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華
(廈門實驗小學,福建 廈門 361001)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 年版)》明確,要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科實踐,提倡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廈門實驗小學開展校館合作的美術項目式學習,把學生帶進美術館、藝術館、傳習所等藝術場所,開展美術學習活動,讓學生帶著真實的問題,驅(qū)動自我學習力,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探究實踐。
項目式學習,使學生在解決項目化學習問題中,對復雜的真實問題有一種大局觀,不僅僅知道知識,而且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樣的情境中獲得、運用、遷移這樣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活動,使師生共同投入當下的教與學中,心智自由地成長,沉浸在學習本身所帶來的挑戰(zhàn)和快樂的過程中。[1]小學美術項目式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載體,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體驗,合作探究,形成作品,并進行展示交流和反思評價。所選擇的美術項目可以來自教材、美術館或是學科生成。對于要探究的問題,學生擁有自主權和選擇權,可以采用多種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項目成果的呈現(xiàn),提倡多樣化。
廈門實驗小學美術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創(chuàng)新特色在于融入美術館、藝術館、傳習所等藝術大課堂,通過直接面對大師作品,聘請專家引導賞析,學生自主體驗探究、交流拓展等方式,讓學生系統(tǒng)了解美術館等藝術場所的多樣性以及不同形式美術作品的特點,學會欣賞美術作品,感受多種美術形式的魅力。下面以校館合作的版畫項目式學習活動為例,呈現(xiàn)美術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實踐研究。
項目式學習從選題開始,選題是進行項目式學習時最基礎的問題。根據(jù)選題進行項目設計,規(guī)劃學習方案時,需要分解項目目標,將學習目標重新歸納整理,梳理學科教材知識,尋找適合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單元或者主題,整合學情,進行可行性、有效性驗證,從而設計出合適的學習項目。項目式學習還要構(gòu)建系統(tǒng)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圍繞任務,解決真實性問題。另外,項目化學習是服務于深度學習的,高質(zhì)量的項目式學習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
學校和美術館共建校館美術項目式學習活動,進行策劃、現(xiàn)場勘查、制定預案及方案等一系列學習規(guī)劃。以版畫項目式學習為例,學校規(guī)劃系列學習活動,結(jié)合館方的“青山遮不住——賀蘭山巖畫展”和“行動中的版畫——蝕刻工作室活態(tài)展”等展覽活動,開展持續(xù)深入的版畫項目式學習活動。在項目實施前,學校與美術館就校館合作的版畫項目式學習活動進行多次探討,一起策劃更完善的學習方案。根據(jù)項目式學習的特點,制定詳細的版畫考察策劃表,量身定制四年級的版畫課程安排表,以及安排場館每場次具體的時間地點,從而打破傳統(tǒng)的校園封閉式學習模式,實現(xiàn)跨學科、跨領域、跨時空的學習。校館共同制定版畫項目式學習計劃:讓學生帶著問題,通過參觀版畫作品展,與策展人、藝術家面對面溝通,了解版畫的概念,感受版畫藝術的魅力;通過分組進行探究式學習,三個小組的學生分別了解版畫的種類、版畫在生活中的運用、版畫的工具和材料的相關知識;通過實踐體驗,學習版畫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技巧,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思維和想象力。版畫項目式學習還設置不同的課程,如紙版畫、藝術書綜合材料印刷、實物對印、漏印版畫、平版新技法、版畫藝術衍生品制作等。
提出問題是項目式學習的關鍵。[2]項目式學習提倡設置框架問題,框架問題將貫穿于整個項目式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的深度學習。學生根據(jù)以框架問題為核心的問題鏈,扮演問題的解決者和成果的創(chuàng)造者,在具有一定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跨學科知識應用,發(fā)展高階思維等核心能力。
