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廣東梅縣外國語學校富力城附屬小學 廣東梅州 514000)
近年來,圍繞“如何教、怎么教”等系列教學舉措的實施,加快推進了小學英語開放式多元化教學的構建,為“高質英語課堂”的創(chuàng)建提供了有力保障?!罢n本劇”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課程內容,以故事演繹為載體的教學形式,能更好地促進教與學的有效開展。在“課本劇”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學生理解感悟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這同時也是對“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重要實踐。傳統(tǒng)英語教學課堂中僵化被動的教學模式,導致生生之間互動性不足,無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罢n本劇”教學以“劇”為主線,通過內涵挖掘、故事“演繹”等方式,讓英語課堂充滿樂趣與探索。[1]因此,本文立足“課本劇”教學,就如何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做了如下闡述。
近年來,隨著教改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在小學課程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課本劇”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構建開放式高質英語課堂提供了重要的教學資源。所謂“課本劇”,就是把學生學習的課文改編成劇本,用情境來營造和表現(xiàn)課文中的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將課文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傳達給學生的一種集教學和娛樂于一體的教學活動。即,“課本劇”是“以表演為中心,將課文中的敘事性文章改變成戲劇形式”。為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將課文改編排演成戲劇小品,也可延伸到課外閱讀文章之中,讓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契合小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
在以“課本劇”為載體的英語課堂中,能夠讓教師的“教”更加豐富,這不僅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也體現(xiàn)在教學形態(tài)方面更加多元開放。“課本劇”立足教材內容,在內容要素的提煉與表達中,通過情景再現(xiàn)、表演再表達等方式,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有效構建,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2]一方面,豐富的“課本劇”內容及形式打破了僵化、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生生之間,都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另一方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本劇”表演時,無論是表演前的準備、表演中的互動,還是表演后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生生之間的互動、探究,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豐富的表演再現(xiàn)不僅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識記,而且在互動中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
在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英語的“教”更多的是基于教材內容的反復閱讀以及死記硬背相關重點詞句的識記,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和被動牽引式的教學現(xiàn)狀,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無法取得預期效果。特別是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形態(tài)、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導致課堂氛圍沉悶,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以“課本劇”為依托,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拓展”,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與完善,讓原本簡單的情景對話,在人物表演的方式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豐富多樣的“課本劇”內容與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個體,兩者在表演碰撞中呈現(xiàn)出的課堂效果,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形成良好的學科情感,促進學科教學建設發(fā)展。[3]
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是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教師要善于從生生互動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問題”“任務”,讓課堂教學在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完成。以“課本劇”為抓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情景表演、對話等方式中,更好地形成良性互動,在互動中合作學習、深化探究,不僅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學生在以不同角色扮演、不同情感對話表達中,完成對“課本劇”的內容演繹,把“課本劇”演“活”,在這一過程中,能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內化,這是以“課本劇”為抓手,英語有效教學的重要體現(xiàn)。[4]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將“課本劇”引入課堂,以表演的形式開展英語課堂活動,構建開放式英語課堂,有效促進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形成全新的英語教學模式。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質量,滿足小學生探究式、合作式學習的實際需求。
“課本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探索,對于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在以“課本劇”為載體的教學視域中,教師有效挖掘教材內容,通過故事“演繹”等方式,實現(xiàn)“課本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在“課本劇”教學實施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用心“品味”,在協(xié)作式教學模式之下,激發(fā)學生自由釋放、個性張揚地參與到“課本劇”表演之中,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因此,小學英語“課本劇”的教學構建,要善于從不同維度、不同學生個體、不同學習需求中,創(chuàng)設豐富的課堂教學內容,讓英語課堂更有趣味、更有探究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
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是感受語言文化的過程,是啟迪學生思想、培養(yǎng)理解感悟力的重要學科窗口。小學生對自然與生命充滿了憧憬及期待,以對不同文化的好奇與探索的態(tài)度,投入到英語課堂學習中,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迸發(fā)出學習的火花?!罢n本劇”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構建學生開放式學習形態(tài)的重要載體。在“課本劇”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教師圍繞“劇”中的人與物、景與情,用心去“品味”,在對“課本劇”內涵的挖掘中,讓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實現(xiàn)理解感悟力的有效培養(yǎng)。[5]
