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博
為了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學校除了完成常規(guī)的教學工作外,還會經常集中開展一些大型的教學活動。從面對的主體來看,這些活動既有面對教師群體的,也有面對學生群體的,還有共同面對師生的。有時為了展示學校某一方面的辦學成果,會邀請專家領導指導工作,還會開展開放式的面對同行、面對社會的大型教學活動。從開展的形式來看,這些大型教學活動會是一次培訓、一次研學旅行,或是慶祝某個節(jié)日或者紀念某個特殊的日子,抑或是一場競賽;從開展的頻次上來看,大型教學活動與常規(guī)教學活動不同,它不是每天都會進行的,或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抑或是每學期、每年一次??傊?,學校舉辦的大型教學活動是指學校圍繞中心工作目標,面對全體師生開展的集中性實踐行為。學校大型教學活動涉及范圍廣、影響力大,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本文在分析其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嘗試梳理了學校大型教學活動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學校大型教學活動的特點之一是計劃性強。每次大型教學活動,都要提前認真策劃,經過多個部門溝通協(xié)調后才會開展。開展大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都可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與課堂教學有很大不同,教學活動中會出現(xiàn)生成性的問題,需要教師隨機應變,并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場言行給予價值觀引導。
比如,學校開展“承千年古韻,展青春風采”經典傳唱大賽活動,旨在弘揚中華經典文化、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和掌握,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經典傳唱的過程中感受古詩詞和音樂融合的美妙,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這樣的活動,在比賽方案發(fā)布和動員階段,組織者勢必要說明大賽的宗旨,以便參賽學生更好地理解比賽意圖,有效備賽??梢?,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就是一次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對學生愛國教育的具體實踐。
在比賽準備過程中,參賽學生需要協(xié)調伴奏、精選曲目、深入理解參賽內容、獲取同伴或者指導教師的幫助,同時要代表選手所在班級爭取更佳名次,這些過程對選手的團結精神、敬業(yè)態(tài)度等都是一次很好的考驗,也能促進備賽選手培養(yǎng)自身的上述品質。
正式比賽中,觀眾觀看比賽的過程就是一次價值觀塑造的過程,經典曲目內容本身的感染力和教育效果顯而易見,比賽選手的精彩表現(xiàn)容易引發(fā)觀眾的共鳴,比賽工作人員的計時、打分等環(huán)節(jié)要以公正為前提,主持人的串聯(lián)詞要對比賽活動以及每首參賽曲目的精神實質進行生動詮釋。這樣的比賽既是一個全體師生參與的情感體驗場,也是一次整體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場。
比賽結束后,必然有選手要面對失敗的現(xiàn)實,無論是比賽組織者的總結,還是選手所在班級的班主任一定要對所有參賽選手進行正確的輸贏觀指導,教導選手乃至全班學生如何面對勝利和失敗,如何正確面對競爭,如何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如何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等。對于取得理想成績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對其備賽過程中的付出與努力給予肯定,引導學生正視成績,尊重競爭對手,感謝每一個為比賽提供幫助的人。
與其相似的大型教育活動還有運動會,在比賽前,師生在準備過程中都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對培養(yǎng)師生的意志力、艱苦奮斗的精神等都大有裨益。運動會進行中更是對師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次考驗和教育,入場式時國旗手在全場的注目下高擎五星紅旗入場,莊嚴的氣氛很容易點燃全體師生的愛國熱情,校旗的入場能激發(fā)師生對學校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各班運動員隊伍的入場式是對各班級精神風貌最好的展示。運動員們在完成各項賽事的時候,能否全力以赴、能否正確面對輸贏、能否尊重對手與裁判、能否在競技過程中依然保持高度的文明修養(yǎng)等,都是一次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觀眾隊伍能否認真觀看比賽,尊重所有運動員,保持良好的觀賽禮儀,保持賽場衛(wèi)生,也是一次思想道德的發(fā)展過程。學校大型教學活動的計劃性和可控性,讓思想道德教育貫穿活動始終成為可能。
思想道德教育是否成功,需要通過外顯的行為和語言進行判斷和評價,學校師生的言行反映其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水平決定其言行。在學校大型教學活動中,組織者可以通過明確活動要求的方式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些具體的活動要求,就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的具體標準。
在國防教育中,明確要求學生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三人以上,就要自覺成行成列,這就是軍人統(tǒng)一行動聽指揮的表現(xiàn)。
每周進行的主題升旗儀式,要求全體師生從進入操場開始就不可以講閑話,更不可以嬉笑打鬧,包括升旗儀式結束后回到各班級的過程都要安靜有序,旨在強化師生保持升旗儀式嚴肅性的觀念,讓師生牢記國旗是祖國的重要標志,必須給予足夠的尊重。
每學期的表彰大會上,學校要求全體學生必須為獲得表彰的學生、教師和集體鼓掌祝賀,這個要求是一種關于禮節(jié)的教育。在中國觀看演出或參加會議時,遇到精彩之處便可隨時鼓掌,有時鼓掌次數(shù)多還能反映演出或發(fā)言的精彩,但是在西方或者觀看國外樂團的演出時,中間一般是不鼓掌的,以免打擾演員或演說者的表演或思路。如果認為特別精彩,演出結束后可以起立長時間鼓掌致意,這是中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雖然學生接觸外國演出的機會不多,但著眼學生未來,在恰當?shù)臅r機對其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也會讓其受益。
