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小姨有件貂皮大衣,價值連城。小姨穿著貂皮大衣出現在我家門口時,整個鎮(zhèn)子的人都來圍觀,好像在瞻仰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那情景已過去十幾年,我卻記憶猶新。
每年過年前,小姨都會來我家,這規(guī)矩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的,反正打我記事起,她每年都來。在那個還沒有電視的年代,抹著口紅,穿著貂皮大衣,明星一樣的小姨成了小鎮(zhèn)一道風景,像年夜飯一樣,必不可少。
小姨來的那天,父母會在大門口相迎,臉上掛著笑容。圍觀的鄰居們不時傳出嘖嘖的贊嘆聲。鄰居娟子常對我說,她也想有一個這樣的小姨,我裝作滿不在乎,心里卻樂開了花。
我最喜歡小姨拉著我的手到村口小賣店買糖,那是我一年最期待、最高興的事。我邊走邊向街坊鄰居點頭,仿佛在說,我小姨又來了。
家鄉(xiāng)有規(guī)矩,要拿家里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當客人走的時候,要把客人的包塞滿禮品,作為回禮。
小姨每次來,都會帶個大旅行包。大旅行包里面還裝著幾個包,有雙肩包、手提包,還有編織袋,共有六個。母親很為難—這么多包怎么回禮呢?一般的東西小姨不會喜歡,可稀罕物家里也沒有。
父親說:“每個包都不能空著,裝的東西要讓人家滿意。”他像煞有介事,拿出本子列清單。家里養(yǎng)了幾只雞,下的蛋給我和哥哥補充營養(yǎng)。父親將一只雞列入名單,母親有些猶豫。父親告訴她,你妹子一年才來一次,她是見過大世面的,咱要拿出最好的東西,不能讓人家說閑話。除了這些,還有保存一年的臘肉、半年的香油,這些饞得我流口水的東西,父親都毫不猶豫地給了小姨。小姨每次都照單全收,完全不客氣。下午,小姨的兒子大海騎著三輪車,將這些禮品和小姨一起拉走。小姨每次都是空手而來,滿載而歸,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很多年。
有一年過年,小姨沒有來。我們全家都在討論,她是不是病了,或者家里出了什么事,不然怎么會不來。
父親讓我和哥哥去看望小姨。我們騎自行車騎了很長時間,按照小姨留的地址,一路走一路問,后來才找到小姨家的村子。原來那是個小山村,村子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小路通往外面。
我們向村口的老伯詢問小姨家的位置,老伯斜眼看著我們,嘴里哼出一句:“她還有親戚?誰愿意和這種人做親戚!”
“她是我們小姨,你怎么能這樣說她?”我和哥哥有些生氣。
“這女人好吃懶做,借錢不還,我勸你們不要找她,免得吃虧?!?/p>
我們自然不信這些,還是向小姨家走去。來到老伯說的那處宅子,這個只有兩間土坯房的院子,與周圍鄰居的石頭房和磚瓦房格格不入—這是小姨的家嗎?
愣了一會兒,我和哥哥還是走了進去。小姨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嘴角已經起了干皮,床邊桌子上放著半碗沒喝完的小米粥。小姨一直沒醒來,我和哥哥不忍心叫醒她,坐了一會兒準備回去。
離開的時候,對門鄰居從院子里走出來,她穿著一件貂皮大衣,這件大衣是那么熟悉,和小姨穿過的那件一模一樣。見到我們從小姨家出來,鄰居問:“你們也是來討債的吧?她男人白天在外面干活兒,晚上才回來?!?/p>
我們搖搖頭。
“不討債你們來干什么,最好不要和這種人交往,會吃虧的。你看我這件貂皮大衣,每年付錢請她洗一次,結果她卻自己穿出去招搖?!迸苏f著抖了抖貂皮大衣。
那次回去以后,再沒聽到過小姨的消息,她也再沒來過家里。
多年后,小姨的兒子大海忽然來我家,還帶來了很多禮物。聽說他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后在市政府工作,我們也為他高興。我們留下來一些禮物,照例要給他回禮。大海堅決拒絕,還要把所有禮物都留下。
大海主動說到小姨:“前些年,母親每年都來拿吃的、用的,甚至還拿一些東西去賣錢。也許你們看不起她,可在我眼里,她卻是天下最好的母親。母親身體有病,不能干活兒,可為了供我上學,她寧可背著小偷、無賴的罵名,那些年真是難為她了?!?/p>
大海說得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