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劉云
(漯河市婦幼保健院/漯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骨科,2門診部,河南 漯河 462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患者常常出現(xiàn)腰腿疼痛及腰部和下肢活動受限等情況。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發(fā)病后首先會進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后再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效果受患者自身狀態(tài)影響較大,而且較大的創(chuàng)傷也會影響患者整體健康狀態(tài),帶來較多的術后并發(fā)癥[1],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目前圍術期的護理干預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且有研究[2]表明,提高患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認知水平、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和心理水平能夠有效改善預后,加快康復進程,提高其圍術期生存質量?;诖?,本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圍術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5A護理模式結合精細化護理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圍術期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5例。試驗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34~67歲,平均年齡(42.52±4.17)歲;BMI 20~26 kg/m2,平均BMI(25.33±2.18)kg/m2。對照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34~67歲,平均年齡(43.51±4.36)歲;BMI 20~26 kg/m2,平均BMI(24.96±2.51)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②行手術治療;③納入研究前未進行過相關治療和護理干預;④自愿參加本研究;⑤臨床資料完整;⑥治療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②中途退出本研究;③精神疾病或心理疾??;④有溝通障礙和交流能力障礙。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宣教,告知其手術方案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適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及時換藥,發(fā)生異常情況時及時處理。試驗組采用5A護理模式結合精細化護理:①5A護理模式。5A護理模式包括評估(Assess)、同意 (Agreement)、建議 (Advise)、幫助 (Aid)、安排隨訪(Arrangement)?;颊呷朐汉鬄槠渑鋫鋵iT的護理人員,負責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干預,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臨床資料,同時填寫調查表,了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日常飲食、運動情況等;綜合調查表結果及患者各項身體檢查結果對患者病情、整體認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治療依從性進行評估,并對患者營養(yǎng)狀況、心理狀態(tài)進行專業(yè)評估,干預小組綜合患者的信息進行討論,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每周對患者進行3次宣教,告知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原理、常規(guī)治療手段、常見并發(fā)癥及其防治辦法,綜合提升患者的認知水平;告知患者日常護理方法,注意患者情緒變化并給予幫助;由營養(yǎng)師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和運動鍛煉計劃,由護理人員負責對患者進行日常監(jiān)督和管理,并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圍術期護理結束后安排定時隨訪,進一步了解患者狀況。②精細化護理。做好患者術前風險評估,明確患者存在的相關高危因素,如高齡、病情危重等,制定嚴格的應對措施;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術方法及各項措施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積極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治療信心;術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對患者進行嚴格保溫,監(jiān)測患者體征,并幫助患者采取合適的體位;術后幫助患者穿好衣服,密切關注手術切口愈合情況,及時更換敷料,保持被褥等衛(wèi)生清潔,實施呼吸道護理。
1.4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圍術期相關指標,包括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比較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圍術期相關指標試驗組的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圍術期相關指標比較(±s,h)
表1 兩組的圍術期相關指標比較(±s,h)
組別 n 進食時間 下床活動時間 排氣時間 排便時間 住院時間試驗組 55 8.33±2.41 21.41±3.55 34.51±2.41 41.82±5.11 7.21±1.55對照組 55 20.42±4.17 42.41±5.26 40.24±3.62 48.21±3.27 9.35±2.01 t 18.616 24.542 9.772 7.811 6.253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并發(fā)癥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n(%)]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后,髓核組織會從裂口突出,并對神經產生壓迫,進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癥狀。據統(tǒng)計,全球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人數占總人數的1%~2%,我國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病率為12%,患病人數超過1.5億[3],且逐年上升,呈現(xiàn)出年輕化趨勢,患者整體年齡跨度較大。精細化護理[4-5]是一種精細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護理服務,是針對患者特點制定的高質量護理干預方法,能補足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之處,從細節(jié)出發(fā),規(guī)避護理工作中的潛在風險,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在患者住院全程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息,顯著提升患者的滿意度。5A護理模式是在對患者基本臨床資料和病情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針對性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6-7],有利于幫助患者建立持續(xù)性的自我管理習慣。
本研究選擇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圍術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5A護理模式結合精細化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圍術期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試驗組的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5A護理模式結合精細化護理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5A護理模式結合精細化護理能夠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術期臨床癥狀,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