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付國 顧協(xié)國 沈 俊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1]這樣才能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是政治學、行政管理等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討型課程。通過有效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能夠更新“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的教學理念,能夠完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的教學方式,能夠推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建設的深入進行;也有助于幫助行政管理等專業(yè)的大學生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能夠促進大學生素質的進一步提升。
高校要肩負起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使命,推進并建設課程思政建設是承擔這一職責的舉措之一。
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是將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以春風化雨的形式融入非思政課程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與教學評價等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或活動。課程思政以非思政課程為載體,以浸潤式教育為主要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旨歸,注重知識教育中的價值引領。[2]簡而言之,通過課程思政建設,我們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價值理念與道德觀念教育等內容融入專業(y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進而促進行政管理專業(yè)大學生的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
通過推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政教育從思政課程延展到專業(yè)課程領域,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有利于開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視野,有利于不斷拓寬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思路,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對于行政管理專業(yè)而言,運用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開展“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的教學工作,能夠加深大學生對我國政治制度建立的必然性的認知,有助于培養(yǎng)行政管理專業(yè)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通過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有利于不斷拓展“課程思政”覆蓋面,推進高等學校德育方面的改革,擴展德育教育的內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專業(yè)、面向實際、面向應用;有利于教育主體——教師、教育客體——大學生的發(fā)展,能夠促進教師和大學生知識儲備的進一步提升;也能夠促進大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fā),從而進一步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作為一門理論結合實際的課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建設情況直接影響著課程的教學效果,影響著行政管理專業(yè)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是行政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課程主要內容是對我國當代的政治制度的分析和介紹。比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政府的組織和管理制度等。本課程分析了我國政治制度的性質、產(chǎn)生和運行情況,揭示了其所具有的優(yōu)越性,強調了政治制度應當具有明顯的現(xiàn)實關懷,能夠回答現(xiàn)實生活提出的各種問題。
學校從師資隊伍、經(jīng)費保障等方面著手,高度重視課程建設。總體來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課程教學體系,具有內容豐富的課程教材。在本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技術的應用,向行政管理專業(yè)的大學生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我國政治制度,尤其是當代政治制度的構成及運行情況,為行政管理專業(yè)大學生提供了較為扎實的專業(yè)知識。
與此同時,我們要看到“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教師對“大思政”教育的概念認識不足,需要進一步加深。盡管高校在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取得了豐碩的育人成果。但是,我們要注意,仍然有部分教師認識不足。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師的職責所在,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教書育人,什么是立德樹人。這種片面的觀點,妨礙了思政工作的開展,也影響了“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形成,自然也就形成思政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呈現(xiàn)“各自為綱”的情況。從高校領導到承擔教學任務的老師,很多時候并沒有樹立“大思政”教育的格局,從而導致了包括行政管理專業(yè)在內的很多專業(yè)存在著注重知識能力培養(yǎng)、輕視育人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要把思政融入各學科的教育之中,形成所有教職工自發(fā)行為,形成思政立德育人合力,培養(yǎng)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良好氛圍。唯有如此,才能讓大學生樹立具有愛國情懷、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課程教學方式與手段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改進。行政管理專業(yè)課程的授課過程中,很多老師是采用PPT、在黑板上板書等形式進行授課。這樣的講授,大多是灌輸型或者講授型授課,往往沒有利用較為先進的視頻等資源。這樣的授課方式,雖然教師也付出了較多的精力和時間,但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的灌輸,不利于學生思維提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或提升,授課效果不盡如人意。作為承擔了教學任務的教師,一定要強化自身的學習,及時關注新出現(xiàn)的教學方式和工具,通過改進教學手段和方式,自覺地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大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不斷提升“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的教學質量。
推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思政建設,我們要把價值理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觀念教育等內容融入專業(yè)課程的教學過程之中,促進當代大學生早日確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針對上述部分教師存在的認知方面的不足,我們要引導高校全體教師和工作人員努力樹立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之理念,積極推進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大思政”育人的合力。具體而言,對承擔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來說,更是要樹立“大思政”的格局和意識,通過對我國政治制度的講解和剖析,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黨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領導的正確性,認識到我國制度的優(yōu)越性,認識到我國各項建設成果取得的來之不易,認識到各種政治制度對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保障作用。
教學內容是展開課程教學的根本。社會生活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尤其對“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來說,現(xiàn)實的社會各項政治制度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及時把最新的政治制度的相關內容隨時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隨時能了解當下時局熱點,也顯得尤為重要。如:監(jiān)察制度的改革。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為標志,我國切實推進并實現(xiàn)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jiān)察全覆蓋。至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正式頒布標志著監(jiān)察體制改革完成[3]。這樣的改革,既是一項重大的體制改革,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受教材編寫的時間限制、版本更新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教材中并沒有及時把這一知識點補充到教材之中。作為一名承擔“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要及時關注我國政治制度的變化,并把相關知識補充到教學內容之中,積極促進思政教育融入專業(yè)教育之中。這有助于大學生正確理解我國政治制度的變革,正確看待政治制度變革帶來的影響。
大學生處于青年時期,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法,提升科學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大學生養(yǎng)成歷史辯證思維和系統(tǒng)創(chuàng)新思維的習慣,將會終身受益。[4]大學生能正確地做到抵制錯誤思潮,要學好辯證思維方法,要深化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的學習。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通過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歷史分析方法、階級分析方法等方法,不斷培養(yǎng)大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同時,要注意改進教學方式與手段。在使用傳統(tǒng)方法基礎上,我們要能夠不斷改進教學的手段。如:在對本課程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我們還是需要借助黑板、粉筆等教學工具進行講解。這樣的講解能夠讓大學生明了相關知識點的內容,有助于大學生對政治制度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我們要積極運用視頻、動畫等教學資源和方式,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激發(fā)行政管理專業(yè)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能夠加深大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也能夠提升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此外,網(wǎng)絡教學平臺為課程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和方法。目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深度的信息化時代,網(wǎng)絡教學也應運而生。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已經(jīng)運用了學習通等各個類型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通過利用超星學習通、騰訊課堂等媒介,教師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進行了多次課程教學。網(wǎng)絡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了上傳課程試題庫、資料庫,搶答等方式來進行教學。在本課程的試題庫中,我們既注重課程基礎知識的考查,也通過案例分析等方式讓大學生對當前的社會熱點等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取得了較好的課程教學效果。尤其通過對疫情防控期間我國所取得成效的展示,把理想信念教育、價值理念與道德觀念教育等內容融入本課程的教學之中,更加直接地展現(xiàn)了我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我國制度的優(yōu)越性,讓大學生更加深刻、透徹地意識到黨領導的重要性和正確性,讓大學生更加堅定了緊緊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綜上所述,青年大學生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不負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殷殷期望![5]要用好高校教育的主陣地,利用好以課堂教學的形式,各學科都要守好自己的職責,各負其責,各學科之間做到相互溝通,相互協(xié)同,完成教育部對高校教育的要求和目標,讓思政工作滲透到所有課程的教學之中,充分發(fā)揮其他課程所具有的教書育人功能。形成“大思政”的教育環(huán)境,持續(xù)推進全員、全方位、全程育人,并轉化為高等學校教書育人的主旋律。通過將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的授課過程、教學內容設計等環(huán)節(jié),推動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必將能夠提升行政管理專業(yè)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