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常煒,侯書旺,夏鵬亮,姚 振*
1.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省荊州市荊秘路88號 434025
2.湖北省煙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湖北省恩施市施州大道119號 445000
煙田雜草是侵入性的非栽培物種,其與煙草植株爭奪光照和養(yǎng)分,并影響田間的通風條件,雜草本身也容易遭受許多病蟲的侵害,是蚜蟲等的寄主,嚴重影響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化學防除是目前應用較廣的雜草防除方法,但存在威脅煙草質量和污染土壤[1]等潛在問題,且農藥殘留對人體也有危害[2],導致近年來煙田雜草防除向綠色防控的方向轉變。針對不同煙田雜草群落結構及發(fā)生規(guī)律采取對應的防除措施,是減少除草劑使用的基礎,也是綠色防控的依據(jù)。
烤煙煙田雜草群落結構和發(fā)生規(guī)律的相關研究較多,如李錫宏等[3-4]通過樣方法調查了湖北宜昌市和十堰市煙田雜草的種類,2個地區(qū)煙田雜草分別有62種和53種;李儒海等[5]通過樣方法調查了襄陽市的煙田雜草,發(fā)現(xiàn)50 種雜草;李錫宏等[6]通過樣方法調查湖北省內28個鄉(xiāng)鎮(zhèn)煙田雜草,結果顯示共有雜草95種。此外,上述研究均發(fā)現(xiàn)煙田雜草的種類構成受到海拔的影響,一般來說,低海拔地區(qū)的雜草種類較多。然而,目前關于雪茄煙田雜草綠色防控的相關研究還鮮見報道。湖北省來鳳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 400 mm,日照1 400 h,相對濕度81%,雨量充沛,與厄瓜多爾優(yōu)質雪茄原料主產區(qū)氣候接近,是良好的雪茄煙葉種植區(qū)。因此,在來鳳縣選取有代表性的雪茄煙田,利用樣方法和踏查法進行雜草種類鑒定和數(shù)量統(tǒng)計的系統(tǒng)調查,旨在明確該地雪茄煙田的雜草種類、發(fā)生規(guī)律、群落結構及優(yōu)勢種,并提出合理的雜草防除建議,為雪茄煙田的綠色防控提供參考。
在來鳳縣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雪茄煙田作為樣地進行研究,分別為浸水鄉(xiāng)桶子村,舊司鎮(zhèn)巖蜂窩村,舊司鎮(zhèn)鎖洞村和舊司鎮(zhèn)巖朝門村,在調查期間不對樣地的雜草進行防除處理。
調查于5月移栽期、6月煙葉旺長期、7月煙葉現(xiàn)蕾期和8月煙葉成熟期等4個時期進行。除煙草移栽期采用踏查法[7]進行調查外,其他時期均采用樣方法[8]進行,樣方大小0.5 m×1.0 m,每個樣地調查9個樣方,采用倒“W”字法確定樣方位置,統(tǒng)計雜草種類和數(shù)量。
移栽期采用Clements 多度記錄法[9]評估種群數(shù)量,將單位面積上評估的某物種的數(shù)量記錄為優(yōu)勢、豐盛、常見、偶見、稀少和很少6個等級[10]。樣地內雜草的種類主要參考中國植物志網站(http://frps.eflora.cn)和中國外來入侵物種信息系統(tǒng)(http://ias.iplant.cn)進行鑒定。煙葉旺長期、現(xiàn)蕾期和成熟期對樣方內雜草數(shù)量采取目測法[11]進行估量。調查雜草的種類和數(shù)量,計算相對頻率(RF)、相對均度(RU)、相對密度(RD)和相對多度(RA)[12]。計算公式如下:
我國近10 年開展過煙田雜草調查的地區(qū)主要有遼寧?。?3]、黑龍江?。?4]、河南省[15]、貴州?。?6-19]、湖北?。?-6]、江西?。?0]、四川省[21-22]、福建?。?2]及廣東省[23-24],以上地區(qū)煙田優(yōu)勢雜草共有44 種,隸屬于17 科36 屬。采用Sorensen 相似性系數(shù)(Similarity coefficient,SC),對來鳳縣雪茄煙田和這些地區(qū)煙田的雜草群落調查結果進行相似性分析,計算方法見公式(5)[25-26]:
式中:SC 表示雜草群落相似性系數(shù);ω表示2個雜草群落中的共有物種;a 表示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群落中物種總數(shù);b 表示各個省份煙田雜草群落中物種總數(shù)。根據(jù)群落相似性系數(shù)SC 數(shù)值大小,可劃分為3個區(qū)間表示不同的相似程度:0~0.50、0.50~0.80 和0.80~1 分別代表關系較遠、關系較密切和關系最密切[27]。
移栽期,來鳳縣4個樣地的雪茄煙田共有32 科79種雜草(表1)。其中菊科(Asteraceae)有12種,占總數(shù)的15.18%;禾本科(Poaceae)有11 種,占總數(shù)的13.92%;蓼科(Polygonaceae)有6 種,占總數(shù)的7.59%;莧科(Amaranthaceae)有4 種,占總數(shù)的5%;蕁麻科(Urticaceae)有4 種,占總數(shù)的5%;毛茛科(Ranunc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唇形科(Lami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各有3 種,分別占總數(shù)的3.79%;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車前科(Plantaginaceae)、傘形科(Apiaceae)、酢漿草科(Oxalidaceae)和母草科(Linderniaceae)各有2 種,各占總數(shù)的2.53%;其余17科各有1種,分別占總數(shù)的1.26%。優(yōu)勢種為黃花蒿(Artemisia annua)、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和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外來入侵物種共有11 種,菊科(Asteraceae)的入侵物種最多,其次是莧科(Amaranthaceae),這些物種入侵后能夠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并建立群落,說明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強,可能會影響煙葉的生長。
