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奧會的設計中,無論是會徽、吉祥物,還是火炬,中國元素隨處可見,既有文化傳承又有科技創(chuàng)新。這些作品不僅體現(xiàn)了雙奧之城的特點,而且展現(xiàn)了奧林匹克的精神。
火炬設計團隊:燃燒靈感 “圣火”飛揚
2021年2月4日,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倒計時一周年之際,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火炬——“飛揚”正式問世。
中空開放的形態(tài)、純氫燃燒零碳排放、內外飄帶纏繞、“雙奧之城”傳承……所有元素統(tǒng)一于火炬這個光明而充滿生機的意象。
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火炬修改專家組專家林存真在研究商議時,隨手把玩起辦公桌面綠植落下的一片葉子,突然發(fā)現(xiàn)這枚葉片靈動優(yōu)美,十分接近要表達的形態(tài)。于是她迅速拍下葉子旋轉的視頻,給大家參考。
這一片落葉,瞬間點燃了設計師們的靈感。終于,經過40余版團隊內部修改方案、11版正式提報方案,2020年9月22日,經過北京冬奧組委多輪評審,從182個全社會有效征集方案中,確定了現(xiàn)在的火炬設計方案。
北京將成為全球首個舉辦夏季、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因此與2008年火炬相比,這次的火炬既是傳承,又是創(chuàng)新?!帮w揚”火炬整體外觀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主火炬塔形態(tài)相呼應,體現(xiàn)了雙奧之城的傳承與發(fā)揚。祥云傳達吉祥的寓意,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延續(xù);雪花表現(xiàn)冬奧會的特征,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創(chuàng)新。
“現(xiàn)在的方案應該說是集中了多領域的智慧和科技,具有較高的設計水平,藝術形式具有中國特色,體現(xiàn)了北京‘莊重、典雅、大氣、開放’的城市特點,并融入‘雙奧城市元素’?!被鹁嫱庥^設計評審會評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說。
“飛揚”火炬科技亮點之一是將采用氫作為燃料。第二個技術亮點就是火炬外殼采用了重量輕的耐高溫碳纖維材料,火炬燃燒罐也以碳纖維材質為主。
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對此次火炬設計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這次設計再次證明了奧運會是體育和文化、藝術和科技的巧妙結合。
? “希望奧運圣火成為黑暗隧道盡頭的光?!眹H奧委會主席巴赫多次呼吁,疫情挑戰(zhàn)下,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體育精神。
當冬奧主火炬在“鳥巢”熊熊燃燒,圣火終將“飛揚”,為人類帶去更多光明和希望。
會徽設計:千萬次修改只為完美
2017年12月15日晚,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正式發(fā)布,“冬夢”和“飛躍”在水立方驚艷亮相。
看著自己的作品揭開神秘面紗,兩個會徽的設計師林存真百感交集?;叵霃脑O計到修改的歷程,她感嘆道:“在得知最終通過之后,我第一感覺是如釋重負。這么長時間的修改,終于被認可了!”
“冬夢”和“飛躍”都取材于漢字,以漢字的形式呈現(xiàn)奧運精神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下的老傳統(tǒng)。漢字是中華文化燦爛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每一個漢字本身都有其豐富的含義。以漢字作為會徽的基礎,不僅能體現(xiàn)中國作為東道主國家的特點,更能展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冬夢徽章以“冬”字為主體,直觀地展示了冬奧會的主題。形象上,上半部分展現(xiàn)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xiàn)滑雪運動員的造型,體現(xiàn)中國舉辦的冰雪兩大運動的理念。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jié)日歡慶的視覺感受。
飛躍徽章以“飛”字為主體,融入了書法元素,形象化地表現(xiàn)了冬殘奧會使用的特殊運動器械的形態(tài),由紅、藍、黃、綠四種顏色組成。會徽整體充滿昂揚向上之激情、奮進飛躍之動感,色彩豐富,象征運動員以堅強的意志作為精神的翅膀,在冬殘奧賽場上放飛青春夢想。
兩個會徽從初稿到發(fā)布歷時一年零五個月,在這接近五百天的歷程中,林存真從一開始的“閉門造車”到后期審定和查重過程中的小組合作,一直保持著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和“更好一點”的自我要求,“千萬次修改只為完美”。
發(fā)布會上,北京冬奧會組委主席蔡奇表示,這兩枚會徽表達出了14億中國人民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美好憧憬。
“冰墩墩”“雪容融”:千里挑一的“奧運萌物”
2018年10月10日,冬奧組委宣講團來到廣州美院進行宣講。雖然那時距離征集截止日期已經很近,廣州美院黨委書記謝昌晶當即表示,要舉全校之力做好設計的征集工作。他們第一時間組建了吉祥物設計團隊,并按時提交了設計作品——“冰墩墩”的前身“冰糖葫蘆”。
2019年1月25日,冬奧組委遴選了10名吉祥物設計方案修改專家,正式組建吉祥物設計方案修改專家組,為每一組設計團隊提供指導建議。同一天,冬奧組委正式向廣州美院設計團隊發(fā)出邀請,要求團隊對自己的入圍作品進行修改。
經過短暫但又漫長的10天等待,新的修改意見是保留冰殼的創(chuàng)意,嘗試圍繞其他珍稀或特色動物展開設計。整個3月和4月,廣美設計團隊對吉祥物形象的概念表達、角色造型、動作比例、裝飾紋樣、五官細節(jié)、說明文案和設計元素進行反復修改。經過無數(shù)次的探索,他們的修改重點終于逐漸明朗——被冰殼包裹的熊貓。
“你設計的熊貓要與以往不同,而且還要與冬奧會相匹配?!北本┒瑠W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評委會主席、北京奧運城市發(fā)展促進會副會長蔣效愚說,“雖然是個難題,但只要我們有創(chuàng)新,就會有獨特魅力。因為熊貓是我們的國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中國本土的珍稀動物。國際上看到熊貓,就知道它代表中國,不用任何語言解釋都會被認同?!?/p>
