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東
(樺南縣樺南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服務中心,黑龍江 佳木斯 154400)
大豆產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豆制品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且價格便宜。豆制品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歡迎,除了大豆種植技術簡單以外,還因為大豆產品非常容易消化,各年齡段的人都可以食用。
我國有著多年大豆種植歷史,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但是由于大豆產品經常受到病蟲害、干旱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大豆產品的產量難以提升,出現大量癟粒等品質較差的大豆。我國大豆質量存在很大缺陷,必須針對該問題調整種植技術,從而提升大豆質量。
提高大豆產量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種植地。
首先,必須要保證土地較為平整且肥沃,內部含有的石塊等雜質較少。在選擇土地時要觀察內部是否含有之前種植農作物的殘余秸稈等物質,殘余物質過多會影響大豆生長。通常情況下要利用機械設備清除,在土地解凍前清除效果更好。
其次,需要翻整土地,將翻整深度控制在20 cm 左右,主要作用是防止土地表面結塊,避免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田間可能會存在一些較大的石塊,需要及時清除,避免后續(xù)大豆在種植的過程中,石塊等物質影響大豆扎根。除了需要考慮土地的位置以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一季度種植過大豆的土地不能連續(xù)播種。主要原因是土地中含有大量影響大豆生長的害蟲蟲卵,這些蟲卵通常2~3 年才會死去,因此需要定期更換土地種植的農作物種類,防止害蟲影響大豆品質。并且大豆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土地中的鐵、鉬等稀有元素,重復種植大豆會導致大豆缺乏必要的生長元素,出現發(fā)育不良的問題??偟膩碚f,對于選擇的土地而言,必須保證土地內部含有豐富的養(yǎng)分,能夠滿足大豆后期生長的養(yǎng)分充足,并且要根據當地的實際地質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以及種植方法。
選擇好合適的土地后,最重要的是要選擇高品質的種子,如果僅將影響大豆生長的其他因素設置到最佳狀態(tài),而沒有選擇合適的種子,也會影響大豆品質。在選擇種子時,一般上需要將種子浸泡在干凈的水中,一方面可以去除種子中的雜質,另一方面質量不合格的種子會漂浮在水面上方,可以去除品質差的種子,之后再將種子曬干開始播種[1]。
種子質量會直接影響大豆的最終產量,一般可以采用人工谷物分選或者種子分選的方式,去除內部破皮種子、害蟲以及一些雜質,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在不同地質條件下應選擇不同的大豆品種,例如缺水干旱的地方選擇適應性強的種子。所有種植前的準備工作都是為了保證大豆茁壯生長,能夠抵抗大風、暴雨等環(huán)境因素。
科學的種植時間是保證大豆高發(fā)芽率的關鍵,一般大豆的最佳種植時間是4 月末至5 月初,并且要將土壤溫度嚴格控制在8~10 ℃,土壤中的含水量要適中,最好保持在20%左右。大豆耕種時需要保證一個坑洞播種兩枚種子的標準,確保耕種深度為3~4 cm。之前大豆種植基本依靠人工耕種,所以無法保證耕種深度以及間距,影響大豆的發(fā)芽率,且人工種植還會影響之前種植的大豆種子。
隨著農業(yè)機械化的推進以及機械設備的日益完善,依靠機械設備播種已經成為目前最常見的種植方式,不僅種植效率高,而且蓋土更加均勻,可提升大豆品質。除此之外,極端天氣也會導致大豆種子死亡等,所以在播種前必須要時刻關注天氣狀況并做好充分的預防措施,能夠及時應對突發(fā)狀況。
大豆的科學種植僅是前期工作中的一個部分,后期的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如果管理不當,會導致大豆田間的雜草過多,雜草會與大豆種子爭奪田間營養(yǎng)。如果大豆長期處于缺水和缺少養(yǎng)分的環(huán)境下,生長狀況會受到極大影響,產量也會下降。
施肥工作是大豆種植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施肥前,需要觀察大豆種子的發(fā)芽情況,對于發(fā)芽率較低的地方,需要通過人工補苗,從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之后需觀察大豆枝葉的生長情況,若枝葉茂盛,可以省去施加尿素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種植成本。除此之外,施肥時要盡量保證均勻性,避免有的區(qū)域富含大量肥料而其他區(qū)域缺乏肥料。在購買肥料的同時要保證不同肥料的配比,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促進大豆生長,大豆品質也會隨之提升。大豆屬于耐旱性植物,如果田間含水量過大,會導致大豆根部缺氧,從而出現腐爛的現象,影響其結果率。所以在夏季降水量過多時,要及時排出田間積水,防止大豆死亡。
