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芝,劉先娟
(1.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西區(qū)醫(yī)院 內科,河南 南陽 473000;2.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河南 南陽 473000)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種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患者常伴有言語不清、吞咽困難、肢體活動不利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昏迷[1-4]。有研究指出,ACI后昏迷患者受意識障礙、偏癱、長時間臥床等因素影響,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發(fā)生率達30%~40%,危害嚴重,可導致肺栓塞,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8]。因此,積極預防ACI后昏迷患者發(fā)生LEDVT具有重要意義。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在LEDVT發(fā)生風險預測中應用廣泛,可準確評估LEDVT發(fā)生風險,有助于臨床護理人員依照LEDVT發(fā)生風險程度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以降低LEDVT發(fā)生率,改善患者預后[9-12]。本研究將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導向的早期護理模式應用于ACI后昏迷患者,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采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西區(qū)醫(yī)院收治的97例ACI后昏迷患者的資料,按建檔時間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47例,男女比例為27∶20;年齡50~75(61.44±5.62)歲;體質量49.6~78.3(63.44±6.42)kg;昏迷程度輕度18例,中度22例,重度7例;合并癥糖尿病16例,高脂血癥10例,高血壓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研究組50例,男女比例為31∶19;年齡50~76(63.19±5.91)歲;體質量49.9~78.6(66.02±6.19)kg;昏迷程度輕度17例,中度25例,重度8例;合并癥糖尿病17例,高脂血癥8例,高血壓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兩組年齡、性別、體質量、昏迷程度、合并癥均衡可比(P>0.05)。
1.2 選例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13]中ACI的診斷標準,經頭顱MRI、腦CT等檢查證實;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CS)評分≤8分;③生命體征平穩(wěn);④病歷資料齊全。(2)排除標準:①其他因素導致的昏迷;②伴有下肢功能障礙、血液系統(tǒng)疾病、心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傳染性疾病、精神疾??;③合并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虎芙谑褂每鼓幬?;⑤有血栓病史;⑥研究過程中病死或出院。
1.3 護理方法(1)常規(guī)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模式,將患者下肢擺放至正確位置,定時進行翻身、拍背、肢體被動活動,盡可能不在下肢使用留置針,必要的情況下遵醫(yī)囑使用充氣加壓裝置。(2)研究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接受基于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的早期護理模式。①組建護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2名護師、2名護士、1名主治醫(yī)師組成,護士長對組員進行培訓,保證組員均能正確使用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②風險評估。在ACI后昏迷患者入院第1天,使用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評估患者發(fā)生LEDVT的風險,指標包含年齡、體質量指數、病史、手術史、實驗室檢查等,依照評估結果劃分風險等級,1分代表低危,2分代表中危,3~4分代表高危,5分代表極高危。③早期護理干預。對于低危與中?;颊?,采取基礎預防措施,如幫助患者取合適體位,可將床頭搖高30°~40°,幫助患者靠坐在床上,膝下墊枕,使雙下肢上抬20°~30°,臥床時需定時變換體位;幫助患者做被動運動,伸屈踝、膝、足趾等,按摩雙下肢,自下而上,每次20 min,每日2次;每次交接班時,觀察患者下肢顏色、溫度,測量下肢周徑等。對于高危患者,在低危與中?;颊咦o理基礎上落實物理預防措施,依照患者腿圍選擇規(guī)格適宜的加壓彈力襪,檢查患者足跟與彈力襪足跟是否貼合,若貼合良好則撫平襪子,密切觀察患者穿戴彈力襪期間血液循環(huán)情況;使用間歇式充氣加壓裝置,每次30 min,每日2次。對于極高危患者,在高?;颊咦o理基礎上使用藥物預防措施,遵照醫(yī)囑皮下注射5 000 IU低分子肝素鈣,每日1次。共干預2周。
1.4 觀察指標(1)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LEDVT、下肢腫脹、皮下瘀血,LEDVT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2)患側下肢血流動力學:于干預前與干預2周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西門子公司,型號Sequoia-512)測定血管內徑(d)、平均血流速(v)、峰流速,并計算平均血流量(V),公式如下:
V=3.14v(d/2)2。
式中V為平均血流量(mL·s-1),v為平均血流速(cm·s-1),d為血管內徑(cm)。
(3)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使用PZB的服務質量量表進行評價,包括保證性、有形性、反應性、移情性、可靠性5個維度,各維度分值為0~5分,得分與滿意度成正比[14-15]。
2.1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研究組LEDVT、下肢腫脹、皮下瘀血發(fā)生率均較常規(guī)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2.2 患側下肢血流動力學干預前,兩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峰流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2周后,研究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峰流速較干預前升高,且高于常規(guī)組(P<0.05);干預2周后,常規(guī)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側下肢血流動力學比較
2.3 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研究組服務質量量表評分較常規(guī)組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分)
ACI后昏迷患者肢體功能受限,是發(fā)生LEDVT的高危人群[16-19]。在積極治療ACI后昏迷患者的同時,有必要采取科學合理護理措施,以降低LEDVT發(fā)生風險,改善預后。
常規(guī)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根據自身臨床經驗開展護理工作,難以保證護理資源合理分配,無法充分滿足患者實際需求[20-21]。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是一種評估LEDVT的重要工具,其效果已得到臨床認可,實施以該量表為導向的早期護理,依照患者LEDVT風險等級,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可滿足患者實際需求,提高護理效果[22-25]。劉紅等[26]指出,給予老年重癥腦卒中患者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導向的早期護理干預,LEDVT、下肢腫脹、皮下瘀血發(fā)生率(3.85%、3.85%、5.77%)低于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常規(guī)組(17.31%、19.23%、19.23%)。本研究顯示,干預2周后,研究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峰流速較常規(guī)組高,研究組LEDVT、下肢腫脹、皮下瘀血發(fā)生率均較常規(guī)組低,提示基于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的早期護理模式有助于改善ACI后昏迷患者患側下肢血流動力學,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該護理模式在施護前依照患者年齡、體質量指數、病史、手術史等指標評估發(fā)生LEDVT的風險,可明確患者發(fā)生LEDVT的危險性,后依照評估結果進行早期分級管理,給予低危與中危患者基礎護理,對于高危與極高危患者采取重點預防措施,可降低護理盲目性,有效規(guī)避引發(fā)LEDVT的危險因素,幫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環(huán),有效降低發(fā)生LEDVT的可能性,改善預后。本研究應用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導向的早期護理模式可明顯提高患者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這是由于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為護理人員實施預防對策提供指導,可提高護理流程規(guī)范性、科學性,提升護理質量,減少LEDVT發(fā)生,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患者康復進程,減少醫(yī)療費用,從而使護理工作獲得患者家屬高度認可。
綜上所述,Caprini DVT風險評估量表導向的早期護理模式應用于ACI后昏迷患者,可改善患側下肢血流動力學,降低LEDVT、下肢腫脹、皮下瘀血發(fā)生率,提高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