家長會是每個學校都要開展的大型教學活動,它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和途徑,是教師、學校和家長互相交流的重要平臺,學校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配合和理解。學校一般每學期至少要召開兩次家長會,學校要求班主任在家長會開始之前就要到達班級門口等候家長,而且要著正裝。這種細節(jié)不僅不會影響班主任的權威,反而能傳遞出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信號,同時,對學生和家長也是一種禮儀素養(yǎng)的親身示范。
大型教學活動的要求就是檢驗師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種標準,是思想道德的外在表現(xiàn),想要師生達到怎樣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要提出與之相匹配的言行要求。
思想道德教育也可以直接以大型教學活動的形式完成,也就是把某些大型教學活動的內容直接設定為集中性的思想道德教育。
以法治教育為例,對師生進行法治教育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完成,召開主題班會、開展模擬法庭、廣播宣傳、升旗儀式教育等,都會收到一定的效果。大型的集中報告講座也同樣適用于法治教育。按照有關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每個學校都會配備法治副校長,一般由檢察院、派出所或者律師事務所等派專人擔任,學??梢猿浞掷眠@些社會教育資源,聘請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事實證明,學校邀請法治副校長來校開展的幾次集中性法治報告講座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在預防校園欺凌、網絡犯罪,避免學生因無知而卷入犯罪團伙等很多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升旗儀式是每所學校必須堅持開展的活動,除了通過升旗儀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外,通過升旗儀式上的領導講話、教師學生發(fā)言等也可以實施多角度的思想道德教育。升旗儀式每周舉行一次,排除極端天氣等特殊因素,每個學期大概20個教學周,每學期的升旗儀式大約能進行15次以上,每年度大約能進行30次的主題升旗。這就為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角度開展提供了可能,而且升旗儀式可以隨時針對時政熱點、突發(fā)事件確定主題,是主題靈活性最強的一種大型教育活動。比如憲法日前后可以進行法治教育,教師節(jié)可以進行尊師重教的教育,神舟十三號發(fā)射成功可以進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針對疫情壓力下中國如期線下舉辦進博會可以進行國際交流教育,針對21歲女孩晨跑遇害的新聞可以進行安全教育。即使沒有特殊事件,也可以通過升旗儀式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生涯規(guī)劃教育、團結合作的教育等。
總之,把握好學校大型教學活動的內容,可以實現(xiàn)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全覆蓋。
思想道德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疇,具備隱含性特征。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通過集中的、有意識的教育實現(xiàn),更多的是要通過在言行中的引導實現(xiàn)。
每年的清明節(jié),學校都要組織師生到長春烈士陵園祭掃,以緬懷為新中國解放事業(yè)和建設事業(yè)奉獻生命的英烈。在這樣的大型活動中,更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多學校和社會團體都會選擇在清明節(jié)前夕祭掃,導致祭掃活動總會排隊,有時等候時間比較長,在這樣莊重肅穆的場合中,一般師生都會安靜耐心地等待,如果出現(xiàn)了個別小聲交流的情況,活動組織者就要及時制止。敬獻鮮花之前,活動組織者也應該對師生手持鮮花的姿勢進行統(tǒng)一要求。這些看似細節(jié)的問題,都在潛移默化中傳遞了對烈士的敬仰和尊重,本身就是一種隱性的思想道德教育。
階段性考試是所有學校都要開展的大型教學活動,在命題、閱卷、質量分析等方面都會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體系,階段性考試可以檢驗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對下一階段的教學起到校正的指導作用。學校在組織階段性考試之前都要安排考前教育,對學生的規(guī)范答題、誠信考試等做出嚴格的要求,這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種形式??荚嚸繉W期都會進行不止一次,但考前誠信教育絕不會因為多次考試而省略,因為學校有責任強化學生的誠信意識,學業(yè)水平的暫時失利可以彌補,但是如果誠信缺失了,就會給自己帶來很難磨滅的負面影響。
實踐是獲得教育的重要途徑,比起講大道理,在師生工作學習的具體過程中,抓住恰當?shù)钠鯔C,才是思想道德教育最有效的做法。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大型教學活動只是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注意和常規(guī)教學活動密切配合,注重大型教學活動中思想道德教育系統(tǒng)性的構建。
前文提到的升旗儀式,因其頻次的優(yōu)勢,可以實現(xiàn)多次思想道德教育,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更要注意升旗儀式主題的系統(tǒng)性設計,否則優(yōu)勢會變?yōu)榱觿?,使升旗儀式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多而雜。這就要求升旗儀式既要保證重要主題不缺失,比如國慶節(jié)前夕的主題必然是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又要盡量讓每一屆學生通過升旗儀式獲得的教育內容不過多重復。想做到這一點,升旗儀式的主題內容設計就要以三年為一個周期,提前確定能預判的主題,盡量使升旗儀式的主題全面,同時預留出一些不設計主題的升旗儀式計劃,以便根據(jù)時政熱點和突發(fā)事件確定主題。
學校大型教學活動具有普適性特點,其優(yōu)勢是方便思想道德教育的集中性開展,但普適性帶來的劣勢也同樣明顯,它使思想道德教育缺乏了針對性和交互性,很難針對受教育個體的具體思想道德實際情況實現(xiàn)“私人定制”。從個體的教育效果上看,大型教學活動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其短板,因而必須和常規(guī)教學活動互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