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小林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高效課堂現(xiàn)已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追求目標。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提高課堂效率:一是課堂形式要多變;二是課堂內(nèi)容要明確;三是課堂講解要透徹。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課堂形式;課堂內(nèi)容;課堂講解
所有的教師都在追求一種便捷的方法: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如何可以在中考中取得勝利?世界上有沒有這樣的方法?筆者認為,要想讓學生成績好,還得回到教學的根本之上:向課堂要效率,即高效課堂。《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劉金玉在《高效課堂八講》中提到:“高效課堂現(xiàn)已成為我們每一位老師的追求。”那么,我們的課堂如何才能達到高效?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談談提高語文高效課堂的形式。
一、多變教學形式,變被動為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有的事情都莫過如此。如果學生對語文這門課很感興趣,定會主動地去學習,主動地去做語文作業(yè),主動地去聽語文課。如果課堂總是很沉悶,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自然會對語文失去學習的興趣。對語文課感興趣,說得直白點就是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的課堂。記得當年,筆者在開平市月山中學教書的時候,月山中學的潘校長曾經(jīng)如此評價筆者的課堂:“小林的課堂是沒有人睡覺的?!睘楹稳绱嗽u價?細想來,或許是筆者的教學形式新穎吧。
初三最后一個學期開學,全級各班要對學生進行古詩檢測。面對幾十首古詩,我們采用什么形式,學生會積極去背誦呢?最后,筆者通過開展“抽紅包背古詩”的形式。那些寒假沒有積極背的學生,這時候也都積極準備起來。開學第一周,大家都在積極主動地背誦古詩。比賽那天,很多學生都能一口氣背出30首。所以,一開學,筆者班就把古詩全面復習了一遍。又如,筆者在教授《木蘭詩》一課時,教學重點是背誦。那么,我們?nèi)绾伍_展背誦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沿用多年來學生喜歡的方式——“計時背誦木蘭詩對抗大賽”。看誰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把木蘭詩背誦出來,并且筆者現(xiàn)場示范,在50秒內(nèi)背完木蘭詩。學生看到教師如此厲害,背誦木蘭詩的激情一下就被激發(fā)出來了,連那些平時不愛學習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
可見,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來活躍課堂,十分重要。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學習效果會大大提高。這也是現(xiàn)在課改極力推崇的,由有效課堂變?yōu)楦咝дn堂。
二、明確課堂內(nèi)容,靶向中考試題
課改極力提倡高效課堂。如果教師還沿用以前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灌輸給學生。如此的課堂顯然是不順應時代的。追求高效的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對課堂內(nèi)容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教過初三的教師應該知道,中考記敘文閱讀一共有11個題型。任何一次考試都從中考4個,如果教師搞定了記敘文的11個題型,那么,學生每次考試那4個題目也就不在話下了。所以,筆者的課堂的重難點都是根據(jù)這些考點來設置的,這些考點也就成了筆者上課的主方向。三年之間,11個題型筆者可能會反復講解很多遍。等到最后中考的時候,學生已經(jīng)掌握得很牢靠了。比如,在教授《貓》這篇課文的時候,筆者除了介紹三只貓的外形特征,落實文章的主題外,還講解了記敘文當中的一個考點——伏筆的知識點。什么是伏筆?文章哪些是伏筆?伏筆有什么作用?利用《貓》這篇課文,筆者就把它講清楚了。又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的時候,標題“新裝”是這篇課文的線索。所以,筆者結(jié)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秋天的懷念》這兩篇課文的標題的作用,系統(tǒng)地介紹了標題的作用。在初一的時候,筆者就已經(jīng)把這兩個知識點講解透了。學生可能一次記不住,兩次三次,反復幾次,自然就記住了。
因此,平常的課堂,筆者都會結(jié)合中考考點,去落實這些知識點的教學,而不是盲目地拿到一篇課文,看著別人的課件,依葫蘆畫瓢似的隨意地去上。筆者一定會花時間來思考“一篇課文,我到底要讓學生掌握什么知識”,明確教學內(nèi)容。如果教師三年都堅持去落實,中考成績自然會水到渠成。
三、課堂講解透徹,扎實語文基礎
語文成績平均分要高,要在全年級數(shù)一數(shù)二,就必須把學生的基礎打扎實。語文基礎知識不單單只有古詩、生字詞,還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識點。對于古詩、生字詞的落實,很多教師一直都在狠抓。因為這是最有成效、最簡單的。那么,教師除了要抓古詩生字詞的教學外,筆者認為,課堂上對其它基礎知識,更是要透徹講解。
比如,部編版初一上冊的敬辭、謙辭這個知識點,它來自于《陳太丘與友期》后面的附錄表格。這個知識點,很多教師以為它只是附錄,通常不講或者點到為止。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現(xiàn)在中考的新題型——語言要得體。這個知識點是必須要講的。那么,如何落實這個考點呢?首先必須講清楚謙辭、敬辭的含義。第二要朗讀和理解常見的謙辭和敬辭。第三通過專項訓練,配套練習。最后再進行作業(yè)評講。如此,這個知識點就很透徹了。又如,病句這個知識點,中考必須考一個選擇題。很多教師只是粗略地講解幾個題目。而在初一學習任務不重的情況下,筆者會整整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它系統(tǒng)地講完了。通過詞性的分類、句子成分的分析、病句的型式、常見病句的標志等,一一把這些知識點講透,然后再進行大量的配套練習,最后講解鞏固。所以每次考病句,筆者所任教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基本都掌握了。對于這些必考的基礎知識,筆者會花時間和精力去把它們講透。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地學到東西,而不是每節(jié)課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語文課堂講解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們?nèi)甓既绱藞猿窒氯ィ痰陌嗉壍恼Z文基礎是很扎實的。
語文教學依賴于課堂,高效的課堂是現(xiàn)在課改的目標。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必須乘上課改的“列車”,積極主動地去創(chuàng)新我們的課堂。怎樣使語文課堂充滿趣味性,提高課堂效率,是語文教育工作者所應首先解決的問題。
課堂形式多樣多變,課堂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中考,并落到實處。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聽得懂并有所收獲。這樣,學生才會喜歡你的課,才會積極地參與其中,變被動為主動。
參考文獻:
[1]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崔國霞.淺談語文教學之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2016(47).
[3]王凱旋.語文課堂中的講解技能[J].云南教育,1997(40).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