2019年4月30日,廣美設計團隊又一次進駐冬奧組委。“那天大家一起探討,突然有個想法說能不能把‘冰絲帶’融進去?”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存真說,這一下“點醒”了大家。“(加入‘冰絲帶’之后)效果特別炫,跟之前完全不同,所以那是一個大突破,‘宇航熊貓’拋開了之前所有(熊貓)的內容和特色。那個時候,我們感覺要天亮了!”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劉平云激動地回憶。
2019年5月,北京冬奧組委召開主席辦公會議,聽取吉祥物修改方案、社會評議情況以及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意見情況匯報。會議研究確定了4組候選方案。
隨著冰殼熊貓的方案逐漸完善,起名字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冰殼熊貓的最初創(chuàng)意來自冰糖葫蘆,“其實冰糖葫蘆原來也叫糖墩兒,‘墩兒’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詞。有一種北方冬天的特點,也特別親切,像鄰家小孩一樣特別健康、活潑、可愛?!绷执嬲嬲f,“一有這想法以后,馬上去網上查,結果沒有重復的。后來又發(fā)現(xiàn),南方人和外國人很難讀出‘墩兒’,后來我們就改成了‘冰墩墩’,也過了查重?!?/p>
與“冰墩墩”不同的是,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的燈籠造型,一開始就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創(chuàng)意。這源于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yè)本科生姜宇帆對家鄉(xiāng)年味兒的印象。
這位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興安嶺深處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每逢過年,這座小縣城都會被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包裹,街巷樓宇間,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是最常見的景象。在評審時,中國結和紅燈籠的創(chuàng)意入圍前十,被確定繼續(xù)深化修改。但專家們給的意見是“僅保留原創(chuàng)屬性,重新設計形象”。這也就意味著,除了保留“燈籠”這一角色屬性外,整體形象設計都要從零開始。
吉藝設計團隊面臨的任務除了為燈籠形象加入多樣化屬性,將其擬人化,賦予其生命,還要將其與奧運結合,這需要多方面的學習。于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金巍特意買了個燈籠掛在工作室,讓團隊成員每天觀察,每天琢磨?!斑@對我們是一個寶貴經驗。”金巍說。
2019年2月下旬,北京冬奧組委專家組經討論研究決定,取消中國結的進一步修改,讓團隊主攻燈籠形象的完善設計。到4月初,燈籠形象已基本確定,吉藝設計團隊需要遞交完整的文化闡釋方案。在雙方多次溝通和嘗試之下,體現(xiàn)“雙奧之城”的天壇、鴿子、長城,以及與冬奧相連的如意(冬奧會跳臺滑雪場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現(xiàn)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在給這件作品起名時,考慮到與“冰墩墩”對仗,采用了“雪”字對“冰”字,有“瑞雪兆豐年”之意,而燈籠給人以暖融融的感覺,為了體現(xiàn)包容和交流,采用了“容”和“融”字。
2019年9月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揭開面紗。
制服設計:寄情山水 和諧共生
2021年10月27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系列制服在北京發(fā)布,包括工作人員服裝、技術官員服裝與志愿者服裝。作為冬奧會形象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北京冬奧會制服以整體氣質傳達出奧運工作者和參與者的精神風貌,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 “這個設計特別有傳統(tǒng)韻味,像一幅中國古畫?!痹?022年北京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系列制服終審稿中,國際奧委會的一位專家這樣評價。
? 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賀陽團隊以灰色調展現(xiàn)2022年北京冬奧會核心圖形“賽區(qū)山形”,表達出中國傳統(tǒng)水墨山水的意境;灰色與紅色搭配,在視覺上構成一種中國式的雅致、含蓄?!爸袊丝瓷剿?,不只是自然的山水,也是人文的山水?!辟R陽說,寄情山水,象征著君子人格的高潔品質,是中國人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觀和價值觀的體現(xiàn)。在她看來,山水本身就體現(xiàn)了君子人格、仁者之風,具有博大的胸懷。這與工作人員、技術官員、志愿者的奉獻精神是契合的。
? 灰色水墨意象,源自北京冬奧色彩系統(tǒng)中的“長城灰”,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色彩系統(tǒng)延展而來,體現(xiàn)了北京奧運遺產的連續(xù)性與價值。工作人員和技術官員制服中的“霞光紅”,取自北京冬季初升的太陽與霞光,是溫暖與希望的象征,體現(xiàn)了工作人員和技術官員的工作熱情。志愿者制服中的“天霽藍”,是中國傳統(tǒng)陶瓷珍品——霽藍釉的顏色,具有寶石般的光澤,體現(xiàn)了志愿者的活力?!叭鹧┌住弊鳛橹品恼{和色,象征了冰雪世界的純凈高潔?!叭鹧┱棕S年”的吉語,也契合了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時間——春節(jié)。
“很多人問我,奧運會的制服裝備視覺外觀設計征集已經規(guī)定了款式、標準色、基本圖案,還怎么創(chuàng)新?”在賀陽看來,這并不是個問題?!罢骷?,大家都使用這些相同的元素,但設計出的作品卻差別很大?!辟R陽表示,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明確了方向;在限制中尋求創(chuàng)新與突破,是參與奧運設計工作的重要使命。
(綜合人民網、央視網、《中國婦女報》等)