項目式學習需要對學生的情況展開調(diào)查,如學生對項目知識理解與掌握的情況,學生對該項目想了解的問題等。版畫項目式學習活動中,收集到的學生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版畫的種類方面。如,什么是版畫?版畫是如何制作的?版畫有幾個種類?文字在中國是怎么流傳下來的?年畫是怎么制作的?其次是生活中版畫的運用方面。如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本身就是版畫?錢幣是怎么來的?節(jié)日里,學校掛的條幅為什么是紅底白字?T 恤上的圖案是畫上去的,還是貼上去的?最后是版畫的工具和材料方面。如,哪些畫是刀刻的?哪些是手繪的?哪些是腐蝕的?只有圖案沒有文字的一疊紙,算書籍嗎?一百年以后,紙質(zhì)書籍和手機哪個更珍貴?了解學生對版畫核心概念基本問題的認識和通過探究想知道的內(nèi)容后,形成版畫項目式學習的角色與任務分配,為接下來的項目式學習分組做好準備。
學生是項目式學習的主體。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過與同伴、專家和其他人士共同合作的方式,對項目所要解決的問題與任務進行持續(xù)地研究。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專業(yè)人士的思想方法,通過體驗扮演角色來完成任務,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3]
美術項目式學習活動中,由班主任和美術教師帶領學生分批次參觀美術館。按照探究主題進行分組,由館內(nèi)公教老師和藝術家引導,了解美術館功能,欣賞藝術品,交流藝術見解,明確探究活動的任務。由美術館舉辦的版畫展覽,匯集蝕刻的常駐藝術家、駐訪藝術家、邀請藝術家等,還包含蝕刻的收藏作品。創(chuàng)作者來自世界各地,創(chuàng)作年齡從6 歲到60 歲不等,展出作品80%為石版畫,該展覽是這個時代石版畫創(chuàng)作的微小縮影。版畫項目式學習由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師商昌榮為學生導賞,帶領學生欣賞版畫作品,了解版畫藝術。學生在版畫藝術家的引導下,了解版畫的種類以及各種版畫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特征,并學習用藝術家傳授的知識,賞析現(xiàn)場版畫作品。
項目式學習的研究過程是一個豐富多彩而又復雜多變的過程,由一個個相對獨立又緊密相連的學習活動組成。應根據(jù)項目主題、項目學習目標,特別是項目學習中需要解決的驅(qū)動問題和需要創(chuàng)建的項目成果,設計學生在項目式學習各階段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參與的活動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務。在項目式學習中,一般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既是項目式學習的學習方式,又是學習的組織形式。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并相互交流,把小組中的不同思路進行整合優(yōu)化,將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zhuǎn)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體現(xiàn)用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的優(yōu)勢。
在版畫項目式學習活動中,專家導賞活動后,依照學生所選擇的不同探究主題,進行分組探究活動。學生分成三組,從“版畫的種類、版畫材料和工具、生活中的版畫”三個主題中選擇一項,探究版畫相關知識,由美術館公教老師分別帶領三個小組,在美術館這一真實情境中展開主題學習。通過展館內(nèi)的版畫作品,了解石膏版畫、木版畫、銅版畫等版畫種類;通過美術館提供的版畫媒材,了解版畫工具刻刀、油墨、版畫機等;通過學習到的版畫知識,分析生活中的版畫,發(fā)現(xiàn)紙幣、明信片等常見的生活物品都是活生生的版畫。在分組探究學習中,圍繞主題,學生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交流討論、自主探究,通過問題驅(qū)動以及專家解惑,真實地解決問題,在情境中獲得、運用、遷移已學的知識,體現(xiàn)項目式學習的主旨。
項目式學習中的學習活動,可以是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等。項目式學習常運用探究性學習,一般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生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jié)論。不同類型、不同學科的項目式學習,探究內(nèi)容、步驟各不相同,有的需要調(diào)查研究,有的需要實地考察,有的需要實驗論證。不管采用哪種探究方式,教師都要周密計劃,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規(guī)范探究過程,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探究活動,從而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精神。
