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守興,葉珊珊,陳德榮
(1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河南 商丘 476000;2商丘市醫(yī)學高等??茖W校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研室,河南 商丘 476000)
肝硬化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是由酒精、病毒、血吸蟲病等因素引起的肝臟進行性、彌漫性纖維病變。肝硬化早期癥狀不典型,可隨病情進展引發(fā)肝臟功能損傷,同時可引起門靜脈高壓,導致上消化道出血 (UGIB)的發(fā)生[1]。多數(shù)肝硬化UGIB經(jīng)內(nèi)鏡治療及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質(zhì)子泵抑制劑是治療UGIB的常用藥物,可通過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的目的[2]。血凝酶可通過促進血小板聚集及誘導纖維蛋白單體活化發(fā)揮止血作用。普萘洛爾是β受體阻斷劑,可降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3]。因此,理論上泮托拉唑、凝血酶與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UGIB具有協(xié)同作用。本研究觀察泮托拉唑、凝血酶聯(lián)合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UGIB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UGIB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 (53.86±7.71)歲;UGIB病程 (37.61±9.29)h;出血量(1 302.64±105.67)mL;Child-Pugh分級:A級13例,B級24例,C級23例。對照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37~73歲,平均年齡 (54.10±7.62)歲;UGIB病程(37.96±9.87)h;出 血 量 (1 289.59±112.53)mL;Child-Pugh分級:A級11例,B級22例,C級2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肝硬化UGIB診斷標準;②經(jīng)影像學或胃鏡檢查確診;③對本研究知情。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②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③對治療藥物過敏;④不能配合完成治療療程;⑤中途退出;⑥參與其他研究。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泮托拉唑(武漢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05)40 mg+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凝血酶 (蓬萊諾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0)1 U/次,1次/d,靜脈推注,連續(xù)治療1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普萘洛爾(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151)10 mg/次,3次/d,持續(xù)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評價:顯效:治療后24 h內(nèi)出血停止;有效:治療后24~48 h出血停止;無效:治療48 h后出血仍未停止??傆行剩剑@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C反應蛋白 (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測量門靜脈血流量(portal venous flow,PVF)、脾靜脈血流量(splenic venous flow,SVF)。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n(%)]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 (±s)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前,兩組的CRP、IL-6、IL-10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CRP、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觀察組的CRP、IL-6水平低于對照組,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該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CRP(mg/L) IL-6(ng/L) IL-10(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8.99±1.62 4.33±0.87* 86.45±14.79 20.12±4.43* 1.42±0.29 4.89±0.92*對照組 60 9.07±1.71 5.50±1.09* 85.77±15.13 26.11±5.01* 1.39±0.26 3.62±0.76*t 0.263 6.498 0.249 6.938 0.597 8.244 P 0.793 0.000 0.804 0.000 0.552 0.000
2.3 PVF、SVF治療前,兩組的PVF、SVF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PVF、SVF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PVF、SVF比較(±s,mL/min)
表3 兩組的PVF、SVF比較(±s,mL/min)
組別 n PVF SV 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780.09±145.22 551.09±106.87 380.08±78.68 278.08±55.02對照組 60 778.93±139.89 628.90±119.36 375.93±75.32 318.87±58.98 t 0.045 3.762 0.295 3.917 P 0.965 0.000 0.768 0.000
肝硬化為臨床常見的疾病,UGIB為肝硬化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泮托拉唑為質(zhì)子泵抑制劑,進入機體后可抑制胃黏膜壁細胞中氫離子活性,減少胃酸分泌,同時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進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凝塊被溶解,發(fā)揮止血作用[4]。凝血酶有效成分為類凝血激酶及類巴曲亭,在Ca2+作用下具有促進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此外,凝血酶中含有纖維蛋白單體物質(zhì),可增強機體累積性凝血功能[5]。普萘洛爾是β受體阻斷劑,可通過阻斷β1受體,減慢心率,降低心輸出量,進而減少PVF,降低門靜脈壓力;此外,普萘洛爾可通過阻斷β2受體,發(fā)揮收縮內(nèi)臟血管的作用,降低PVF及肝動脈的血液供應,降低門靜脈壓力[6-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PVF、SVF低于對照組,表明泮托拉唑、凝血酶聯(lián)合普萘洛爾可調(diào)節(jié)門靜脈、脾靜脈血流。研究[8]表明,幽門螺桿菌與肝硬化UGIB的發(fā)病關系密切,是誘發(fā)胃黏膜活動性炎癥及肝源性潰瘍的重要原因,根治感染可降低UGIB發(fā)生風險。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CRP、IL-6水平低于對照組,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泮托拉唑、凝血酶聯(lián)合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UGIB可減輕機體炎性反應,分析原因為:普萘洛爾可阻斷L選擇素表達,L選擇素可促進炎性細胞與內(nèi)皮細胞的粘附作用,誘發(fā)炎性反應;此外,普萘洛爾通過抑制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少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防止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減少細菌移植。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泮托拉唑、凝血酶聯(lián)合普萘洛爾可增強止血效果,可能與其改善門靜脈、脾靜脈血流狀態(tài)有關。
綜上所述,泮托拉唑、凝血酶聯(lián)合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UGIB的效果較好,可抑制機體炎性因子,改善門靜脈、脾靜脈血流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