大豆的種植密度對于大豆的生長發(fā)育有著重要影響之前人們往往認為種植越密集,大豆產量越多。實際上,很多大豆種植地由于密度過高,導致大量大豆種子無法完成光合作用,造成大豆生產速度緩慢,同時產量也隨之下降,還會導致大豆的個頭很小,不符合優(yōu)質大豆的要求。因此,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必須使大豆種植人員了解一定的科學種植知識,從而提升他們的種植技術水平。
(1)根據生產管理系統(tǒng)、倉庫管理系統(tǒng)、設備管理系統(tǒng)提供的基礎數據,分別進行成本單價核算和成本總價核算。
合理密植并不是完全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播種,而是根據大豆品種的實際特點、土地肥沃程度合理種植。對于植株較高大的品種,種植時需要適當稀植,使其后期生長時不會對周圍植株造成影響;如果大豆品種是緊湊型,可以適當密植??偟膩碚f,大豆種植既要保證其科學性,同時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種植方法。大豆種植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開花率高而結果率低的問題,這種情況通常需要人工授粉,提升其結果率。
大豆在生長過程中最怕遇到病蟲害侵擾。因為大豆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并生成適合其生長的各種成分,而病蟲害會啃食大豆植株的葉片,阻礙大豆的生長活動,逐漸出現枯萎、死亡的狀況,所以工作人員必須經常到大豆田間巡查管理,在發(fā)生病蟲害的早期就進行控制,防止發(fā)生更嚴重的問題,避免農民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
以往人們防治病蟲害時會大量施用農藥,雖然效果很好,但是農藥會隨著地下水進入土地深處,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目前很多地區(qū)已禁止使用農藥,避免農藥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長期大量施用農藥會使很多病蟲害產生耐藥性,導致農藥失效,因此必須尋求科學且環(huán)保的防治病蟲害方法。每種害蟲都有天敵,可以借助天敵消滅害蟲,該方法在近些年得到快速發(fā)展,可以更加高效地消滅害蟲,最重要的是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土地出現結塊現象,導致植株的有氧呼吸受到阻礙,所以要經常翻耕土地,保證土地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最重要的是在鋤地的過程中可以去除一些患病的植株。但是要想徹底解決病蟲害問題,必須從根本上進行控制??梢赃x用耐病蟲害的種子,同時還需要經常檢測大豆植株,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
雜草和大豆植株都是依靠田地中的養(yǎng)分生長,是互相競爭的關系。如果不能及時清除田間的雜草,會導致雜草逐漸占領整片土地,大豆會因缺乏養(yǎng)分而死亡。以往人們是借助農藥進行除草,導致很多雜草產生了耐藥性,同時使用農藥也會影響大豆的品質,雖然大豆能夠繼續(xù)增長,但是收獲的個頭很小,出油率較低,影響了大豆的最終產量。
傳統(tǒng)的人工除草工作效率低,會影響大豆生長。必須改善傳統(tǒng)方法,定期檢查大豆的生長狀況并合理管理種植地,在種植中期耕地,防止土地板結。耕地完成后,需要測量田地的溫度以及濕度,為大豆的正常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去除田間雜草時需要合理規(guī)劃,有效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取代傳統(tǒng)的農藥除草方式,避免出現耐藥性,同時能夠避免破壞土壤。在規(guī)劃除草的過程中,要分析農作物的生產周期,合理劃分,分析各個階段大豆的生長情況以及大豆與雜草之間產生的競爭關系,定期安排除草工作,能夠提高除草效率,避免反復除草,減少工作量。
在澆水過程中,要分析當地的天氣情況,如果雨水不充分,要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盡可能提高大豆的產量以及質量[2]。
因為大豆的根部在土層下方,所以必須做好大豆的防澇及排水工作。尤其是對于北方地區(qū)而言,夏季雨水較多,很容易發(fā)生澇災,如果不及時防澇排水,會導致大豆根部長期處于積水中,此時大豆根系會進行無氧呼吸,出現嚴重的腐爛問題,大豆也會因此枯萎,導致前期所做的工作功虧一簣。