版畫項目式學習中技法的學習探究,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由藝術家商昌榮老師親自示范,學生直觀感受,再分小組探究版畫繪制方法。商老師選用普通的紙板和白紙,折、撕出形狀作為漏板,再用油墨印制出獨特的紋理。學生圍在四周,觀察大師示范的整個過程。在示范過程中,商老師用事實回答學生的各種版畫探究問題。整個項目式課程中,商老師現(xiàn)場示范了紙版畫的制作、實物對印、漏印版畫、藝術書綜合材料印刷、版畫藝術衍生品制作、平版新技法等版畫技法。學生分小組學習版畫油墨、油墨滾、木蘑菇、版畫機等版畫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版畫表現(xiàn)技法的探究中,學生嘗試融合剪紙技法,制作氣泡膜版畫;運用漏印技法,通過錫紙、可樂等新奇工具進行版畫創(chuàng)作。學生在興趣中打破對傳統(tǒng)版畫技法的固有認知,在實踐中學習版畫表現(xiàn)方法。與大師面對面學習版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學生的感觸是深刻的。在實踐探究時,學生全情投入版畫體驗和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的版畫作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飽含他們對版畫項目式學習活動的認識和收獲。
項目式學習需要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產(chǎn)品,即項目成果,這是項目式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項目成果要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以學生喜歡的多種形式公開展示,并給予相應的評價。成果展示不僅要展示學生經(jīng)過精心設計、制作的作品,還要展示學生對成果設計的思路和創(chuàng)建的過程。成果展示并不是項目式學習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正如課堂教學后應有教學反思,成果展示后的項目式學習總結(jié)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式學習實施后的反思和總結(jié),要重新審視整個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從教與學中分析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情況,評價項目得失,找到項目的亮點,讓師生的學習活動增值。
在版畫項目式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所有活動結(jié)束后,完成一份版畫知識問答,在美術館里完成一幅版畫藝術作品,并進行展示交流,分享學習體驗和收獲,總結(jié)活動過程中的有趣發(fā)現(xiàn)。版畫項目式學習系列活動中,每一主題課后,需完成一份學習任務單,收集學生在活動期間對版畫及相關知識提出的思考及問題,了解學生對版畫藝術的認知情況以及對本課程的學習是否達到項目學習的預計目標。在校館美術項目式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由藝術家及美術館公教人員挑選本次活動中學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通過美術館公眾號對相關問題予以答復,以激勵學生對項目式學習活動的持續(xù)關注。
通過版畫項目式學習活動,學生欣賞來自不同國家藝術家的風格各異的版畫作品,了解版畫的種類、工具,生活中的版畫等相關知識,與版畫藝術家互動交流,在藝術家指導下參與版畫體驗創(chuàng)作,從而多層次地感受版畫藝術的魅力。學生通過觀展、體驗、研究、創(chuàng)作,比較全面地認識感受版畫這種藝術形式。不僅身臨其境地感受版畫獨特的魅力,還在實踐中體會版畫創(chuàng)作的條理性、可變性、多樣性。許多學生因此認識版畫、愛上版畫,找到自己喜歡的表達方法,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項目成果作品。
在我國,盡管與項目式學習相關的理論和知識尚未普及,應用研究尚未完全鋪開,但是已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教師思考并嘗試探索如何開展項目式學習。在此背景下,不同的人對項目式學習可能有著不同的理解:項目式學習是什么?實施項目式學習,是否意味著要拋棄傳統(tǒng)的知識學習?項目式學習的核心價值是什么?作為中小學教師,如何找到國家課程與項目式學習之間的結(jié)合點,如何開發(fā)校外項目式學習資源?……
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我們堅持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運用項目式學習研究成果,嘗試探索真正適用于小學美術項目式學習的路徑,用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視角,不斷豐富對項目式活動的學習、教學、課程形態(tài)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