由表1可知,喜濕類雜草有38 種,如藎草(Arthraxon hispidus)、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和碎米莎草(C.iria)等,占總數(shù)的48.10%;Clements 多度為常見及以上級別的有25種,其中喜濕類雜草有11 種。由上述結果可見該地區(qū)喜濕類的雜草種類較豐富。
表1 來鳳縣雪茄煙田移栽期雜草發(fā)生種類Tab.1 Species of weeds occurred in cigar tobacco fields during transplanting in Laifeng County
來鳳縣4個調查樣地田間環(huán)境較相似,有16 種雜草為4個樣地的共有雜草,占雜草總數(shù)的20.25%,分別為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鐵莧菜(A.australis)、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霧水葛(Pouzolzia zeylanica)、香絲草(Erigeron bonariensi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iae)、黃花蒿(A.annua)、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半夏(Pinellia ternata)、鬼針草(Bidens pilosa)、蔊菜(Rorippa indica)、水芹(Oenanthe javanica)、碎米莎草(C.iria)和珠芽景天(Sedum bulbiferum)。其中9 種為喜濕類雜草,占共有雜草總數(shù)的56.25%,說明4個樣地雪茄煙田濕度均較大。
根據(jù)煙葉旺長期、現(xiàn)蕾期和成熟期的調查結果計算所有雜草的RA,將RA≥10%的雜草種類列為防控重點,需重點防控的雜草有11 種,分別是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碎米莎草(C.iria)、鐵莧菜(A.australis)、馬唐(D.sanguinalis)、水芹(O.javanica)、黃花蒿(A.annua)、霧水葛(P.zeylanica)、光頭稗(Echinochloa colona)、藎草(A.hispidus)和尼泊爾蓼(Polygonum nepalense)。
需重點防控的雜草在3個時期的RF、RU、RD 和RA 見表2。其中光頭稗(E.colona)、尼泊爾蓼(P.nepalense)和藎草(A.hispidus)的發(fā)生時期較晚,尼泊爾蓼(P.nepalense)的發(fā)生具有階段性的特點。由于調查期間無人工翻耕和藥劑處理,需重點防控的雜草在3個時期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化,馬唐(D.sanguinalis)和碎米莎草(C.iria)變化幅度較大,其中碎米莎草(C.iria)競爭力較弱,隨著時間的推移,RA 逐漸減少;其余雜草變化幅度不大,較為穩(wěn)定。出現(xiàn)這種變化可能是種間競爭的結果。
表2 煙葉旺長期、現(xiàn)蕾期和成熟期重點防控雜草的群落特征Tab.2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key weeds to be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at tobacco fast growing stage,flower budding stage and mature stage(%)
需重點防控的11 種雜草中,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碎米莎草(C.iria)、鐵莧菜(A.australis)、水芹(O.javanica)和藎草(A.hispidus)是喜濕類雜草,共占重點防控雜草總數(shù)的45.45%,其在旺長期、現(xiàn)蕾期和成熟期的RA 之和分別為95.25%、104.10%和93.05%。結果表明,現(xiàn)蕾期時喜濕類雜草RA 更高,這可能是由于該時期打頂后煙葉減少,抵達地面的光照更多,而隨著氣候變化,RA也逐步減少。
競爭力較強的8 種重點防控雜草RA 變化如圖1所示。黃花蒿(A.annua)、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和鐵莧菜(A.australis)呈先升后降趨勢;馬唐(D.sanguinalis)、牛筋草(E.indica)和水芹(O.javanica)呈先降后升趨勢;碎米莎草(C.iria)直線下降;霧水葛(P.zeylanica)直線上升;8 種雜草的平均RA逐步降低。
