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琴,吳 帆,2,張勝鋒,譚炎林,臧 寧,晁耐霞,吳群英,周青鳥**
(1.廣西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廣西南寧 530021;2.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高等學校生物分子醫(y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廣西南寧 530021;3.廣西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廣西南寧 530021)
腎細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最常見的組織學亞型是腎透明細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約占腎細胞癌患者的80%-90%[1]。腎透明細胞癌易轉移,在進行部分或根治性腎切除術后仍有約30%的患者會復發(fā),預后差[2]。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生物標志物來對腎透明細胞癌進行早期診斷,并對患者進行個性化治療。
N-乙酰半乳糖胺轉移酶家族(GALNTs)有20個成員,包括GALNT1-14和GALNTL1-L6[3,4]。GALNTs作為黏液蛋白糖基化的誘導劑,其表達可以改變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能力和耐藥性[3,4],對人類泌尿生殖系統(tǒng)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有影響[5]。例如,GALNT1突變引起的糖基化異常與膀胱癌的發(fā)生有關,GALNT3在惡性程度較高的腎細胞癌和前列腺癌患者中高表達[3];GALNT4高表達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無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明顯升高,GALNT10的高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的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分期進展相關[6,7]。因此,可推測GALNTs參與了泌尿生殖系統(tǒng)中大多數(shù)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移。GALNT14不僅能抑制細胞遷移、改變細胞形態(tài),而且會導致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增殖不足或過度,從而導致生長缺陷[6]。GALNT14在人類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能引起破壞性的孟德爾突變,從而導致胚胎死亡[8]。另外,GALNT14還可以改變凋亡信號的組織侵襲性,調節(jié)癌細胞的遷移,從而對乳腺、肺、胃腸道和卵巢惡性腫瘤的預后產(chǎn)生影響[4,9]。但迄今為止,對GALNT14的研究大多為其在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所起的作用[1,10,11],尚無全面的生物信息學分析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因此,本研究利用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數(shù)據(jù)庫探討GALNT14對腎透明細胞癌患者預后的影響,旨在發(fā)掘與腎透明細胞癌治療相關的潛在生物標志物。
所有與腎透明細胞癌相關的數(shù)據(jù)(包括臨床信息和相應的mRNA表達數(shù)據(jù))均從TCGA數(shù)據(jù)庫(https://portal.gdc.cancer.gov/)下載。使用Perl軟件和R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排序和提取,并將表達式數(shù)據(jù)與臨床數(shù)據(jù)合并。無臨床信息、mRNA表達數(shù)據(jù)的病例,以及非原發(fā)性腎透明細胞癌的病例被排除在外。最終,共611例具有詳細GALNT14表達數(shù)據(jù)的腎透明細胞癌原發(fā)腫瘤組織樣本和537組從TCGA下載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TNM分期及其生存狀況)用于后續(xù)分析。
使用帶“l(fā)imma”軟件包的R軟件去除重復基因,即取重復基因的平均值,提取單基因表達量。將R軟件的“beeswarm”軟件包與Perl軟件相結合,進行差異表達分析及配對差異表達分析,比較TCGA數(shù)據(jù)庫中GALNT14在癌旁樣本和腎透明細胞癌樣本中的表達水平?;赥CGA和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GTEx)數(shù)據(jù)庫中9 736個腫瘤樣本和8 587個正常組織樣本,在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GEPIA)數(shù)據(jù)庫——由北京大學研制開發(fā)的在線應用數(shù)據(jù)庫(http://gepia.cancer-pku.cn/)中分析GALNT14在癌癥和正常癌旁組織中RNA的表達差異,驗證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另外,采用Starbase v3.0 (http://starbase.sysu.edu.cn/)、UALCAN (http://ualcan.path.uab.edu/)等在線分析工具和CCLE數(shù)據(jù)庫(https://portals.broadinstitute.org/ccle/about)進一步驗證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的表達水平。