在開展防澇排水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定期監(jiān)控天氣情況,尤其是在降水較為充沛的情況下,加之天氣變化多樣,可能會影響相關工作的展開。如果在降水天氣開展防澇排水工作,無法更好地保護大豆的根部,會出現一定的損失,不利于提高大豆的產量和總體質量。
大豆落花落莢也是影響其最終產量的主要原因,很多大豆的花朵在授粉完成后掉落,影響了大豆的結果率。通過調查以及查詢資料可知,有以下幾項因素導致大豆發(fā)生落花落莢。
在大豆生長過程中,土壤中富含的養(yǎng)分較少,不能滿足大豆的生長發(fā)育需求。
種植大豆時遭遇連續(xù)陰雨天氣會導致光合作用受阻,或大豆在某段時間內遭受嚴重的病蟲害侵害或暴風雨襲擊,導致大豆種子生長失調,從而出現嚴重的落花落莢現象。
可通過以下幾方面措施預防大豆落花落莢。
必須嚴格按照耕種規(guī)范以及種植步驟耕種大豆,每一環(huán)節(jié)都不能疏忽,提高播種質量,做好中期除草、施肥以及耕地工作,為大豆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
可以借助藥劑等降低大豆落花落莢率,可以在大豆植株上噴灑適量的防落劑。
需要根據大豆的生長特點以及生長周期開展必要的工作。在大豆花莢期遇到干旱天氣時必須及時澆水,防止含水量過少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同時要噴灑生長調節(jié)劑,解決大豆生長失調的問題,從而控制大豆落花落莢。
大豆在生產期結束后必須及時收獲,才能保證大豆的產量達到最大值。如果大豆收獲時間過早,大豆生長期變短,容易導致大豆沒有完全發(fā)育,可能會出現大量癟粒,影響大豆品質;如果收獲時間過晚,很容易導致大多數成熟品種自然掉落,導致產量降低,因此,大豆收獲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黃金收獲期一般是在大豆成熟后的3~7 d。以往大豆收獲都是依靠人工完成,容易出現漏采的情況。由于人工精力有限,再加上天氣炎熱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采摘一定時間后會感到疲憊,從而降低工作效率?,F在大多數依靠機械采摘,不僅能夠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采摘速度更快,還能夠避免漏采。如果采摘時大豆中含有較多的水分,可以連帶豆莢一同采摘,之后在陽光下充分晾曬,最后再脫粒。
大豆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老年人多喝豆奶可以防止骨質疏松。大豆對于人體有眾多益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大豆產品可以改善人們的身體狀況。大豆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營養(yǎng)需求,同時大豆內部的特殊結構也使其可以嚴格控制人們的血糖與脂肪含量。大豆含有能夠抑制胰酶的物質,可以促進糖尿病人的吸收能力,并防止血糖升高,同時還可以提高糖尿病人的抵抗力。大豆功效眾多,人們很重視大豆品質,因此必須不斷改善我國大豆的質量。
根據史料得知,大豆起源于我國,并且逐漸傳入其他國家,當前大豆的種植范圍十分廣泛。由于我國種植大豆的時間較長,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通過不斷采取產品優(yōu)化等措施,我國大豆的品質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由于種植環(huán)節(jié)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我國目前培育的大豆并不能完全滿足高產量、高品質的要求,仍需要不斷加強對大豆種植技術的研究,完善當前的種植技術。
當前我國大豆的品種眾多,不同種類的大豆特點也有所不同,有著不同的營養(yǎng)價值。除了種植大豆以外,我國還大量研發(fā)豆制品,使我國的豆制品行業(yè)快速發(fā)展。
豆制品的加工工藝和處理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我國研發(fā)了很多品味好、營養(yǎng)價值高的豆制品,滿足了人們的味蕾需求,同時出口量也隨之增加。為了確保豆制品的品質,對于大豆種植技術的要求也隨之提升。要科學育苗,做好大豆種植前的準備工作,如果存在土地肥沃程度不足等情況,需要根據當前土地政策合理規(guī)劃。目前我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優(yōu)化大豆種植技術,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豆品質直接決定大豆的經濟效益,進而改善農民的生活。必須積極尋找提升大豆品質的科學種植方法,同時要走向農村,向農民普及科學的種植知識,完善當前大豆種植方法,改正存在缺陷的方法,從根本上提升我國大豆的質量,提高我國大豆產業(yè)在國際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