圖1 重點防控雜草的相對多度變化Fig.1 Relative abundance change of key weeds to be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現(xiàn)蕾期時正值雨季,喜濕類雜草如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和鐵莧菜(A.australis)競爭力增強,與煙葉旺長期相比該時期RA 升高,而水芹(O.javanica)和碎米莎草(C.iria)競爭力減弱。從現(xiàn)蕾期到成熟期,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和碎米莎草(C.iria)RA 均降低約14%,但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繁殖能力強,與其他種類相比仍占較大優(yōu)勢,防除也更困難。
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群落與1.3 節(jié)中9個省份共15個地區(qū)的煙田雜草群落的相似性分析結果見表3。結果表明,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群落與15個地區(qū)的煙田雜草群落相似性均偏低,相似性系數(shù)均在0.50 以下,雜草群落間差異較大,這可能是由于來鳳縣特殊的種植環(huán)境導致。
表3 煙田雜草群落相似性分析Tab.3 Similarity analysis between weed communities in tobacco fields
經調查,上述9個省份15個地區(qū)中優(yōu)勢雜草共計44 種,其中喜濕類雜草有13 種,占優(yōu)勢雜草總數(shù)的29.54%;而來鳳縣雪茄煙田所有優(yōu)勢雜草中喜濕類雜草占比更高,這可能與來鳳縣濕潤的種植環(huán)境有關,不同地區(qū)煙田雜草的群落結構和發(fā)生規(guī)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該研究結果與河北省滄州地區(qū)棉田雜草群落組成[28]一致。
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群落與9個省份15個地區(qū)的煙田雜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數(shù)較低,差異性較大,具有特殊性,可能原因有:①來鳳縣位于武陵山區(qū)內,屬于喀斯特地貌區(qū),無助力擴散及動物取食都難以遠距離傳播種子,山脈也為天然的屏障,外來物種難以進入;②來鳳縣海拔在800 m左右,其他15個地區(qū)海拔在500 m 左右,不同的海拔、坡位、氣候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會影響雜草種子庫[29];③土壤系統(tǒng)和植被是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植物區(qū)系的構成和土壤pH 值顯著負相關[30]。上述15個地區(qū)中,黑龍江省主要是pH 均值為6.67 的黑土區(qū)[31],豫中地區(qū)為中性偏堿的中壤土和重壤土[32],貴州省以pH 均值為7.31 的石灰土為主[33],遼寧省主要是pH 均值為6.24的壤質土[34],而來鳳縣主要為pH 值低于6.50 的黃紅壤和黃壤[35-36]。地理位置和田間環(huán)境等都會影響煙田雜草群落構成,來鳳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其雪茄煙田雜草群落構成具有特殊性。
此外,調查期間還觀測到來鳳縣4個調查樣地中巖峰窩村與其他3個樣地相比雜草高度和密度更小,這可能是因為巖峰窩村在冬季煙葉采收后,及時進行了人工翻耕和覆蓋黑色薄膜等物理防治措施;而其他3個樣地以化學防除[37]為主,防除效果不佳,這可能是由于潮濕的種植環(huán)境使藥劑易被雨水稀釋,黏附能力降低。潮濕的種植環(huán)境使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中喜濕類雜草占比更多,達48.10%,其中RA 占比較高的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和鐵莧菜(A.australis)競爭能力強,防除較困難,針對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喜濕的特點,下一步可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措施[38-43]防除雜草。
通過踏查法和樣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的種類、發(fā)生規(guī)律及群落特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來鳳縣雪茄煙田雜草有32 科79種,煙草移栽期優(yōu)勢種有黃花蒿(A.annua)、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碎米莎草(C.iria)和鐵莧菜(A.australis);煙草旺長期、現(xiàn)蕾期和成熟期需要重點防控的雜草有空心蓮子草(A.philoxeroides)、牛筋草(E.indica)、碎米莎草(C.iria)、鐵莧菜(A.australis)、馬唐(D.sanguinalis)、水芹(O.javanica)、黃花蒿(A.annua)、霧水葛(P.zeylanica)、光頭稗(E.colona)、藎草(A.hispidus)和尼泊爾蓼(P.nepalense)。來鳳縣與其他9個省份15個地區(qū)的煙田雜草調查結果相比差異較大,相似性系數(shù)均在0.50 以下,且來鳳縣優(yōu)勢雜草中喜濕類雜草占比更高,達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