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混田
(國能神東煤炭集團設備維修中心,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0)
液壓支架在綜采工作面起支護、推移作用,其中支護主要的承載部件是立柱,立柱是乳化液介質的液壓缸。立柱的抗腐蝕性受乳化液濃度、成分等影響,立柱的主要失效形式就是活塞桿及缸筒銹蝕,造成密封失效[1],立柱的維修、再制造精度影響其后期使用性能和壽命。
經調研,各立柱維修再制造廠家重點關注表面材質的改進及耐腐蝕層的厚度,經尺寸修復、強化處理后恢復到原尺寸精度[2],按照現(xiàn)行標準,立柱活塞桿外圓、缸筒內圓公差等級普遍偏大,外圓尺寸可能落在較小尺寸范圍,內圓尺寸可能落在較大尺寸范圍,有效的表面厚度層薄,抗磨損、抗腐蝕余量減少。立柱各部件對腐蝕、磨損比較敏感,整體耐腐蝕、耐磨損性能存在不足,有較大的改善提升空間。
液壓支架立柱和其他小千斤頂的活塞桿維修、再制造精度在2010年以前通常選f9,表面粗糙度Ra0.4 μm,活塞桿與密封件是軟配合,密封材料有彈性,可以壓縮,加工精度從裝配的角度能夠滿足要求,按照《MT 313—1992液壓支架立柱技術條件》3.3.2.3要求,活塞桿密封配合面的尺寸精度不得低于f9[3]。如圖1所示,活塞桿3和缸口1之間有較大的間隙F,最大可能達到0.2 mm,實際沒有嚴格意義的配合關系。活塞桿3和密封2接觸,密封2是彈性材料,壓縮率可以達到10%以上。
1-缸口;2-密封;3-活塞桿圖1 活塞桿與密封閉裝配關系Fig.1 Assembly relationship between piston rod and seal
實踐證明,活塞桿公差等級選f9級偏大,按照最大實體原則,公差等級越大,桿直徑的下偏差越小,桿的最小直徑越細,理論上磨損、腐蝕余量越小,使用壽命縮短,可維修性變差。以φ260 mm的活塞桿為例,f9級的上偏差-0.056 mm,下偏差-0.186 mm,有效表面厚度薄,f8級的上偏差同樣是-0.056 mm,下偏差是-0.137 mm[3],有效表面厚度厚,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到f8、f7級活塞桿實體尺寸分布在尺寸較大的區(qū)域,有更多的尺寸余量耐受磨損、腐蝕。如果達到f7級,下偏差-0.108 mm,比f9級活塞桿下偏差-0.186 mm增加0.078 mm,增加約41.9%的富余量,有效耐磨損、耐腐蝕層厚度更大,公差范圍更趨于合理。
圖2 活塞桿不同公差等級尺寸偏差示意Fig.2 Dimensional deviation of piston rod at different tolerance grades
活塞桿頻繁伸縮動作將產生磨損,桿直徑不斷縮小,到極限尺寸就產生超差甚至密封失效。現(xiàn)有外圓加工設備的加工精度不止f9精度,經濟加工精度可以做到f8、f7,越高的加工精度可以使直徑越大,越能滿足腐蝕、磨損的工況要求。
李苗苗等[5]研究了唇形密封圈安裝過盈量對密封圈接觸壓力的影響,過盈量指在自由狀態(tài)下唇形密封圈唇口內徑與軸徑之差,樣本軸徑630 mm,過盈量取0.5~1.0 mm。理論和經驗都證明活塞桿起到密封作用的公差帶很窄小,僅為1 mm,外圓表面有效利用厚度有限,須認真研究利用。
液壓支架立柱以乳化液為介質,活塞桿以前的表面防腐工藝以電鍍?yōu)橹?,外圓表面加工精度受電鍍等工藝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電鍍加工:電鍍加工較機械加工不易實現(xiàn)尺寸控制,后期靠機械加工控制加工精度將會大幅增加成本,公差選擇偏大符合早期的工藝條件。
活塞桿:活塞桿與密封是軟配合,活塞桿公差范圍選擇較大的f9,按一般配合零件選擇公差等級能滿足工作需要,制造廠家對后期維修性關注度不高。
鍍層厚度:電鍍受貴金屬價格限制,一般盡可能控制電鍍層厚度使其值最小。活塞桿電鍍層以滿足性能要求的下限為最低要求,從經濟性、性價比考慮選擇f9是可行的。
電鍍活塞桿工藝一般是磨削—電鍍—拋光,文獻中查到的工藝幾乎全部是鍍后拋光,較少采用磨削,磨削易起層、脫落,影響產品質量[6]。活塞桿成品電鍍層厚度0.05~0.08 mm,電鍍工藝的特殊性是造成活塞桿最后精度選擇f9級的主要原因?;钊麠U電鍍工藝尺寸鏈,如圖3所示。
在電鍍前尺寸dq、鍍層厚度Z、拋光加工余量P、設計尺寸d組成的尺寸鏈中,電鍍前尺寸dq是直接加工測量,是組成環(huán);拋光余量P一般很小,拋光不能提高工件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7],P的經驗值是0.002~0.005 mm,影響很小不計算;電鍍層厚度Z通常主要是由電鍍液成分和電鍍時間進行控制,測量時已經影響到了活塞桿的直徑,從這個角度來看電鍍工藝尺寸鏈,電鍍層厚度也是組成環(huán)。活塞桿設計尺寸受電鍍前尺寸、鍍層厚度影響,設計尺寸的公差是后兩者的疊加,活塞桿設計尺寸是間接得到的,實際為封閉環(huán)。