用Perl軟件檢測GALNT14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臨床特征的相關性,使用Logistic回歸分析GALNT14表達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臨床意義。以從TCGA下載的539個腎透明細胞癌樣本的中位數(shù)為分界點,將樣本分為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兩部分。利用R軟件Logistic回歸分析GALNT14在高/低表達組中的表達水平是否存在差異及差異程度。采用GEPIA數(shù)據(jù)庫和UALCAN在線分析工具檢測GALNT14的表達特征。
使用Perl軟件從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中提取臨床樣本數(shù)據(jù)的信息矩陣,將生存分析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相結合,并使用R軟件及閾值為P<0.05的“生存”軟件包進行l(wèi)og-rank檢驗,計算P值,分析GALNT14表達組間的總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差異。同時,采用GEPIA數(shù)據(jù)庫、Starbase v3.0、UALCAN及Kaplan-Meier Plotter (http://kmplot.com/analysis/)在線分析工具檢測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表達及預后(總生存率或無病生存率)。使用R軟件的Survival和SurvMiner軟件包進行COX回歸分析,對影響患者OS的預后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確定GALNT14的預后價值。采用單因素COX回歸分析估計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總生存期與GALNT14表達水平的相關性,采用多因素COX回歸分析驗證GALNT14表達與生存期、其他臨床特征的相關性,其中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使用UALCAN在線分析工具來評估腎透明細胞癌中GALNT14啟動子的甲基化修飾水平及其與臨床特征的關系。分析步驟為①選擇功能鍵:TCGA;②輸入基因類型:GALNT14;③選擇樣本類型: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④鏈接分析:Methylation;⑤選擇不同腫瘤亞類中啟動子甲基化狀態(tài):樣本類型、年齡、性別、分級和轉移狀態(tài)等。另外,使用β值表示DNA甲基化程度,范圍從0(未甲基化)到1(完全甲基化)。β值為0.50-0.70時表示超甲基化,β值為0.25-0.30時表示低甲基化[12]。
為探究GALNT14的共表達基因及其表達水平,本研究使用LinkedOmics數(shù)據(jù)庫(一個公開門戶網(wǎng)站,包含來自 TCGA 的32種癌癥的多組數(shù)據(jù),http://www.linkedomics.org/)和GeneMANIA數(shù)據(jù)庫(http://genemania.org)分析其基因共表達情況。從STRING數(shù)據(jù)庫(https://www.string-db.org/)中獲得與GALNT14相互作用的蛋白質,并在LinkedOmics 網(wǎng)站中的 LinkFinder 模塊中分析GALNT14共表達基因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表達水平。分析步驟為 ①選擇腫瘤類型:腎透明細胞癌(KIRC);②選擇數(shù)據(jù)類型:RNAseq、HiSeq RNA;③選擇樣本類型:不輸入;④選擇數(shù)據(jù)屬性:GALNT14;⑤選擇靶數(shù)據(jù)類型:Clinical;⑥選擇統(tǒng)計方法:非參數(shù)檢驗。本研究中輸入“GALNT14”,物種類型選擇“人類”,置信度選擇“Medium 0.400”,相互作用最大數(shù)選擇“20”。
利用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http://www.genome.jp/kegg/)對腎透明細胞癌中與GALNT14相關的潛在生物信號通路進行研究。根據(jù)GALNT14mRNA的中位數(shù),將所有基因按順序排列后分為GALNT14高表達組(n=269)和GALNT14低表達組(n=270)。GSEA每次分析均執(zhí)行1 000個基因組序列。此外,為使多途徑富集結果更明了,使用R軟件的“ggplot2”軟件包、“plyr”軟件包、“grid”軟件包和“gridExtra”軟件包對GALNT14進行多基因集富集分析。用歸一化富集評分(NES)對每個表型富集的途徑進行分類,標準化P值(NOMP值)<0.05的基因集被認為顯著富集。
根據(jù)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年齡劃分標準,將各年齡人群按照以下標準劃分:18-65歲為年輕人、66-79歲為中年人和80-99歲為老年人,這3個年齡組在本研究中的比例分別為65.5%、29.8%和4.7%,平均年齡為61歲。本研究中,腎透明細胞癌的組織學分級包括G1、G2、G3、G4和GX,G1占2.6%,G2占42.8%,G3占38.5%,G4占14.5%,GX占0.9%;病理學分期中Ⅰ期269例(50.1%),Ⅱ期57例(10.6%),Ⅲ期125例(23.3%),Ⅳ期83例(15.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特征