【案例】PEP 四年級下冊“Unit 4 At the farm Story time”的故事內容是“Zoom”和“Zip”去農場,除了讓學生扮演“Zoom”和“Zip”進行表演外,農場里的奶牛、母雞和綿羊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由于學生在前面課時已學過一些農場動物的表演動作和叫聲,學生表演時可以做模擬動物的動作以及表演動物叫聲,比如扮演奶牛的學生,可以根據(jù)動物特征,邊做動作邊模擬奶牛的叫聲“moo”,還可再加一些臺詞,如“I'm strong,I'm hungry”等描述奶牛。學生在進行動物角色扮演的過程之中,用英語語言描述動物的主要外在特征和內在性格特征,讓學生能夠親近和了解動物,感悟自然生命,這不僅能活躍英語課堂教學氛圍,同時,學生通過表演,鍛煉了自身的英語口語能力,讓學生發(fā)現(xiàn)英語口語的樂趣。師生之間的互動及生生之間的思考,讓課堂教學在良好的情境導入中,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滿足了學生對理解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在“課本劇”教學實踐活動中,以故事劇情為主線,實現(xiàn)角色下的互動演繹,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更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首先,以合作式學習為載體,在“課本劇”教學實踐活動中,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時也讓學生在合作中進一步提高表達能力;其次,以“課本劇”為依托,實施故事“演繹”教學,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走進“課本劇”,創(chuàng)設開放式課堂教學;再次,“課本劇”故事內容中蘊含的人生哲理與道德品質,以故事演繹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讓學生不僅能夠從演繹中增強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從中獲得啟迪,充分體現(xiàn)實踐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及思想啟迪教育的重要作用,[6]實現(xiàn)“課本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案例】在PEP 四年級下冊“Unit 3 Weather Story time”課時教學中,教師充分立足教材內容,圍繞“Zip”和“Zoom”這兩個角色,組織學生小組內以自主發(fā)揮表演的形式展開“課本劇”教學。表演前的排練準備過程中,學生同伴間的配合與協(xié)作,能有效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習效果的提高。表演過程中,學生通過扮演“Zip”和“Zoom”身處異地時的電話溝通情況,讓書上的人物角色都“活”了起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每組表演完后,設立點評環(huán)節(jié),讓觀看表演的學生深受感染,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夠基于自我的生活經驗,在情感流露的口語表達之下,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在“課本劇”的教學中,要善于從教材出發(fā),在故事情境下的表演中,更好地契合了小學生的個性特點,能夠在興趣帶動之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實現(xiàn)有效學習。“角色”下故事演繹,讓學不再枯燥,而是充滿樂趣。
發(fā)散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局限于課本教材內容的完成,缺乏拓展性教學,不利于學生想象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新課改下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課本劇”的課堂教學中,以劇本編寫為載體,創(chuàng)設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自主發(fā)揮、釋放個性,完成“課本劇”的表演,實現(xiàn)小學英語高質課堂教學。[7]同時,在“課本劇”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劇”引“學”,讓學生能夠發(fā)揮想象,在發(fā)散延拓中,通過劇本“編寫”,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以及思想的升華。因此,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導”,引導學生如何圍繞“課本劇”,展開“劇”的延伸,讓“課本劇”的內容更加豐富;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從思考中給予“課本劇”更多的情感表達,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從英語學習中獲得樂趣的重要來源。
【案例】PEP 三年級下冊“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A Let's talk”的教學內容是“Sarah”和“Mum”去水果店購買水果的場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局限于課本教材內容,編寫“野餐”劇本。劇本大意為:班里組織野餐,需要購買一些食物,如水果、零食、飲料等,于是大家一起去超市購買食物。
教師課前準備好食物卡片,貼于黑板上。首先是教師示范,由教師帶領學生到講臺購買食物,購物前和學生一起說“Let's buy some...Go!”在購買食物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互相問:“Do you like...?”如回答“Yes,I do”,就把相應的食物卡片放入購物袋。若回答“No,I don't”,則繼續(xù)問。教師示范完,學生分四組進行表演(一組購買水果,二組購買飲料,三組購買零食,四組購買其他食物),由小組長帶領購物。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很自然地就把句子“Let's buy some...Go!”“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說了出來。另外,除了本單元的水果詞匯,表演中還拓展了之前學過的食物詞匯。表演結束后,教師總結并說“食物已備,野餐開始”,與此同時滲透德育教育,教育學生“不浪費食物,不造成環(huán)境污染”。
這節(jié)課通過設計“劇本”,模擬真實的交際情境,師生示范,學生表演,不僅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罢n本劇”在課堂教學中以表演等形式展開,不僅轉變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而且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表演中,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學生充滿活力。另外,在“課本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從不同維度、不同學習目標出發(fā),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需要以新思維、新理念、新方法,構建有趣味、有探索、有溫度的英語課堂,為新課改下小學英語學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罢n本劇”作為小學英語課程的重要內容及形式,以其豐富的內容性、思想性及啟迪性,創(chuàng)建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滿足小學生對于知識探索的需求,以及提高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與表達能力。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需要用心經營好、管理好課堂,在對“課本劇”的開發(fā)中,落實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從“有效教、快樂學”中真正提高英語學科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