的引導下對語文學習傾注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這對于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是百利而無一害。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課堂上做一些獎罰小活動,對于做得好的給予表揚,對于沒有完成得很好的學生給予鼓勵,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榮譽感。這不僅讓學生內心得到了滿足,還能加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高投入,低產出”出現的原因除了教師活躍學生的接受程度之外,還有教師不重視使用信息教學手段等??偠灾?“高投入低產出”怪象的出現并非某一原因造成,而是多方面的原因。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必須自省是否存在相對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而進一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從改變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運用互聯網進行信息教學;強化學生學習技巧以及注重學生語文興趣培養(yǎng)的方式實現“低投入,高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