續(xù)表
差異表達分析結果顯示,與正常癌旁組織相比,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組織中顯著高表達[P=1.433e-25,圖1(a)]。配對差異分析結果表明,腫瘤組織中GALNT14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1.752e-18,圖1(b)]。GEPIA數(shù)據(jù)庫分析結果顯示,與正常癌旁組織(n=100)相比,GALNT14的表達水平在腎透明細胞癌(n=523)中明顯上調[P<0.05,圖1(c)]。StarBase v3.0數(shù)據(jù)庫分析結果顯示,與相鄰正常組織(n=72)相比,腎透明細胞癌組織(n=535)中GALNT14的表達水平明顯上調[(P<0.05,圖1(d)]。UALCAN在線工具分析結果顯示,和正常癌旁組織(n=72)相比,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n=533)中顯著高表達[P=1.62e-12,圖1(e)]。此外,為驗證上述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通過CCLE數(shù)據(jù)庫分析證實,GALNT14在人腎透明細胞癌ACHN細胞和腎癌A498細胞中高表達。綜上,所有結果均顯示GALNT14在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癌旁組織,表明GALNT14可能是影響腎透明細胞癌預后的潛在關鍵基因。
圖1 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及正常癌旁組織中的表達情況
GALNT14在臨床分期[P=0.009,圖2(a)]、T期[P=4.104e-05,圖2(e)]、M期[P=0.005,圖2(f)]和生存狀態(tài)[P=3.988e-05,圖2(h)]這些不同亞組間的表達有顯著差異,在組織分級[P=0.059,圖2(b)]、年齡[P=0.468,圖2(c)]、性別[P=0.084,圖2(d)]和N期[P=0.168,圖2(g)]這些亞組間的表達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亞組分析顯示,腎透明細胞癌中GALNT14的高表達與分期、分級和年齡等臨床特征顯著相關(P<0.05,表2)。同樣,UALCAN在線分析工具檢測結果顯示GALNT14在分期[圖3(a)]、分級[圖3(b)]、年齡[圖3(c)]、性別[圖3(d)]和N期[圖3(e)]表達上調,且分級和分期的等級越高,GALNT14的表達越少[圖3:(a)(b)]。此外,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GALNT14與臨床病理特征相關,且預后良好,此外,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表達具有顯著的性別差異(P=2.21e-02,表2)。
圖2 GALNT14的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臨床特征的相關性
表2 Logistic 回歸和UALCAN中 GALNT14表達量與臨床病理學的相關性分析
*P<0.05,**P<0.01,***P<0.001
GALNT14在GEPIA、Starbase v3.0、UALCAN、Kaplan-Meier Plotter等分析中的結果均顯示GALNT14的高表達與患者的高OS相關,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圖4:(a)-(d)]。最后,森林圖顯示GALNT14的表達與OS之間的相關性(圖5)。由上述可知GALNT14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OS顯著相關。此外,GEPIA結果顯示,GALNT14的高表達與患者的低DFS相關[圖6(a)]。Kaplan-Meier >Plotter結果也顯示,GALNT14高表達與患者的低DFS相關[(P=0.009 1,圖6(b)]。由此可知,GALNT14表達上調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DFS負相關。
圖4 GALNT14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總生存率的相關性
*P<0.05,**P<0.01,***P<0.001
圖6 GALNT14的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無病生存率的相關性
單因素COX分析顯示,在腎透明細胞癌中GALNT14表達越高,OS越高[風險比HR=0.75,95%置信區(qū)間(CI)為0.66-0.86,P<0.001]。如表3所示,與OS相關的其他臨床病理變量包括臨床分期(HR=1.86,95% CI為1.54-2.25,P=1.26e-10)、區(qū)域淋巴結受累情況(HR=2.93,95% CI為1.52-5.67,P=0.001)和遠處轉移(HR=4.07,95% CI為2.63-6.30,P=2.76e-10)。另外,多因素COX分析顯示,GALNT14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OS顯著相關(HR=0.74,95% CI為0.63-0.86,P=0.000 1)。GALNT14表達還與腎透明細胞癌的組織分級(HR=1.49,95% CI為1.06-2.09,P=0.02)、患者年齡(HR=3.32,95% CI為1.42-7.72,P=0.01)相關。由此可知,GALNT14可作為腎透明細胞癌的獨立預后因子。