Dq-電鍍前尺寸,公差是δdq;Z-電鍍層原始厚度,公差是δz;D-活塞桿設計尺寸,公差是δd;P-電鍍層拋光余量,公差是δp圖3 活塞桿電鍍、拋光工藝尺寸鏈Fig.3 Dimension chain of piston rod electroplating and polishing process
以φ260 mm活塞桿為例,計算依靠傳統(tǒng)的電鍍-拋光工藝能達到的經濟精度。封閉環(huán)公差是各組成環(huán)公差的和。
δd=δdq+δz
δd=δdq+δz=0.112 mm
對照標準公差數值,φ260 mm外圓f8精度公差為0.081 mm,f9精度公差為0.13 mm,活塞桿最終精度在IT 8~9,實際考慮到電鍍尺寸精度不易保證,舊標準通常選擇IT 9精度是工藝條件決定的。后期的《GB 25974.2—2010煤礦用液壓支架第2部分立柱和千斤頂技術條件》規(guī)定“活塞桿密封配合面的尺寸基本偏差為f,公差等級應不低于IT8”[8]。
近年來在液壓支架立柱的維修、再制造工作中已經執(zhí)行《GB 25974.2—2010》,中缸、活柱外圓表面最終精度要求提高為f8。
缸筒內圓加工精度目前普遍選H9,表面粗糙度Ra0.4 μm,按照《MT 31—1992液壓支架立柱技術條件》3.3.1.3要求,缸筒內孔密封配合面的尺寸精度不得低于H9,后期的《GB 25974.2—2010》同樣要求缸筒內圓公差等級不低于IT9。缸筒內圓一般不做防腐處理,內表面?zhèn)鹘y(tǒng)加工工藝通常采用鏜削—滾光工藝,正常情況下浸泡在乳化液介質中,依靠乳化液的防銹、防腐、潤滑性能防腐蝕[9]。缸筒內圓受乳化液質量的影響,腐蝕是主要的失效原因,腐蝕將使內徑變大超差。
按照最大實體原則,缸體內徑公差等級越大,內徑實際尺寸越大。以300 mm缸體內圓為例,缸體起密封作用的公差帶同樣在H9級精度公差帶附近,H9級精度的上偏差是0.130 mm,H8級精度的上偏差是0.081 mm,H8級孔的最大實體直徑小,相差0.049 mm,H8級精度比H9級的材料實體中密封有效厚度層多出約37.7%,精度提高將直接提升缸體的抗磨損、抗腐蝕性能并延長使用壽命,如圖4所示。
圖4 立柱外缸內徑不同公差等級尺寸偏差示意Fig.4 Dimensional deviation of different tolerance grades of inner diameter of column outer cylinder
缸體內圓是和活塞上的密封形成配合,單純考慮公差與配合的需要,H9級精度能夠滿足要求,與活塞桿一樣,缸體內圓有效密封尺寸帶需要認真研究利用,設備使用、維護、維修是系統(tǒng)性工作,在目前加工裝備能力提升的情況下應該考慮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保證耐腐蝕層的有效厚度,延長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內圓加工傳統(tǒng)工藝為粗鏜—精鏜—滾壓,經過幾次裝卡轉換,加工誤差較大,加工質量不穩(wěn)定[10],受工藝限制立柱缸體內圓的傳統(tǒng)精度要求是H9。
現(xiàn)在高端液壓支架立柱的活塞桿采用激光熔覆不銹鋼工藝,熔覆層厚度接近1 mm,加工余量大,最終加工尺寸完全是機械加工精度來控制,后續(xù)精加工精度控制更加方便。
激光熔覆再制造立柱的工藝是:粗車—激光熔覆—粗車—精車—拋光,激光熔覆后重新按毛坯件進行加工,每一步工序獨立控制加工精度,最終設計精度可由最后一步工序獨立控制,特別是數控車床的推廣使用,活塞桿的最終精度控制在f7完全可能,考慮到配合的需要和經濟性,結合抗腐蝕的需要,目前加工精度調整為f7是可行的。
立柱缸體內圓在機械加工一般比外圓的加工精度低一級,外圓f6精度,孔選擇H7精度,外圓選f7精度,孔則是H8精度,以此類推。同樣是基于加工能力的提升,立柱缸體內圓的加工精度具備提升到H8級的條件。
目前精加工工藝有珩磨和整體刮削滾光,珩磨能獲得較高的加工精度,加工精度為IT7~IT6[11],加工主流方向是刮削滾光工藝,生產效率高,刮削一次走刀,缸筒重復加工精度可達H8左右[12]。針對目前的實際工藝情況,將缸筒的精度調整為H8,工藝上沒有增加成本,延長了缸筒使用壽命,受到煤礦用戶的認可。
(1)礦用乳化液介質的液壓缸耐腐蝕性較差,提高其內、外圓加工精度可以提高耐腐蝕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2)隨著加工設備的技術進步,液壓支架立柱活塞桿的精度可以提高到f7,缸體內圓可以提高到H8,更有利于后期的耐磨損、耐腐蝕需要,能延長零部件實際使用壽命。
(3)可預見隨著激光熔覆技術、數控車床、刮削滾光等技術的應用,煤礦液壓支架的加工精度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設計將進一步優(yōu)化。
(4)相關企業(yè)要根據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和企業(yè)實際條件及時制訂企業(yè)標準,切實指導規(guī)范企業(yè)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