表3 GALNT14與OS相關性的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與正常癌旁組織相比,腎透明細胞癌中GALNT14啟動子的甲基化水平較低[P<0.001,圖7(a)、表4]。此外,根據(jù)不同的臨床特征對GALNT14啟動子的甲基化水平進行評估,結果發(fā)現(xiàn)DNA甲基化在腫瘤分級和臨床分期等指標上也有所不同[圖7:(b)-(f)],其與GALNT14轉錄、蛋白質的翻譯水平呈相反趨勢。從上述結果可以推斷,提高GALNT14啟動子的甲基化水平可能會下調腎透明細胞癌中的GALNT14表達。
*P<0.05,**P<0.01,***P < 0.001
表4 GALNT14甲基化水平與腎透明細胞癌臨床特征的關系分析
由于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的表達中顯著上調(圖1),并與患者預后(包括OS和DFS,圖4-6)密切相關,推測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作為獨立預后因子存在。考慮到基因間高度相關性[13],利用LinkedOmics和GeneMANIA數(shù)據(jù)庫對GALNT14進行基因共表達分析。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基因共表達網(wǎng)絡分析顯示,與腎透明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相關的互作關鍵基因的核心基因為GALNT14,其中與GALNT14相互作用關系較為顯著的基因是MUC13、MUC2及MUC5AC,意味著GALNT14可能會與hub基因相互作用而影響腎透明細胞癌的進展[圖8(a)]。在STRING數(shù)據(jù)庫中獲得GALNT14的蛋白質相互作用網(wǎng)絡圖(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圖8(b)],從圖中可以看出GALNT14表達產(chǎn)物與其他蛋白質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相互作用及功能聯(lián)系,對臨床上了解腎透明細胞癌生物信號和能量物質代謝的反應機制有一定幫助。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共表達的基因以火山圖顯示[圖8(c)],陽性和陰性共表達基因的前50名分別以熱圖展示[圖8:(d)(e)],這些熱圖全面展示了腎透明細胞癌中與GALNT14相關的差異表達基因及其在不同樣本中的表達。
圖8 GALNT14的共表達基因及蛋白質相互作用網(wǎng)絡圖
利用從TCGA下載的數(shù)據(jù)對GALNT14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進行基因集富集分析,以探索共調控基因介導的生物信號通路。GSEA顯示GALNT14在分子特征數(shù)據(jù)庫(MSigDB)集合的豐富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依其歸一化富集評分選擇與腎透明細胞癌相關的富集信號通路或生物學相關過程。結果表明,GALNT14的高表達與以下富集通路顯著相關:組氨酸代謝[圖9(a)]、過氧物酶體[圖9(b)],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圖9(c)]、果糖和甘露糖代謝[圖9(d)]、色氨酸代謝[圖9(e)]、β-丙氨酸代謝[圖9(f)]、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謝[圖9(g)]、糖酵解糖異生[圖9(h)]、脂肪酸代謝[圖9(i)]。此外,為使基因富集分析的結果顯示更清晰,將GALNT14的高表達組與低表達組相結合,結果提示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圖9(j)]。
本研究首次分析并發(fā)現(xiàn)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過表達,且可能是腎透明細胞癌的一個獨立預后標志物。差異表達分析和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GALNT14的表達在腎透明細胞癌的組織分級、T分期和生存狀態(tài)中存在顯著性差異。已有研究表明GALNT14在包括卵巢癌在內(nèi)的多種癌癥中表達,其上調加快高級別卵巢癌的進展[1],其高表達促進卵巢癌細胞侵襲和增殖[1,14],提高乳腺癌細胞的侵襲和遷移能力[9]。因此,GALNT14過表達可能促進腎透明細胞癌細胞增殖、侵襲、轉移和進展,繼而影響腎透明細胞癌的分級、T分期和轉移。
本研究結果顯示,GALNT14的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總體生存期OS顯著正相關,與無病生存期DFS顯著負相關。值得注意的是,GALNT14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OS從初期至末期一直為正相關,但是與患者的DFS在初期為正相關,至中末期為負相關。結合兩者定義(OS是指診斷日期到最后一次隨訪或死亡日期之間的時間,任何引起死亡的原因均包括在內(nèi);DFS指從診斷日期到第一次復發(fā)或最后一次隨訪或死亡日期之間的時間,以先發(fā)生者為準[15])可知,DFS比OS多納入因該疾病第一次復發(fā)的患者死亡數(shù)據(jù),而OS將一些不明原因導致的死亡數(shù)據(jù)也納入;加之腎透明細胞癌極易轉移,在進行部分或根治性腎切除術后仍有約30%的患者會出現(xiàn)復發(fā)的情況[2],這部分患者的生存率數(shù)據(jù)也是DFS和OS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之一。因此,DFS對分析腎透明細胞癌的生存率數(shù)據(jù)更具針對性。GALNT14表達與患者的DFS在初期為正相關,至中、末期為負相關,可見GALNT14高表達在腎透明細胞癌的中、末期是影響患者生存的關鍵。另外,癌癥分級、轉移與患者患病時間關系密切,這也與結果中GALNT14的高表達影響腎透明細胞癌的分級、轉移相符。已有研究表明具有較低級別、低分期和無淋巴結轉移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比具有其他臨床特征的患者可能有更長的生存期[16]。因此,GALNT14高表達可能與中、末期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生存率下降相關。
單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結果提示,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中是一種新的生物標志物,且可能是腎透明細胞癌的一個獨立預后因子。在其他癌癥研究方面,已有研究表明GALNT14可能是肺癌轉移的驅動因素,導致肺癌患者生存期較低[17]。GALNT14-rs9679162的TT基因型與肝細胞癌的良好預后有關[18]。GALNT14與胰腺導管腺癌病人胰腺導管腺切除后的進展、生存期,特別是OS相關,且可作為胰腺導管腺癌的預后指標[19]。GALNT14基因型與切除后膽管癌的神經(jīng)浸潤、淋巴結轉移和OS相關[20]。此外,GALNT14的表達影響乳腺癌細胞的侵襲能力,且與乳腺癌病人生存期有關[21]。由此可知,GALNT14與多種癌癥的轉移和預后相關。因此,GALNT14可能通過促進癌細胞的轉移影響腎透明細胞癌的進展,且可作為腎透明細胞癌的獨立預后因子。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腎透明細胞癌中GALNT14啟動子的甲基化水平較低。不同的DNA甲基化模式在病理分級、臨床分期及其他臨床指標上存在差異。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在細胞癌變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通常與腫瘤的遠處轉移有關[22]。基因異常甲基化導致的癌變在所有腫瘤中都很常見,高甲基化通常伴隨著腫瘤抑制基因的表觀遺傳沉默和隨之產(chǎn)生的腎組織功能改變,異常增強子高甲基化已被證明是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生存不良的預測因子[23,24]。另有研究表明,甲基化的高修飾與腎透明細胞癌的高分期和分級相關[25,26],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本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GALNT14甲基化與腎透明細胞癌臨床特征具有相關性,為后續(xù)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通過基因富集分析發(fā)現(xiàn),GALNT14顯著富集在氨基酸代謝、脂肪酸代謝和糖代謝等通路上。已有研究表明,糖代謝、氨基酸代謝和脂肪酸降解等過程影響腎透明細胞癌的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遠處轉移及預后[27,28]。在氨基酸代謝方面,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賴氨酸代謝增強與腎透明細胞癌較高的病理分期、較差的生存期及腫瘤級別顯著相關[29]。此外,絲氨酸/蘇氨酸的活性增強能夠導致腎透明細胞癌病人預后不良[30]。在脂肪酸代謝方面,腎透明細胞癌是一種以脂質積聚和儲存為組織學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與腫瘤進展有關[31];癌細胞中的脂肪酸代謝紊亂可能是腎透明細胞癌患者腫瘤進展和不良預后的重要機制[32];此外,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腎透明細胞癌中脂肪酸減少與腫瘤高T分期、分級和預后不良相關[31,33]。在糖代謝方面,腎透明細胞癌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糖代謝能力失調的現(xiàn)象[34]。腎透明細胞癌細胞攝取葡萄糖轉運體數(shù)量增多,導致葡萄糖積累繼而促進腫瘤進展[35],這與本研究發(fā)現(xiàn)GALNT14過表達影響糖代謝的結果基本一致。另有研究指出,腎透明細胞癌中糖酵解的加速誘導癌細胞代謝重組,為其快速提供能量和營養(yǎng),維持腎透明細胞癌細胞的高速增殖,這往往預示著患者預后不良[36]。同時,氨基酸代謝、脂肪酸代謝和糖代謝在腎透明細胞癌的進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推測GALNT14通過上述代謝相關通路調控腎透明細胞癌的發(fā)生發(fā)展。然而,GALNT14高表達的預后僅限于Ⅰ期和Ⅳ期腎透明細胞癌,更多有力的證據(jù)還需要進一步試驗。
GALNT14在調節(jié)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正常癌旁組織樣本相比,GALNT14在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中過表達,且其過表達與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不良預后顯著相關,說明GALNT14可能是影響腎透明細胞癌預后的潛在關鍵基因。從GALNT14的基因富集通路來看,GALNT14主要參與調控氨基酸代謝、脂肪酸代謝、糖代謝等與腫瘤代謝密切相關的通路。因此,GALNT14可作為腎透明細胞癌的獨立預后因子,并可作為臨床診斷和治療腎透明細胞癌的潛在靶標,對揭示腎透明細胞癌的發(fā)病機制和后續(xù)的靶向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